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方式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成本-效益原则其实就是风险和报酬之间存在一个对等关系,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对风险和报酬做出权衡,或者为追求较高报酬而承担较大风险,或者为减少风险而接受较低的报酬。盈余管理方式作为一种游走于准则和制度边缘的行为,其实施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成本,管理层在进行盈余管理决策时必然会对其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进行权衡,力图选择一种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行为。
一、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成本
禁止转回已计提的长期减值损失的规定,堵住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调节各期利润的盈余管理通道,同时,促使企业在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时采用更加谨慎的态度,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管理当局可利用的会计政策空间,使应计盈余管理的操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此外,由于当前大部分的会计丑闻源于对应计项目操控导致的盈余质量下降,监管者、审计师会更加关注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因此,这种方式更容易被识别和调查,其面临的风险会逐步加大,监督成本和惩罚成本都会相应地增加,并且管理者个人需要承担较高的实施成本。
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成本
从实施可能性看,真实活动操控却需要外部相关各方的配合,并且受到企业合约的限制,又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筹划,所以真实活动操控实施起来难度更大。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虽然实施成本较高,但其以真实的交易为基础,方式较为灵活,能够在短期内达到企业的盈余管理目标,且很难将其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区分开,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隐蔽性,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审计人员或监管者的检查以及潜在的高成本官司,其成本也主要由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分担,管理层个人所要承担的成本非常小。对于长期资产减值而言,由于其公允价值回升转回受到了阻断,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盈余管理方式以达到其特定时期的盈余目标。鉴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其他原因(如出售该项资产、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转出并没有受到会计准则的限制,在转回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前期巨额计提减值准备,当期通过资产处置变相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此种方式伴随企业交易行为发生,隐蔽性较高,且企业只要对交易的内容、结果进行披露就是合法的,不必担心越线带来的处罚。
三、长期资产减值政策变化促使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成为首选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作为达到盈余目标的两种方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管理层在不同的实施环境下,对其做出不同选择只是体现在先后次序上,即会优先考虑实施能力高且实施成本低的手段。在通常情况下,如果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操控空间很有限,管理层更倾向于选择实施相对容易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方式,而当监管日益加强、会计政策选择空间受限的情况下,由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更为灵活、隐蔽性更强,不易引起监管者和审计师的审查,企业管理当局会优先采用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方式。禁止长期减值转回的规定加大了应计项目的操作难度,其实施成本、监督成本、惩罚成本都相应增加,大大压缩了企业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可能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管理当局综合“成本效益原则”,在应计盈余空间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管理层很有可能偏好基于真实交易的减值转出这一盈余管理方式。(本文作者:杨丽娟单位: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