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作用(5篇)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作用(5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作用(5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作用(5篇)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探析

摘要: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是基本理念的飞跃,能使教学内容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整合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在感受信息技术魅力的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大力提升教育教学成绩。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解决教材中“难、繁、偏、旧”的弊端,优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

信息;有效;整合;兴趣;优化

“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提及较为频繁同时又具有时代气息的词汇,它不仅是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需要。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在感受信息技术魅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大力提升教育教学成绩,解决教材中“难、繁、偏、旧”的弊端。

1信息技术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有机整合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只要给他提供适当的前提和学习条件。也就是说,任何知识都可以以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段的儿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这是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相机提出要学习的新课题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在教学《花钟》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鲜花是我们都喜爱的,它装扮着我们的世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花吗?我们一起来欣赏好吗?接着我播放了牵牛花、蔷薇、睡莲等多种花开放的视频,学生的眼球一下子就被深深地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自然而然就进入了学习状态。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感情地朗读,能够把本来毫无生气的文字符号闪耀出情感的光芒。教师如果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情景朗读,便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因此,在课堂中贯穿情景朗读的方法,去创造朗读的情景和氛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还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及语文修养。

(1)教师范读。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时,我先打开电脑认真模仿名家的朗读,然后再示范给学生,为学生朗读起到引领作用。当时,学生很是爱听,模仿得也好。其次对课文相关的重点词语“掠过、叮咛、歌吟”进行质疑,然后进行拓展,让学生即兴创作。当时我们班的学生就即兴创作了一首,同学们非常喜欢。她是这样写的:听听,秋的声音。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呱、呱”,我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通过情景朗读,学生学习的兴趣顿时高昂,同时我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使用现成的语文教学软件或光盘、磁带等辅助资料,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儿童喜欢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情绪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佳。现行小语教学大纲中的60%以上的课文都有配以动画或视频剪辑的朗读,《秋天的雨》、《花钟》、《鸟的天堂》等优美散文的学习没有读是不能称得上真正的鉴赏的。对这类课文的教学应指导学生充分朗读,体悟作者的感情。我在教学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朗读素材,按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跟读、自读、感情朗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及作者写作的技巧,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3)通过扩音机的“录音”功能矫正读音、处理情感。在教学中我还通过扩音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自己的朗读录下,由学生自己从中去发现问题,矫正读音及情感的处理等。实践证明,这是能促使学生的朗读能力迅速提高的有效措施,许多学生在首次听到自己的录音后,都十分惊讶地说:“啊!我的声音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提出改进的方案,再反复录音,反复比较,进步的速度往往是我们老师难以想象的。

2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的有机整合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如《琥珀》一课中,苍蝇、蜘蛛及松脂油三者之间在那一瞬间的运动关系,对于抽象思维较差的学生理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当利用三维动画给学生演示之后,一切便都一目了然了。还有教学《花钟》一文时,要让学生了解牵牛花、蔷薇、睡莲、万寿菊、午时花、夜来香、月光花、昙花、烟草花等九种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情景,如果不借助多媒体,单纯靠教师的情景朗读和讲解,学生还是无法理解文本,但是在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去欣赏这些花开放的视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不仅认识了这些花卉,还了解了这些花开放的不同情境,也同时理解了“吹、绽开、苏醒、欣然怒放、舒展、含笑一现”的用词。一切教学问题便迎刃而解。

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优化了教学方法

曾记得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轻视学习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必然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它必将是促进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拓展与革新的一个主要因素,能使教学内容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解决旧教材中“难、繁、偏、旧”的弊端,从而优化了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选择最适宜学生学习,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和《信息化教育概论》。

作者:赵学梅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第一小学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集声音、图片、视频等功能于一身的特点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与独特的优势,对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简单谈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性

创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欲望,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将多媒体应用到小学语文的课堂中辅助语文教学,是构建高效高质课堂的有效保证。下面我就谈谈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1营造课堂氛围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年龄低,他们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过程,而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图片与视频会有效地吸引学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其在充满画面感与情境感的状态下学习,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夕阳西下后火烧云变化的情景,学生亲眼看到这么美丽、这么壮观的景象,他们都十分震撼,在震撼与喜悦之情共存的状态下,学生积极地学习课文的内容,并在阅读的同时一边想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现在课堂教学中颇受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要表达的主旨,更深刻地体会到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时,我就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这个电影中的片段,学生看到情况紧急、战况危急的时刻,他们都十分紧张,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学生的心情也变得起伏不定,他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影片的情境中。在观看了五壮士跳崖这一段后,学生的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静。然后我让学生高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们都十分认真,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课文中的文字上。经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在学习时更加认真,在课堂上积极地与我进行互动,积极地思考回答问题,使得课堂教学十分顺利。

3丰富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多种多样,但是深度与广度都不足,学生仅仅学习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在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也要注重对小学生的教育,使其具有丰富的知识与内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将多媒体应用到语文课堂中,可以有效地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在学习《长城》这篇课文时,如果教师让学生单调地阅读课文,学生很难体会到长城的连绵不断、气魄雄伟,这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一些长城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来切实地体验长城的气势,然后我又利用网络上的资源,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讲述了几个长城的故事,学生真正体会到了长城的精神,体会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势。接下来学生用心地阅读学习,在轻松活跃而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中,课堂教学圆满结束。

4突破教学难点

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抽象枯燥的内容学生是很难理解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却仍然收效甚微。而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其可以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化、形象化、直观化,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保证有效教学。古诗一直小学生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很多小学生在学习古诗时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利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在教学古诗《渔歌子》时,我就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在烟雨蒙蒙中,一个垂钓的渔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悠闲地坐在水边的岩石上,远处的山若隐若现,白鹭在山前飞着,岸边的桃花飘来阵阵清香,水中的鳜鱼欢快地游着,这宁静的美丽、安静的祥和使人心情十分平静。学生都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享受着这悠扬的音乐与美丽的场景。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学习古诗,他们都自然而然地想到这美妙的情景,从而使得学生对于古诗内容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5总结

总之,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范围,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有效地丰富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戴燕玲.创设情境,演绎精彩———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31)

[2]姜金喆.用媒体演绎精彩让语文课堂锦上添花[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1)

[3]吕剑茹.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辅助教学适切性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作者:韩淑梅 单位:吉林省农安县育新小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技术的运用

摘要: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增强其文学素养,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借助于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能够创新语文教育理念,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变革。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创设出语文学习情境,真正实现可视化教学,让学生感受学习的魅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灵动,推进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现状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过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导致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得更加低落,同时产生了讲学分化的问题,对于学习出现厌恶情绪的学生逐渐增多。能够看出,如何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说是语文课堂中的关键环节。若教师不能够在上课之前开展好备课作业,仅仅是跟随主观意愿展开教学,课堂内容便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够满足语文教育的要求。还有一部分教师依靠自身经验实施教学,但不重视自身教学观念的革新,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增多[1]。

(二)传统教育模式落后

在过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依旧沿用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整节课下来都没有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仅仅是单纯的照本宣科,没有对一些重难点知识内容予以更加深入的讲解,没有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另外,一些教师即便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但往往流于形式,并未充分发挥出小组讨论的重要作用,甚至在大多数时候很多学生都处在昏昏欲睡的状态,并未真正获取到知识。在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之下,教师无法有效的把教材中的知识传输给学生,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深入的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也进一步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过去的小学语文课堂基本上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为他们呈现出更加生动和直观的情景,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让语文课堂平添一分生机与活力。例如说笔者在组织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巧妙的借助信息技术来模拟教学情境,针对教材中对西沙群岛景色的描写,虽然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真实的体验到这些美景,无法从课文的文字描写中真正的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与美丽。所以我们选择使用多媒体设备来直观的呈现,为学生播放西沙群岛美丽的海岸线、种类丰富的鱼类、五光十色的珊瑚以及各式各样的贝壳等,创造出一个真实的海底世界,通过视觉的刺激让学生有一种切身感受。在模拟情景的搭建中,我们应当灵活的应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关图片,将西沙群岛的魅力真正的展示出来,进而更好的吸引学生,让他们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

(二)活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语文教师应当活用信息技术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充分发挥出网络资源的优势,把学生过去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或可以在互联网中收集相应材料,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2]。比如说在教学《颐和园》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教材中所描绘的颐和园景色,单单凭借教师的讲解是难以想象的,而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景属于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让学生能够学会根据游览顺序准确抓住景物特征来进行写作。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让学生可以全方位更直观的了解到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可在互联网中收集一些关于颐和园的景色图片,按照游览顺序为学生播放。让学生仔细观察之后,他们基本上能够对颐和园中的主要景点有大致的了解,也能够理解课文作者的写作顺序和手法,进而有效解决课堂教学重难点。

(三)善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知识

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可以传输给学生的知识也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借助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依靠网络媒体等一些强大的信息库来对教材中的内容予以拓展分析,便可以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说我们在教学《丑小鸭》这篇课文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辅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依靠互联网展开情境教学,借助于视频或者动画来展示丑小鸭的形象,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丑小鸭的自卑心理可能带来哪些不好的后果,之后丑小鸭变成天鹅的原因等。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有效提升,还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语文课堂质量的提高。

三、结语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是时展和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勇于尝试,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寻求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点,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周艳春.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6,32:101-102.

[2]谢永霞.浅谈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学周刊,2016,36:87-88.

作者:马彬 单位:宁夏隆德县第一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探析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普及开来,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巧用多媒体,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从而增强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得到了越来越多同行的关注,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与经验,谈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一些看法与体会。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重点;难点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它能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与信息技术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相机提出要学习的新课题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例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文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变化及其丰富的物产,教师可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分别再现春、夏、秋、冬等季节的景物特征及其重点词语的定格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小兴安岭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必将大大提高。再如,教学《观潮》一课时,传统教学中总是拘泥于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教师的讲述对于从未见过钱塘江更未见过钱塘江涨潮的学生来说,想让学生单凭想象与作者产生共鸣是不可能的。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对有关钱塘江图片及钱塘江涨潮、退潮的视频进行剪辑,并在课堂上相机播放,使学生深刻体会教学内容。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轻松突破重点、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它可摆脱时空的限制,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例如,学习《琥珀》一课时,苍蝇、蜘蛛及松脂油三者之间在那一瞬间的运动关系,对于抽象思维较差的学生理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当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动画片段或FLASH动画给学生演示后,一切便都一目了然了。再如,学习《美丽的西双版纳》,这篇课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课文的重点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优美的语言文字,同时还要感受西双版纳的美丽。但是学生没有亲身去过西双版纳,对西双版纳没有直接感受,存在思维跨度和理解难度,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西双版纳的植物和动物的有关资料,通过图、文、声、像,动、静、快、慢创设出直观性、情感性为一体的富有感染力的情境,并辅之以解说,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感受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真切地体味西双版纳的美丽与神奇。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多媒体制作出来的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例如,学习《刻舟求剑》一文时,明白找不到剑的原因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可以通过演示幻灯片,让学生观察“船靠了岸”或“船在行驶”而“宝剑”没有随船走,即“船动剑不动”,让学生明白找不到剑的原因。启发学生思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1.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录音示范,并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使学生沉浸于多媒体营造的学习氛围中,从而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学习《赤壁之战》这一课,教师的朗读与配乐录音朗读的效果是无法比拟的。当录音放到“黄盖把二十条船的芦苇一齐点着火,乘着东南风驶向曹操船队,曹军在铁索连着的船上无法逃脱,哭声、丢盔弃甲声以及周瑜的兵追来的喊杀声、震天的锣鼓声混成一片”,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听完录音后,了解了故事梗概,注意力都比较集中。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他们也复述得较为完整和生动。学生在这种音响效果的氛围内学习,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展开了想象,培养了说话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2.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多媒体可以烘托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声情并茂地读书。多媒体播放的朗读声音清晰标准,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可以让学生跟着练习朗读,有错误之处再加以纠正,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日月潭》《黄山奇石》等表现祖国壮丽河山、旖旎风光的文章时,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先一边听范读一边欣赏此地的风景视频。多媒体学把优美的意境、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融于一体,使学生仿佛在如画的湖光山色中漫游。这样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必定感情充沛、有声有色。

五、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技能、思维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作者:谢永霞 单位:河北省任县教师进修学校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研究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语文;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把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在这个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笔那样自然。教师进行“任务”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1利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的基础是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像能力(包括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在这方面多媒体课件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能调动各种感官功能,增加教学的魅力,其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上的教学效果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企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想像潜力,大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是任何一种传统教学手段都无法比拟的。

2教师指导(或主导)作用的发挥可以为逻辑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辩证思维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却往往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好像这种技术手段不利于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事实并非如此。在建构主义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教师的指导作用来发挥的。而教师指导(或引导)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进行,而“言传”(用语言文字表达)本身就离不开逻辑思维,这是因为语言和逻辑思维密切相关(逻辑思维的材料就是基于言语的概念),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向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示范。信息技术与语文创新教育教学的整合不仅最大限度的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可能,而且在新课改的征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3为教师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条件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

3.1利用信息技术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2利用信息技术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形成板块式教与学体系: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利用信息技术可丰富作文素材,拓展思维空间,优化作文教学: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

3.4利用信息技术可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的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3.5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研究性学习的空间更广阔,学生的学习开展的更有声有色,而且成效会更显著:在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地从教的角度来考虑与之相应的课程、教材、教法等问题。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不再只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它更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事实证明,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表现传统教学技术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16期

[2]《龙源期刊网》学周刊•B2012年01期

[3]《科学中国人》2014年6月(上半月)第11期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5]李克东、何克抗《计算机教育应用与革新》

[6]高玉祥等编著《心理学》

作者:邓然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渡口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