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学教学信息技术论文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
小学语文新课改提出:“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展的课程体系。”传统教学在应试教学观的支配下,同时受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学生阅读的空间限定在教材上,学生的阅读空间狭小,学习环境单一、教学氛围枯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打破教学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活泼的阅读环境。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于强大的互联网,拥有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可以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阅读素材,如图片、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从而达到拓宽阅读空间,增大学生阅读量的教学目标。如在学习《观潮》一课时,课文所描述的是“一线潮”:像“一条白线”,像“一道白色的城墙”,像“千万匹白色的战马”。在此基础上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信息资源库,向学生展现交叉潮和回头潮,并配以相应的背景音乐,如此雄浑壮丽的场景激起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不仅可以从文本中领略一线潮的壮观,同时对交叉潮、回头潮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得阅读教学由教材向外延伸,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阅读空间。
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让学生标准流利、正确而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朗读既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实现语言素材的积累,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而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师范读并不能激起朗读的激情,不利于学生准确把握相关信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适时为学生播放标准流利的录音并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这样不仅能够激起学生读的激情与动力,而且可以纠正学生发音、语气、语调等问题。通过学生不断的跟读、复读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达到对字词句段的真正理解与掌握。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长期积累,学生的词汇更为丰富,其交际能力与写作水平自然也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如在学习朱自清的《匆匆》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富有感情的课文录音,并配以直观形象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这样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真正地融入到了文本之中,更能深刻地体会文章主题,实现了学生朗读水平与理解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是新课改下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局限于识字认词、背诵,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字词的用法,深入了解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小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又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基于此种情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就必须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那些语言所无法描述的信息以直观的图片、图像、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这样学生才能在词语与具体的实物间建立直接联系,才能由此迸发出智慧与创新的火花,才能真正实现语言的内化,真正为我所用。如在学习《火烧云》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来向学生形象而直观地展现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火烧云,从而在词语与事物间建立直观联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词语运用的巧妙、作者观察的仔细以及大自然的壮丽。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展现课文所没有描绘的火烧云图片,让学生认直观察、仔细思考,对照课文进行模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样的教学环节将课堂所学由教材延伸到生活,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充分调用所学,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趣味十足。
看图说话是小学作文的重要内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那些静止的图片动起来,以视频或是连播的形式来直观而动态地展现这些图片,这样更具动态性与立体感,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与写作的兴趣。
2.获取信息。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利用其特有的功能向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来展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人、物、景,这样更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使得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这样便可以有更多的内容来写。有了写作的动力与写作内容,再加上写作技巧的指导,学生的作文自然水到渠成,能够写出富有新意与个性的优秀作品来。
作者:张阁娟单位:河北省卢龙县潘庄镇白家窝小学
第二篇: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一、把教师放于主导地位,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要实现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首先教师就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理念,让自己的三观紧跟着教育新时代的步伐。以“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贯穿在整合的始终。在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主导地位,运用新型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了,小学科学的各项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落实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应该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体。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对知识点的挖掘更为深入,同时信息技术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对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其次,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需要教师能够熟悉有关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操作信息技术的主要技能。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用信息技术来指导课堂教学,优化我们的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逐步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与课堂教学联系紧密的制作课件、设计活动、设计实验等内容是我们必须要熟练操作的,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科学教育更好地服务。
二、掌握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实践证明,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更容易吸收和消化。因为信息技术主要是以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方式来体现给学生的,在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自身的各个感官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由于受学生的年龄特点的限制,动画、色彩、生动的图片、动听的音乐等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电磁铁”这一课的教学,我在课堂上引入了学生最喜欢的卡通人物蓝猫和它的三千问《什么是电磁铁》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以此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动力。另外,在制作教学课件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设计的课件要色彩鲜明亮丽,动画和图片要多,文字要简短,操作方便,多设置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玩耍和学习,做到寓教于乐。例如,在学习鱼类有关知识的时候,我设置了一个小游戏,在课件界面上有好多卡通动物,然后让学生判断哪些属于鱼类,接着点击属于鱼类的动物,这时候点击的鱼就会跳到水里,若点击错误,课件会适时提示游戏结束。由于整个界面形象逼真,还有富于变化的背景音乐相辅,操作又简单又方便,很受学生的喜爱。
三、依据教学内容,整合要找准切入点
要实现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教师要依据相应的教学内容,找准整合的切入点。首先,我们可以在教材重难点的地方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难点。例如,“鹅卵石是怎样形成的”这一课的教学,其重难点在鹅卵石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其形成的过程比较漫长,学生不容易体会出来,所以我就设计了相关的动画视频演示,通过观看这个视频,学生对鹅卵石的形成过程就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更加深刻的理解。对抽象的、重点和难点的知识进行整合。例如“地震”“地球绕着太阳转”等教学内容,我们若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学,很难让学生理解其中较难的抽象的重要知识。但是,我们如果把这些重点知识运用教学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太阳与月亮、地球的运行轨迹,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就得到了有效解决。其次,在获得有效信息的地方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提倡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与体验来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来主动获取知识。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在获得有效信息的地方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提高科学的学习效果。例如,我们在学到恐龙这一学习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搜集大量的有关恐龙的信息,让学生对恐龙有一个比较客观而全面的认识。我把这一教学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搜索有关恐龙的内容,看谁了解得多,知道得面广。教师也可以以网站的形式体现这个主题活动,学生可以在里面学习和交流。然后在网上查找资源的学生与在教师的网站里学习的学生进行沟通和讨论。如此学生就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有关恐龙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以实用性为目标,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化
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必须考虑到是否具有实用性。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学手段,这个手段不是独一无二的,也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否要整合,整合是否有效,取决于是否对我们的科学教学具有实用性。信息技术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尤其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如信息技术不可能代替学生进行试验操作,不可能让学生体验试验的过程。例如,“清清的水”这一课的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用扇闻法的方法去区分三杯液体的不同气味,以此得出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而这一实验过程是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和体会的,这些信息的获得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验操作来得出的,这些是依靠信息技术而无法得到的。因此,在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中,不能盲目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科学的问题,一定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要让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体验就不用虚拟的情景。
五、结语
总而言之,有效整合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其根本目的就是优化课堂教学,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这个整合是各种教学因素的有机结合,以利于资源最大化的优势发挥。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把教材中的重难点有效突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许多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物理或者自然现象,基本上都能运用信息技术高效地解决。这样来看,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是促进小学科学教学效率提高的一个有效的途径。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实验教学,教师不能盲目运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相整合,要考虑它的实用性。只有发挥其优势,弥补不足的地方,才能保证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作者:赵敏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新一路小学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的运用
一、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抱着教材不放,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材展开,教材上怎么写的教师就怎么讲,学生就怎么记,教师只是一个“中介”,只是将教材上的知识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被限定在教材之内,是典型地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封闭教材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我们的数学教学开辟了一个更为宽广的空间,将教学的触角由教材延伸到宽广的现实生活,可以有效提取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类数学素材,以图片、图像、音频、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真正实现了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使得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大大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与有效性,从而带领着学生走入奇妙而深奥的数学世界,让学生畅游其中,享受数学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这正是数学新课标的集中体现。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形象而动态地进行展现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这样更加拉近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变静止的文字教材为鲜活的实物与具体的实例,这使得教学更加富有动态感与多样性,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字与符号,而是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从而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带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数学世界。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的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与关键因素。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枯燥单纯地进行数学基本知识与定理的讲述与讲解,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参与动机不强,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这是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学生兴趣低下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单纯而独立地进行知识地讲解,这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不能激起小学生学习的主观意愿。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符号,而是存在于具体情境和可感知的活动中,人的学习应该在情境化的活动中进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之中,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这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思维特点,使得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如在学习“大于与小于”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地展现这些枯燥的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从而带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如此生动活泼而真实的教学情境比起单纯地进行概念的讲解更加富有趣味性与形象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展开主动探究,这样的教学自然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减轻教师教学负担,优化教学手段,整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板书,如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解题过程,有时还需要进行图形的绘制,板书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教学时间,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浪费时间与精力,学生的注意易分散。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展开更多的教学互动,提高时间利用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是教师最为关注的课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使得教师从繁重的教学负担中解脱出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这对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1.节约教学板书时间,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教师可以提前将所要板书的内容输入电脑,这样在课上只需进行相应的操作便可以将需要板书的内容清楚而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大大节约了教师的板书时间,使得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展开探究活动,这可以增强课堂知识的密度。但在具体的运用中切忌将板书内容一下子呈现出来,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惰性心理,而不利于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必要时要辅以板书,二者结合,完美呈现,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实现互动教学,扩大课堂教学密度与容量。
2.优化教师教学手段,构建开放教学模式。
新课改倡导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具有相对的抽象性与封闭性,并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以多种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大大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多样化的教学信息,将学生的认知空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堂延伸到生活,为学生开辟了更为宽广的学习平台,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相对开放的教学情境中,这样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与先进技术,将之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可以全面而深刻地体现新课改理念与精神,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上实现了全面改革,是推进新课程改革步伐,体现新课标精神理念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但它并不是万能的,由于认识不到位,运用不科学,不可避免会对教学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要加强研究与实践,科学认识、合理运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马力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