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研学旅游发展思考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教育部等11个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文件,研学旅游在全国更加得到重视。目前,南宁研学旅游发展的现状是供给不足,需求较大,供需不平衡,导致研学旅游发展缓慢。从供给侧改革来看,南宁要发展研学旅游需要从生产要素、产品结构和消费环境三个方面着力,才能使研学旅游得到快速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研学旅游;发展;南宁地区
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有序推进研学旅游发展。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个部门了《关于促进中小学生研究性旅游的意见》,再次表明研究性旅游的重要性。2016年1月25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10个“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20个“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研学旅游开始在全国迅速发展。
一、研学游相关概念概述
目前,对研学旅游的学术概念界定尚无定论。研学旅游与教育旅游、修学旅游的概念相近。“修学游”一词源于日本,是以一个专题为目标,进行历史、文化或自然科学的学习,把学习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旅游行为[1]。教育旅游在旅游者的各种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出现。这些兴趣和爱好涉及到农学、考古学、文学、自然、建筑、绘画、观鸟、贸易、工业、城郭和宫殿、树木、庆典、钓鱼、狩猎、插花、园艺、宝石矿物、音乐、高尔夫球、摄影、动物观察、滑雪、潜水、心理学研究、社会民族研究等很多领域[2]。研学旅游又称为研学旅行,2014年4月1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主题演讲。在会上,他首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3]。综合来说,研学旅游是由学校根据所处地区的资源优势、学生年龄特点、教学内容需要,以集体行动的方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加深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研学旅游可以增加中小学生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提高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旅游行为。
二、南宁研学旅游发展现状
(一)南宁研学旅游有效供给旅游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经营者以一定价格水平向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或服务[4]。有学者定义旅游有效供给为旅游者的现实需求得到恰当满足、供给效率得到充分保证,一定时期内各旅游部门向社会提供能被市场所吸收的旅游产品或服务的可持续性供给[5]。本文所说的研学旅游有效供给,是指在旅游市场上,能够被研学旅游者消费的研学旅游产品,包括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等。11.资源单体数量多资源单体数量多,类型丰富南宁市位于广西中南部,处于丘陵地区,特殊的组合与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了有山、有水、有人文的南宁旅游传统。从表1看,南宁的文化资源如广西大学、邓颖超纪念馆、民族博物馆等等,都是南宁研学旅游的重要利用资源。南宁的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邕江等是研学旅游的重要自然资源。除了旅游资源之外,还有工业企业、科研机构、知名院校等其他可以开发研学旅游的资源。总的来说,南宁的研学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多元。22.产品种类少产品种类少,研学旅游发展供给不足南宁虽然在景区景点众多,但是南宁目前没有研学旅游基地,研学旅游线路较少。各培训学校对孩子进行英语集训的线路比较分散,还有则是旅游旗下的新少年品牌会有部分研学旅游线路,但大多是针对夏令营以及冬令营而展开的省外研学旅游线路。现有的研学旅游线路并未把南宁有名的自然人文景点安排进去。由此看出,整个南宁研学旅游产品种类有效供给少,发展不足。
(二)南宁研学旅游需求特征11.多样性和层次性研学旅游的对象以中小学生为主,中小学生参与研学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参与同学的爱国之情;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研学旅游过程中将学习融汇于其中,寓教于乐;让同学们了解历史,并认识更好的自己,从小培养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因此,研学旅游的目的地可以是历史文化的、红色革命的或者自然资源的,是多样的。加之,中小学生具有层次性,每个阶段对应的知识获取吸收的程度不一样,这就导致研学旅游需求的层次性,高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文化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小学生则更倾向于知道。22.变化性和发展性在20世纪70~80年代,如果有研学旅游的话,学生希望了解的是工业的发展;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学生想要知道的是信息化的魅力。而当今时代,学生则更加对科学技术产生兴趣。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学的知识也要与时俱进。因此,研学旅游的需求具有变化性和发展性。
三、南宁研学旅游发展问题
(一)研学旅游产品供需不平衡从南宁的研学旅游发展来看,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明显突出。从供给侧看,南宁能够开发旅游的资源丰富,种类多元,但是没有成熟的研学旅游产品,像研学旅游基地以及研学旅游线路等。从需求侧来看,南宁的学校已经在研学旅游方面跃跃欲试。南宁大多数旅游机构选择桂林为区内研学基地,但南宁作为广西的文化基地,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却没有能得到旅游开发方面的重视。
(二)研学旅游缺乏部门合作南宁研学旅游产品的供需不平衡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部门合作。首先政府部门缺乏引导,长期以来,政府对于发展研学旅游只是在文件中提及,并没有下达相关政策文件加以支持和引导。其次是景区方面,在对景区的打造上面并没有在研学旅游产品上下功夫,导致景区有研学旅游的基础,而没有研学旅游的产品。最后是旅行社方面,没有及时协调制定关于研学旅游的相关线路。政府与景区及旅行社三方面缺少沟通,缺乏合作。
(三)研学旅游保障机制不完善研学旅游的保障机制主要从机构设置、部门合作、政策扶持、财政支持等方面体现。南宁还没有建立“研学旅游发展小组”,这不利于研学旅游的发展。研学旅游的发展需要旅游局、教育局、财政局等多个部门的鼎力协作,南宁在部门合作方面还有待加强。从研学旅游发展至今,南宁市以及整个广西壮族自治区,都没有出台过相关政策支持引导研学旅游的发展,政策扶持需进一步完善。总的来说,从机构设置、部门合作、政策支持以及财政支持等都显现出其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亟需进一步加强。
四、从供给侧改革看研学旅游创新发展建议
(一)生产要素方面研学旅游的供给侧改革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宏观管理方式,激发市场主体自身活力,使各要素可以便利地进入市场,在市场中自由地优化组合。首先,要优化劳动力配置。要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增加劳动力供给,提升研学旅游经营者和服务者的综合素质,做到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服务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能够为研学旅游提供专业服务的辅导员、安全员以及讲解员。开展研学旅游专题培训工作,适当举办服务技能大赛,评选优秀的研学旅游辅导员、安全员以及讲解员。其次,要增加资本投入,优化资本结构,多渠道筹集研学旅游开发资金,解决研学旅游发展慢,产品少的问题。在研学旅游基地打造阶段,鼓励政府资金支持、政策优惠、招商引资、银行贷款等多渠道融资手段。研学旅游线路产品开发阶段,提倡政府补贴,社会资助,企业减免和家长承担等多种方式、多元化的资本投入方法。最后,不仅要对生产技术、生产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还要对技术服务进行更新换代。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需求。建设研学旅游基地,积极运用新技术提高效率和科技含量,为参与旅游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应专注互联网发展趋势,积极开发“旅游+智慧”的研学旅游新模式,实现研学旅游产品创新。
(二)产品结构方面要完善研学旅游产品结构,形成层次丰富、品种特色化、多样化的产品结构,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研学旅游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型,即自然科学类和人文历史类。目前,南宁的研学旅游产品尚处于开发阶段,而且还只是表层的开发和初级化阶段。研学旅游产品结构完善和调整需要逐步进行。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和基础,分别可以开发具有特色的多层次的“观光+体验”的研学旅游产品,比如森林、河流湖泊、地质地貌等,以及历史类、民俗宗教类、经济产业类、信息科技类等等。大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广西区森林植物园等,就适合作为森林体验研学旅游基地,区博物馆等适合发展成为历史文化体验研学旅游基地。研学旅游产品重在体验,因此,需要重点创新性开发、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比如农事体验活动、乡村文化体验、红色文化体验、民俗节庆体验、VR体验等。除了在资源上进行研学旅游产品的完善,还需要在时间和线路上继续完善研学旅游产品,比如打造冬夏令营活动,周末节假日特色活动。在旅游线路上将观光与文化巧妙结合,娱乐与体验巧妙结合,让研学旅游成为真正的“寓教于乐”。
(三)消费环境方面目前,阻碍研学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安全问题。要改善研学旅游的安全,就需要对研学旅游的消费环境进行完善。首先,要加大市场的监管,对销售研学旅游产品的景区企业和销售研学旅游线路的旅行社都进行监管。保障研学旅游景区没有安全隐患,保障旅行社有足够的安全应急手段和购买意外保险服务。对相关运营公司,比如旅游大巴车辆和司机进行监管,保障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其次,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于不合格的景区,不合格的旅行社进行严厉执法,加强对旅游商户和旅游从业人员违法经营行为和执业行为进行检查和规范,一旦出现意外事故,第一时间责任到人。营造良好健康的消费环境是研学旅游发展的前提,是拓展和开辟新市场的重要保证,研学旅游的消费环境改善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唐顺英.曲阜:孔子家乡文化修学旅游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4(5):95.
[2]朴松爱.教育旅游、旅游教育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旅游科学,2001(4):40.
[3]张庭铭,江芸涵.研学旅行不是说走就走那么容易[N].四川日报,2016-04-12(14).
[4]吴晋峰.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概念辨析[J].经济管理,2014(8):126.
[5]廖淑凤,郭为.旅游有效供给与供给侧改革:原因与路径[J].旅游论坛,2016(6):1.
作者:吴欣蔚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