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析乡村旅游扶贫精准化路径范文

浅析乡村旅游扶贫精准化路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析乡村旅游扶贫精准化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析乡村旅游扶贫精准化路径

摘要: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提到了旅游精准扶贫的理念,这是精准扶贫理念在旅游行业的延伸。旅游精准扶贫突破与拓展了传统旅游,弥补了传统旅游扶贫工作的缺陷。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以旅游精准扶贫内涵为切入点,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精准路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扶贫;精准

一直以来,贫困是世界重点解决的难题。虽然1945年联合国在《联合国宪章》[1]中明确提出了消除贫困的目标,然而直到今天,全球贫困难问题越演越烈。对于贫困,我国政府特别重视,尽力采取各种方法消除贫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据统计得知,从1978—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数减少了8.2亿,贫困人口年平均减少5687万人。但是,这些优异成绩的背后依然存在各种隐患。基于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截至2017年,我国贫困人口依然3046万人[2]。“十三五”时期,我国扶贫工作处于关键性阶段,要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任务十分艰巨。对于这一形势,扶贫工作应积极革新理念,将传统的“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将传统的“漫灌式”粗放扶贫转变为“滴灌式”精准扶贫。所以,新经济常态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旅游发展的关键点。

1旅游精准扶贫内涵

2013年,在考察湖南湘西时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2015年6月,书记在贵州省考察时,再一次重申了“‘十三五’计划应加强扶贫开发工作,保证2020年贫困人口均能脱贫,指出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3]。如此,“精准扶贫”成为了热点词汇。旅游精准扶贫,则是在政府的扶持下,立足于贫困地区旅游资源、贫困人口及情况,借助社区参与、市场引导等方式,多方共同开发旅游产业,以旅游来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从而使得贫困人口脱贫的一种有效扶贫方式。对于旅游精准扶贫的内涵,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1旅游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实施“精准”

旅游精准扶贫中,各项工作应具有针对性,真正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及管理[4]。简言之,应对扶贫地区及对象予以精准扶贫,并制定精准的发展计划及战略,选取精准的发展路径,配备精准的政策机制,并精准地考核旅游发展状况,确定精准的发展方向及措施。相比于传统粗放式旅游扶贫,旅游精准扶贫关键在可以有效避免扶贫针对性不强、指向性不明确、成效差等问题,也可有效解决“瞄不准”的情况。

1.2旅游精准扶贫的目标在于实现“脱贫”

相比于常规旅游开发,旅游精准扶贫除了经济效益的创造,更关注贫困人口的脱贫事业,真正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获取多重效益。因此,旅游精准扶贫中,应以政府行为为主导,针对性强,全面帮扶弱势群体。以开发旅游为媒介,促使贫困地区真正脱贫,因此,旅游精准扶贫具有较为明显的政治意义。

1.3旅游精准扶贫的本质在于推动“造血”

旅游精准扶贫注重突破传统旅游开发利用观念的制约,促使贫困地区旅游开发同扶贫开发相融合,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将旅游与扶贫相结合,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换言之,在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以扶贫开发为“业主”,让乡村旅游扮演“主角”,让“贫困人口”做“主人”,想方设法调动本地区劳动力,促使当地群众不只是旅游扶贫的对象,更是旅游业参与的主要人群;强化贫困地区人口脱贫的自信心与主动性,全身心参与到旅游产业开发中。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真正实现持久的脱贫与发展。所以,提高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是旅游精准扶贫的根本出发点,有力地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真正实现全面小康。

2乡村旅游扶贫精准化路径

2.1因地制宜,实施精准帮扶

乡村旅游扶贫为了能够真正达到精准扶贫、精准管理的要求,应基于不同贫困乡村地区、不同贫困人群需求及能力实施针对性帮扶方法,以此来强化乡村旅游扶贫的针对性与精准化。具体来讲,应对帮扶贫困人群进行合理分配。例如,指导贫困农户应基于自身条件及能力科学合理择业,可从事养殖、种植等常规行业,也能够积极参加乡村旅游、企业等岗位中。同时,具备条件的农民可自主创办乡村旅游宾馆,并提供餐饮服务,售卖特色旅游产品,从而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逐渐脱贫致富。针对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可采取兜底性政策,也可将乡村旅游收益用于这部分人群的帮扶。这些措施则是贯彻执行了提出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也满足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5]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的精神。然而,在精准帮扶乡村旅游扶贫对象时,应注重统与分关系的把握,真正做到统分相结合。对于关系到大部分人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应加强统的作用;然而,对于贫困家庭或个人,其帮扶内容则应更关注贫困户的实际情况。

2.2“五化”理念,打造乡村旅游精品

乡村旅游扶贫使得扶贫开发形式内容更加多样化,强化了农村经济“造血功能”,然而依然存在乡村旅游景区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城市化趋势明显、产品缺乏特色、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更别提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所以,应立足于贫困乡村地区旅游资源现状,坚持“乡村化、创意化、本土化、低碳化、景村一体化”发展原则,保持自身乡土特色,彰显乡村本地元素,对乡村自然、产业、文化与生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创新产品,确定独特的主体,真正创设可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旅游精品。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农民创设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与建设、经营管理、旅游管理、利益分配、旅游服务等多个环节中,使得当地农民能够获取最大化的旅游经济效益,从而促使自我发展。同时,坚持低碳经济理念,采取“景村共建”的发展模式,逐步开发建设乡村旅游,促使乡村旅游开发同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相结合,创建一批批产业发展独具特色、环境优美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示范村,引导贫困农民积极、坚定不移地走生活优越、生态优质、生产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进而塑造“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旅游扶贫新形象。

2.3协同联动,形成政策合力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关系到政府、社区、企业及当地农民等各个主体[6]。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为了能够获取显著的效果,各主体应协同联合,形成强大的政策合理。其中,政府应积极发挥顶层设计的主导作用,设立旅游精准扶贫部门,为乡村旅游予以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信息服务及基础设施,大力支持小微经营性项目的开发,对招商引资融资体系进行优化,加强乡村旅游开发的环境创设。社区积极参与到旅游资源开发中,对各种全局性、政策性问题进行及时协调与有效处理;加强扶贫对象的专业技能培训,强化乡村旅游贫困户的经营管理能力;广泛宣传及有效促销本地乡村旅游产品。旅游开发商则应保证乡村旅游项目资金的稳定性,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有效整合乡村特色旅游元素,创设优质、独特的旅游品牌;科学合理分配经济收益与村民利益,构建利益分配机制。

2.4注重人力,构建培训机制

贫困地区农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劳动技能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参与乡村旅游的能力,使得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果大打折扣。鉴于此,注重人力开发,构建培训机制尤为必要。(1)明确培训对象。深入贫困地区开展针对性调研活动,了解情况建卡,并筛选出可培训对象,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2)建立培训队伍。积极联合旅游院校、行业协会、旅行社、饭店多方力量,组建一支专业技能高、交际能力强的培训队伍;(3)制定培训内容和方式。基于贫困地区、贫困户具体情况,制定独具特色、个性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覆盖经营管理、接待礼仪、民宿服务、导游解说、传统技艺、产品创新、商品设计、市场营销、文艺表演等。同时,基于“分类、分批、分级”原则,可邀请专家组织开展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专题培训活动,强化贫困人口综合素质、服务水平、创业就业能力及旅游参与水平等,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旅游扶贫精准化。2.5智慧乡村,优化营销平台借助“互联网+旅游”的方式,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组建公益性乡村旅游营销专业合作社,创设智慧乡村平台,以此来推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7]。其一,借助这一平台精准动态地管理贫困村、贫困户相关信息,真正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套帮扶对策,如此才能够帮扶到最需求的平困户,同时适时调整扶贫对象,真正做到有进有出,并确保扶贫信息的准确性;其二,借助该平台能够把贫困户、贫困村的所需信息同社会扶贫资源、帮扶意愿予以无缝衔接,功效信息,确保相关社会资源向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准确的配置;其三,借助该平台可进行乡村旅游网络营销、网上预订及销售旅游产品、拓展乡村旅游营销渠道,广泛宣传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扩大其影响力,提高其市场知名度,进而吸引大量的旅游者的到来,获取旅游效益,实现增收致富。

3结语

广大农村是精准脱贫的主阵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属于系统工程。产业支撑是精准扶贫的根本性出路,旅游是新兴产业,对于贫困地区脱贫具有重大的价值。各贫困地区应把握好“十三五”发展机遇,对乡村旅游进行精准扶贫,充分发挥丰富的乡村文化、优美的乡村风光、绿色无污染环境等资源优势,加快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注重发展乡村旅游,如此便能够打赢精准脱贫这场攻坚战,在2020年真正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春美,黄红娣,曾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运行机制、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15(6).

[2]程军锋,蒲宝卿.乡村旅游助力陇南精准扶贫模式和路径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3).

[3]殷耀宁,谌起峰,邹村林.开发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探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9).

[4]谢璐.精准扶贫政策视野下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路径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15).

[5]刘清洋.河南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施路径与实证模式研究——以洛阳市栾川县重渡沟村为例[J].经营与管理,2018,412(10).

[6]陈云.旅游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扬州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287(1).

[7]何靖,刘学艺,周佳佳.陕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12).

作者:向文梅 单位: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