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事业单位财务会下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

事业单位财务会下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事业单位财务会下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事业单位财务会下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摘要:财务审计是确保事业单位经济利益的重要举措,尤其在现代财务会计制度施行的背景下,更要强化对财务审计内容的监督管理,进而更好地避免出现财务数据失真现象。本文就新会计财务制度下开展审计工作时应注意的重点进行探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对于原有的会计制度而言,在运用方面更具有便利性以及完善性,为事业单位构建完善的财会体系奠定良好基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于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变革优化,从而更好地提升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水平,新会计财务制度能够对审计工作的有效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工作人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财务审计

一、引言

当前,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已全面落实,该制度在编制过程中主要吸取了国际先进的成功经验,同时充分结合我国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1],随着国家生产力的提升,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结构逐步发生了改变,在此背景下,各事业单位也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我国财务部门高度重视我国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工作,事业单位也格外重视新会计财务制度并加大了落实力度。通过比较,发现新会计财务制度给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促进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新会计制度为财务审计工作提供了更加详细而全面的依据,使审计工作有重点可依。虽然新会计财务制度的应用促进了审计工作的进步,但目前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创新改进

(一)实现体系独立

事业单位要想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就要重视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保证更好地提升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2]。现阶段下,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是单独进行的,脱离了行政单位会计管理的范畴,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在以往的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与行政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是合并执行的,随着市场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化,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因此将两者的财务会计分开进行管理,形成各自单独的财务管理体系。现在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基本与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相同,按照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相关的工作处理。因此,事业单位在建立财务会计制度时应摒弃过去依据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而应依据单位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

(二)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会计记账

我国事业单位在以往的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采用的是收付记帐法,新制度背景下,单位应采用与企业相同的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国际通用的会计记账方法,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结构复杂,业务多样,借贷记账法可以通过设置账户、复式记账、试算平衡等方法满足不同经济业务的记账需求。

三、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对财务审计预算平衡不够重视

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在其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促使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改变。财务会计制度中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应在预算工作进行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实现收支平衡。只有严格保证预算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避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预算赤字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赤字预算,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应紧紧围绕预算开展,该工作方式能够保证实际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财务审计预算的平衡,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理论上,每个事业单位都可以在财务审计工作中实现收支平衡,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部分单位难以实现这一目标,这是由于事业单位采取自营自支模式进行运营管理,在财务管理中还涉及定额或定向补助等因素。事业单位因为存在较多特殊现象,对收支平衡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实现收支平衡。财务预算工作的相关人员都应具备预算平衡意识,提升工作人员的预算平衡意识能够体现出现代化财务管理方式给管理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或员工都要注重培养自身的预算收支平衡意识,及时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方式等,为审计工作中的收支预算平衡工作提供大力支持。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应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制定可行的、有效的、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与发展趋势的财务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应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重视审计预算工作的收支平衡,避免出现赤字财务预算。

(二)对无形资产摊销及固定资产折旧审计不合理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传统会计财务制度有所不同,新制度背景下允许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相关部门较为重视事业单位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管理工作,为了提高其管理效率,引入“摊销”和“折旧”等财务概念。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明确规定,要对事业单位的所有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对所有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但这一规定在落实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累计与摊销审计不合理。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过程中应采用工作量法或年限平均法,每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事业单位当月新增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时,当月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对事业单位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进行累计折旧,下月不再计提折旧。对于已经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不管其还能不能继续正常使用都不再计提折旧。根据会计原则,无形资产摊销累计额与固定资产折旧累计额都不能超过原资产本身的价值。如有相关资产发生提前报废的情况就不再对其进行相应的摊销与折旧。

四、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有效开展审计工作的途径

(一)进一步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的背景下,事业单位新财务会计制度已经得到全面落实[3],事业单位内部如何制定财务管理规范,如何落实财务工作,对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营和管理、以及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有着直接影响。事业单位在管理和运营中,规避其运营与财务风险是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能之一,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这一职能,从而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的风险防控能力。当前时代背景下,应对后经济时代危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等是较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策略。此背景下,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企业在后经济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有利于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的会计财务制度,加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管理制度的正确和深度理解,并正确执行提升工作的效率与效果。此外,完善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会计制度有助于保障会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满足市场经济发展与转型的需求。

(二)强化工作人员专业素养

新时代背景以及事业单位新财务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要求审计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学习与加强自身的法制观念,注重自我进修,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审计能力,及时更新自身的财务知识与技能储备。审计工作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参与单位组织或外部机构开展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时刻注重提升自身的职业修养,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对审计人才的技能需求。只有这样,审计人员才能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发现单位在运营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分析问题并提出科学可行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事业单位的高效发展。由此可见,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的建设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来说至关重要[4]。

(三)提升期初余额设置的科学合理性

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背景下,明确规定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要对原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下的所有科目余额进行科学、合理、严谨的整顿和调整。相关人员在调整完科目余额之后,为了保证其正确性,应采用试算平衡等检验方式对调整后的科目余额进行严谨的验证,保证财务数据的正确性及可靠性。调整后的原会计财务制度下所有科目的期末余额将会作为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相应科目的期初余额,财务工作人员将以此为基础开展接下来的财务工作,如果原制度下的科目期末余额不正确,那么新制度下的科目期初余额也不正确,将会对事业单位日后的财务工作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所以科目余额的正确性对事业单位来说十分重要。新制度下,财务审计人员应对所有科目的期初余额进行严格的审计,审计内容应包括期初余额的填列方法及调整选择等内容。例如,新会计财务制度下设置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包括原制度下的多个会计科目作为二级科目,如应付工资、应付部门过地方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等。此外,新制度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还包含诸如应付保险费、住房基金等二级科目,而这些科目在原会计财务制度下是列在其他应付款二级科目下的,可见新旧制度下会计科目的设置并不相同,给科目余额的调整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可能会出现科目余额不正确的问题。由于新制度下会计科目的设置发生了较大变化,所以工作人员要用动态的思维解决这一问题,会计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过程中也要对整个科目余额的调整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及细致检查,要在充分了解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实质性程序控制测试等方法对会计科目余额进行检验和测试。重点检验事业单位某个舞弊风险较大的科目余额,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应对此种情况的审计程序,避免事业单位在财务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舞弊情况[5]。

(四)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首先,单位管理层应注重打造良好的管控氛围,尤其是要制定完善单位的管理制度,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带头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为基层员工做好表率,只有这样,单位内部才能形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风气,确保单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造良好的单位内部管理环境有利于会计财务工作的开展,能够促使各部门员工按照制度开展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员工不认真工作或违法乱纪的现象,这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十分有利,因为员工工作质量的提升,单位内部违法乱纪事件的减少,极大地减轻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审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便于审计人员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及工作效率。在事业单位管理中,领导者应注重建立财政资金集中收付制度,并严格控制支出权限,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单位员工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以及职业道德培训,培训者可以是从外部聘请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单位内部的管理者等。从培训方式来讲,领导者既可以组织员工在单位内部参加培训,也可以带领员工到外部机构参加专业培训,通过培训有效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有助于员工更加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加强员工与员工、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团结合作。

五、结语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更加明确地将其中的资产信息、收入和支出进行划分,以此更好地推动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财务审计以及财务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提升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审计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重心,在新会计制度下高效、优质地完成审计工作。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的审计工作依然存在管理层对财务审计预算平衡不够重视、对无形资产摊销及固定资产折旧审计不合理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现代事业单位的创新发展,需要从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期初余额设置的科学合理性、加强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四个方面着手,促进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为推动事业单位财务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幸春梅 单位: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