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财务审计探讨(3篇)范文

企业财务审计探讨(3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企业财务审计探讨(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企业财务审计探讨(3篇)

第一篇: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防范浅析

摘要:

从整体环境来看,我国供电企业的财务审计仍然存在很大的风险。为此,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供电企业财务审计的风险种类以及造成风险客观存在的主要原因,并从多个角度对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为我国供电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成因;风险控制

1我国供电企业财务审计存在的风险

我国供电企业的财务审计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独立性风险。由于审计工作受到国家和政府的直接调控,而供电企业也是国家和政府直接领导的对象,因此一些国家直属单位对供电企业的审计工作进行干预,导致我国供电企业的财务审计部门没有获得完全的独立。当涉及部门之间或者个人的利益关系,就难以保证相关财务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也就无法发挥出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真正作用。第二,审计方法风险。当前供电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工作主要采用的是用部分代替整体的抽样判断法。这种方法本身就存在准确性低的问题。同时,即便在使用抽样判断法时,所采用的样本数据由审计人员的经验产生,导致审计成果产生误差增大。第三,审计人员素质风险。供电企业的财务审计人员应该在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电力知识。然而,目前我国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低下,缺乏经验,人员队伍结构单一,不能满足财务审计业务的要求。第四,失察风险。财务审计是审计相关工作流程中最核心的环节。目前,随着我国供电企业的发展和信息数据的大量增加,使得提供虚假信息、擅自更改凭证等违法乱纪现象越来越多,阻碍了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带来了失察风险。

2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2.1财务审计工作业务的拓展

由于基层网点较为分散,供电企业的项目数量多而复杂,并且各个项目之间相互交错增大了财务审计工作的技术难度和知识面的广度。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审计业务范围也在逐渐扩大。除了要对财务收入和支出以及经济责任等的审计之外,逐渐向项目招标与投标、合同管理以及安全控制等方面进行拓展,迫使审计部门不得不与其他业务部门加强交流与合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审计风险。

2.2供电企业财务审计能力较低

财务审计能力低下是增大财务审计风险的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运用统计抽样技术进行审计时得到的结果往往与实际总体有很大误差,审计方法运用能力较差。其次,存在录入信息不全面、审计证据模糊或缺失的现象;再次,财务审计工作没有严格按照审计程序进行规范;最后,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较低的专业水准、职业道德的缺失、薄弱的风险意识以及较高的工作压力等因素也是财务审计能力较低的体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供电企业的财务审计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

2.3供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范畴大

由于我国供电企业人员流动性大,在界定经济责任时的审计工作难度相比其他企业来说较大,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企业的财务行政管理人员在职时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下经济责任的界定比较复杂。第二,个人和集体责任的互相推脱。第三,对于已经离任的责任人缺乏约束力等。这些都加大了财务审计的风险。

3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控制策略

3.1改善财务审计方法和技术

随着财务审计对象的复杂化以及财务审计范围的扩大化,抽样审计方法的适用性较强。从科学的角度上讲,采用设定置信区间的统计抽样方法相对来说比传统的判断抽样方法的误差风险更小。同时,要有效控制财务审计的风险,必须在审计项目开始之前做好工作计划、保证审计取证的完整性以及提交审计工作成果报告。除此之外,财务审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3.2提升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是进行财务审计工作的基础,也是控制风险的必要条件。供电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大大提高了对人员队伍的要求。因此,我国供电企业可以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设立考核机制等途径提高审计人员在财务审计、法律道德、计算机技术以及人际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

3.3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如前所述,由于供电企业的特殊性的存在,导致供电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避免企业和政府对审计人员进行干预所造成的困扰。通过选取与企业没有联系的审计人员以及避免审计部门挂靠主管部门等措施来提高独立性。

4结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的财务审计风险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需要我们时刻警惕。规避和防范风险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造成风险存在和风险发生的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及时采取风险控制策略,从而避免财务审计风险对供电企业造成的巨大损失。

作者:张耀琴 单位:国网浙江桐乡市供电公司

第二篇:企业财务审计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要对财务审计有系统性的认知,将财务审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石和保障,避免财务审计的问题产生,这是企业经济工作和财务工作的核心性问题。研究以财务审计为对象,对企业财务审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剖析,提供了提升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素质,设立企业独立财务审计单位,扩大财务审计范围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企业;财务审计;审计工作;人员素质;独立;执行力;范围

财务审计涉及企业经济和管理的相关环节,是企业重要的内控手段和措施,能够起到监督企业经营、评估企业运营水平等重要功能。新时期企业要继续发挥财务审计的工作价值,扩大财务审计的影响和范围,让财务审计更为全面地约束企业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全面而系统地促进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1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剖析

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在现实的实施和开展中受到内部制约因素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制约,表现出财务审计工作效率不高、基础不牢、执行不严等问题,影响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整改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必须从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问题产生的实际和内在逻辑,为企业进一步变革、加强财务审计工作打好基础。

1.1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企业认同度不高

很多企业对财务审计工作没有根本性和内在性的重视,在文化、观念方面没有对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正确认知,部分中小企业管理层本身对审计工作及其能起到的作用不了解,上市的中小企业由于监管要求多数按最低配备标准配置了内部审计人员,由于人单力薄,未能在财务审计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未上市的中小企业,存在将审计归并到财务部或同属财务总监管理,在组织结构上没有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体系,在管理体系上弱化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职能,使得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不能在组织和管理体系上得到落实,出现企业财务工作运行的风险积累,给企业经济状况和运营状态带来威胁和隐患。

1.2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一是很多企业中从事财务审计工作的人员来自普通管理部门或是从财务部门抽调,这些人员不但缺乏对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正确理解,且不具备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专业性素养。二是有的财务审计工作人员从外部事务所招聘,但因未实际在企业内部做账,仅从外部审计角度看各账面的平衡。三是内部审计制度从1983年起才在我国建立,国内专业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很少有达到十年以上的资深水平,且在同一企业的工作年限也难以对企业运营活动全面理解并迅速抓住问题点。以上三点导致企业财务审计人员不具有全面开展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能力,对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不适应,降低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成效。

1.3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

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企业建立财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部门或单位。而现实中企业没能尊重财务审计工作独立性的需要,将财务审计与企业一般管理、财务工作混淆在一起,部分财务审计直属财务部,仅起到财务复核作用,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受到管理体系、组织结构的制约,表现出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独立性不足,财务审计人员顾忌上级意愿,受到其他工作影响,不能完全发挥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真正作用,造成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缺位,甚至会在企业财务和管理部门形成腐败问题。

1.4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执行力不足

执行力是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在企业不重视财务审计工作,财务审计工作独立性不足的实际情况下,企业财务审计工作表现为执行力上的不足。如未能由小问题抽丝剥茧,未能从表象深入到本质问题分析、未能在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中形成预警能力和警示功能,难于通过严格的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发现经营的问题,没能够对问题和隐患进行有效干预和补救,不但影响了企业生产和运行,更造成财务审计工作的缺位。一些企业还存在财务审计工作组织性、系统性支撑不足,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没有结构性基础,对于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发现的问题难于落实,不能认定问题的责任和范围,影响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制约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功能和价值的体现。

2提升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完善企业财务审计环节,提高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性要立足企业实际,提高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人员技能,扩大企业财务审计工作范围,提升其工作独立性,更为全面系统地开展企业财务审计工作。

2.1提高企业对财务审计工作的认同度

要从企业规范化、高效率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财务审计工作的企业共识,形成关注财务审计工作的企业文化,转变企业长期忽视财务审计工作的错误认知,给予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以工资体系、组织结构、治理系统的支持,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列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整合出有利于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新机制与新策略。

2.2提高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优良的企业财务审计工作需要优秀的人才和良好的团队,提高企业财务审计工作质量必须从人员素质、专业技能的提升着眼。要建立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调整机制,以考核体系和选拔机制的建立,将高素质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引入到实际岗位,使其能够适应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特点。同时,企业应设立财务审计工作培训制度,建立审计人员晋升、教育机制,落实素质发展和技能提升的责任主体,全面培养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将高素质的企业财务审计人员选聘到更为恰当的岗位,发挥专业技能、管理能力的优势。

2.3提高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企业应顺应市场化和法制化的基本要求,建立财务审计的独立部门和单位,赋予企业财务审计部门管理权、决策权,实施企业财务审计“一票否决”的策略,确保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对企业决策层的直接负责机制。企业还应在内部完善产权机制和管理体系,使企业财务审计工作脱离管理及财务部门的领导,减少企业行为对财务审计工作的影响。

2.4扩大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影响

范围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提高财务健康水平,必须在加强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同时,扩大审计工作的影响范围。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特点、产业发展状况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财务审计的范围扩展,应建立专门的业务审计,加强对传统审计方法的创新,同时加强审计的内部控制,定期对企业的财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

2.5强化与其他部门的沟通

多数情况下,企业审计部门由于自身职能的特点,经常无法与其他部门充分沟通,造成信息无法对称。这样致使审计部门经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部门或公司领导都已了解的问题上,无法发挥审计工作的核心价值。审计部门人员应尽量与公司其他部门多沟通,充分了解公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尽量提出还没有被管理层发现或注意到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

3结语

市场化的发展格局要求企业重新认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作用和价值,要建立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立体化、层次化、科学化的体系和基础,从认知转换入手,提高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功能性、独立性和全面性。要看到对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研究还存在市场平台认知不足、专业理论结构欠缺、具体实践方法单一等实际问题,应继续强调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研究,在审计和财务理论方面取得突破,不断丰富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实践,立足现实和企业实际进行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深层次思考和全方位变革,这是提高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进一步研究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相关问题的导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淳,薛勇.浅析财务审计内部控制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经贸,2013,(12):215.

[2]王翠芹.中小企业内部财务审计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06):223-224.

作者:温春桃 单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第三篇:企业财务审计问题研究

摘要:

我国的企业效益审计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方提出,当时诸多企业长期亏损,迫切需要从企业内部找出扭亏为盈的方法,为改变现状,审计部门开始对企业进行效益审计。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效益审计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本文从企业效益审计概念入手,分析了企业效益审计的特点优势及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性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企业效益;审计;方法

一、企业效益审计的概念特征

我国的企业效益审计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方提出,当时诸多企业长期亏损,迫切需要从企业内部找出扭亏为盈的方法,为改变现状,审计部门开始对企业进行效益审计。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1983年在天津铁厂长期严重亏损的前提下,企业主管部门创造性地提出了采取企业效益审计方法,促使铁厂成功扭亏为盈。此后,20世纪80年代的鞍钢、上海石化等大型企业纷纷效仿,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企业效益审计指的是在一个企业内部,专门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和机构,为了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专门性审计活动。企业效益审计的基础是科学有效的分析,依据是真实可靠、来源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各项数据信息,对象则是每个企业的效益。通过企业效益审计,帮助企业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希望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和健康良性发展。

二、企业效益审计的优势

总的来说,相较于传统企业审计模式,企业效益审计可以有效补充企业财务审计的不足,还可以改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等情况,同时,效益审计还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科学制定决策、改进决策。企业效益审计,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提出进一步改善企业经营活动能力的有关措施。相比于传统企业审计模式,企业效益审计优势主要在于:(1)企业效益审计的全方位性。企业效益审计在审计财务收支的同时,还要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技术资料进行审计,效益审计能够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经济性;(2)企业效益审计的明确性。企业效益审计一边审计企业有关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进一步审计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在审计中为企业把把脉,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3)企业效益审计的科学性。相较于传统审计模式,企业效益审计更有科学性,审计时目标更加明确,结果更为科学。

三、企业效益审计的现状及问题

由于我国开展企业效益审计时间较晚,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不可避免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非财务指标运用不充分

影响企业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可以是财务因素,也可以是非财务因素。在我们进行企业效益审计时,大多数的审计工作人员只知道或者是只善于运用企业财务指标来审计企业经济运行活动的效益,常常忽略了运用非财务指标。

(二)效益审计程序并未形成科学的系统

由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各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效益审计的方法、要求以及具体报告模式都没有明确界定,更缺少相应制度的规范,审计主体权限也缺少明确界定。同时,企业效益审计程序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必要的法律制度支撑。

(三)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企业效益审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从事效益审计的工作人员综合要求比较高,除具备必须的财务知识外,往往还需要具备很多其他专业知识。但在我国目前工作实践中,参与企业效益审计的人员还是以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为主,这些工作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四)审计方法和技术相对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层操纵经营利润的现象十分普遍,加之缺少必要的准则和依据,不能按照程序收集和评价企业经济活动数据,效益审计结果的可信度和可用度大打折扣,无法为经营者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审计人员来说效益审计方法和技术相对不足,无法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因地制宜的进行运用,很多企业仍在沿用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

四、对策和建议

一是建立科学的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制定科学的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意义重大。技术上,要以财务审计为基础,综合效益审计的内容,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丰富和完善效益审计方法。二是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企业要不断加强审计人员的相关能力培训,提高效益审计工作人员素质,在企业内部培养出一支可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具备专业财务知识、审计知识和企业业务所涉及的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企业还要注意提高在审计工作中对于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不断提高审计工作人员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整个审计工作效率。三是严格规范审计方法和程序。在立法层面,我国应该制定相应的效益审计规定,使审计人员有法可依,促进效益审计更加规范化。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效益审计内容,因地制宜的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四是建立系统性、科学性的方法。企业效益审计的方法很多,各个企业需要根据各自生产经营实际建立起一个科学、规范的体系。企业的审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要从实际出发,在进行效益审计时,要积极借鉴国内同行中优秀企业的效益审计方法,学习国外相关行业效益审计的先进经验。立足于行业、领域的不同,综合运用平衡分析法、预测分析法等审计方法,注重借鉴运筹学和数量经济学中等相关学科知识,同时综合运用多种学科技术方法,建立一套系统性、科学性的企业效益审计方法。

参考文献:

[1]孙满.关于经济效益审计问题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5).

[2]蔡朋萍.试论企业经济效益的审计[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07.

[3]刘兴海.强化经济效益审计全面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J].中小企业管理与利一技(下旬刊),2011,08.

作者:尚庆芳 单位:江苏天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