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资产减值问题探究范文

企业资产减值问题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企业资产减值问题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企业资产减值问题探究

一、资产减值举措的作用

资产对于企业而言是生产经营的基础,会计信息中关于资产的信息是一个企业的基础信息,是管理层进行财务决策和经营决策的重要信息基础。企业会计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企业的资产等相关信息完整、真实的反映出来。在企业的会计实践中,增量资产(如购置机械设备等)是以历史成本计入资产负债表中,可是如果资产的存续时间比较长,资产的市场价值波动有些时候比较剧烈,那么仅仅以历史成本信息来反映当企业的资产价值的方法并不准确,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公允价值对存量资产进行资产减值处置。具体而言,资产价值处置是指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在企业的预期估计中,高于未来的其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二者的差额被确认为资产减值,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减值工作中,一般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谨慎性原则,另一个是相关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要正确评估资产减值准备,不能高估、低估企业的资产价值,要为投资提供真实的企业资产信息和有价值的会计信息;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的资产价值确定,不仅仅是以当前的价值或者过去的历史成本来计价,而是需要充分考虑到资产未来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详实的信息。做好资产减值工作,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掌握当前的资产状况和资产质量,帮助企业进行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决策;做好资产减值工作,也可以减少企业内部人员侵蚀企业利益的行为发生,帮助加强企业资产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企业所有者或者股东、债权人而言,帮助他们更加精确的认识当前企业的资产状况,进而进行更加合理的投资决策和公司治理决策。

二、当前企业资产减值中存在的问题

(一)盈余管理问题比较严重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对于存货等资产,在经历过资产减值之后,可以进行转回操作。这一个原则是为了企业更加精确进行资产减值工作而设置的,但是从具体操作上讲,这个政策时常被企业管理层利用来进行盈余管理。例如存货,会计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该计算出存货的可变现值,当过去减记存货价值的因素没有的时候,过去减记的金额应该进行恢复,恢复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个规则给企业的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预留下了空间。在企业销售情况较好、收入和利润等指标比较好的时候,企业会倾向于减记存货价值,为将来企业经营业绩变差时预留下利润空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企业的资产减值工作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反而会给投资者或者所有人提供误导的信息。

(二)资产减值主观性较大从会计准则等规章制度上来看,资产减值的工作涉及很多主观的估计。同一台机械设备,在不同的企业为企业提供不同的价值,因而在进行减值准备时,会导致不同的资产减值金额。这样的资产减值的工作过程,蕴含着企业很强的主观性。还是拿存货来看,对于影响存货价值的因素,不同的公司甚至是不同的管理人员有着不同的见解,这样导致不同的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减值准备,这样使得资产减值工作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和公允性。同时,这样的主观性也给盈余管理留下了不小的空间。为了提高资产减值工作的科学性,一些企业雇佣第三方机构进行资产减值工作。但是由于第三方机构跟企业存在着利益的关系,所以在公正性上第三方机构的资产减值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且由于第三方机构对于企业的信息缺乏长期的了解,因此针对该企业的资产减值工作的精确度也不一定很高。

(三)资产减值工作信息不透明一般而言,企业往往是通过公告的形式来告知相关的投资人,比如股东,企业完成了资产减值工作。但是关于工作的细节,很难以在公告中体现,这样就导致了资产减值工作高度的信息不透明。资产状况是股东的利益所在,是他们十分关心的事项。企业资产不科学的或者人为的减值,会给股东利益带来比较大的损害。信息不透明,阻碍了投资人、债权人、审计机构等等部门对企业减值准备的评估,使得所谓的资产减值工作中所要求的公允性难以体现。信息不透明在企业内部的体现是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内部人员缺乏有效管理和控制。资产减值工作涉及到企业内部很多的部门和机构,利益关系比较复杂,而简单由会计部门根据各个部门或者机构的申报进行资产减值,显然会发生由于部门利益的存在而导致的违背企业利益的资产减值行为。

三、关于当前企业资产减值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外部监管和管理层股权激励减少盈余管理问题之所以企业会热衷于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等有可能损害企业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是由于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两权的分离,直接导致了股东的利益与管理者的利益不一致,甚至出现矛盾,进而导致了上面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发生的盈余管理的现象出现。减少类似的现象,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个方面是,加强外部监督,企业的外部监督部门需要对企业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必要的监督。比如,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要予以严格的追查和严厉的打击,对于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处罚,加大企业管理层盈余管理的成本。第二个方面是加强管理层的激励,让管理层的利益与股东利益相一致,这样从内部进行管理。这样的监督成本比较小,管理层根据自身的利益就会去维护企业的利益,进而减少盈余管理行为,为股东谋取权益。通过上述措施,企业的盈余管理现象可以大大减少。

(二)加强资产减值科学性减少主观性对于资产减值的主观性问题,首先要行业指导部门,比如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协会,加强对资产减值工作流程的指导,加强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解释说明,使得资产管理工作中给主观性留下的空间比较小,减少资产减值工作的随意性。其次,企业一般可能需要同时聘请两个第三方部门进行同时工作,对于最终的资产减值金额需要根据两家机构的意见进行斟酌。这样也可以使得第三方机构有了一定的竞争机制,使得他们把资产减值工作的准确度做的更好。再次,需要加强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的监管,即在增强第三方机构与企业的联系和了解的同时,也要对于第三方机构的公正性进行监督,减少二者之间的利益输送问题。最后,企业要提高自身财务部门人员的财务素质,只有真实的把自身的财务素质提高上去,资产减值等会计工作才能做到科学、合理。通过增强科学性、消弱主观性,企业盈余管理的现象也会减少发生。

(三)加强企业信息透明度信息的透明度决定着外部监督的成效,进而决定着企业的治理状况。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对于一般非上市公司而言,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因而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优于一般的非上市公司。但是即使在上市公司中,各个公司的信息透明度也参次不齐。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需要监管层和股东同时配合。监管层要加强关于企业信息透明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在制度层面加强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股东则是在企业内部,通过企业的治理机制,比如更换不愿意信息公开的总经理,从内部增强企业信息公开程度。同样而言,对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也是如此。企业既要制定部门资产减值的规章制度,也要加强各个部门的人事安排,对于不配合或者恶意进行资产减值的部门负责人要予以严厉的处理。只有通过这样的综合治理,企业的信息透明度才能有质的飞跃。

作者:兰孝春 单位:福建永德吉灯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