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商业银行会计风险表现形式及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商业银行获得迅猛发展,2017年度全球排名前十的银行我国占有四个席位。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银行会计风险随之而来,案件增多,损失较大。银行会计属于商业银行生产运营的前提条件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形式多样,怎样高效预防成为商业银行必须处理的难题。文章尝试着对国内商业银行存在的会计风险呈现形式进行介绍,并阐述相关的有效防范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现模式;防范策略;会计风险
金融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都离不开金融。金融安全和稳定是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金融市场上各类金融产品及衍生品层出不穷,针对这些创新产品的管理制度建设一定程度上缓于业务发展,从而导致银行会计风险隐患不断暴露,虚假票据诈骗等案件时有发生。商业银行如若疏忽了这块风险预防,未做好内控管理工作,将给各种经济犯罪提供机会,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因此,银行会计风险的有效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主要是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差错或会计信息提供不严谨,对经营管理决策造成误导,使得决策失误或经营恶化等情况出现,为银行财产及信誉造成不利影响或损失的可能性。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一)会计制度问题商业银行现有的会计机制建立与企业财务政策修改很难与银行项目发展的节奏相统一。近几年,商业银行项目逐渐朝着综合性业务转变,新业务种类纷纷涌现,创新模式多样化,国家在财务制度建立及企业财务准则修订期间考虑不周全,标准化的财务核算比较落后[2]。商业银行财务核算与创新项目研发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在新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未能及时出台会计核算操作标准,业务缺少相关制度管束,因此,新业务的组织与试行也存在较大的风险。会计业务复杂繁重,少数地方性商业银行中管理机制对项目流程工作者还没有建立统一标准的管理及控制机制,工作环节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会计核算风险很高。
(二)会计结算问题商业银行的会计结算问题关键是指会计结算信息缺少真实性、精准性,其体现在营业利润的结算上不够精准和严谨,产生该种现象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少数银行由于某些考核或是盈利的需求,通过坏账的计提等增多或是降低利润。一个阶段的利润结算工作的整体情况是该阶段商业银行运营成果的主要体现,更是同业之间考评的一项关键指标,若信息不精准,将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三)会计监督问题商业银行内部的会计监督工作,即对银行自身的各种会计运营是否合法合规加以控制与监督管理。针对商业银行而言,特别是少数银行分支机构或是地方性银行会计监督工作相对较为薄弱,会计监督检查流于形式,许多不标准的操作行为依旧存在,会计监督未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职能[3]。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风险。若对此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在风险不断发生造成不良声誉影响的同时,更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四)票据结算风险结算工作主要是银行提供给用户多种支付、结算方式和工具,让用户在常规经营项目中的货币得到支付与过户转交,是一种具备中介属性的金融服务活动范围。票据是银行结算活动中常见的支付介质,在给银行和用户带来了方便的基础上,也带来了较大的风险[1]。这种风险在票据的出具、流通、结算完毕整个交易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来:第一,票据当事人自身票据行为不标准,由此会引起相关风险。第二,若结算的中介者在操作过程存在失误或是违规行为,将会引起相关风险。第三,在票据上,犯罪行为的不断增多,给商业银行中票据结算工作造成风险。第四,用户公司、银行、司法部门三者针对相应的票据冲突法律法规的了解存在不统一性,在理解方面存在的差异引起一些风险。
(五)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风险现如今,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成功完成了由传统的人工核算模式转变为计算机电算模式。采取会计电算化之后,商业银行项目变得更为便捷与精准,但也引起了诸多问题[4]。首先,不法者利用银行员工窃取银行客户重要信息、资料,产生挪用、贪污、欺诈等不良行为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损失,影响商业银行的社会声誉。其次,为加速资金转换、融资速度,商业银行采用了诸多支付清算平台,如大小额支付平台、城商行资产清算平台等,在进行资金结算时,出现业务者违规处理,与不法者内外沟通作案等巨大风险。
二、商业银行预防会计风险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严格防范与管理会计风险商业银行对会计业务的每个环节隐藏的风险问题要有全面了解和评估,实现会计业务的标准化与体制化。对商业银行各种会计业务制度进行标准化整理,特别是财务核算环节制定与优化内控机制,保证每个环节的业务均有章可循,有据可依[5]。在业务中逐渐吸取经验及教训,对找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与总结,填补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与漏洞,使之伴随银行项目的开展,进一步得到优化,以降低制度问题引起的风险。各大商业银行应当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在业务开展过程注重制度的优化与落实,促使制度不会变成一纸空文。
(二)强化财务检测监督,创建科学完整的风险防范与管理体系商业银行严格检测监督会计活动,是令会计业务得到规范化管理,确保内控机制贯彻落实的科学途径。严格监督会计工作,能按照现代化信息系统,创建自动化现代化的检测监督平台,由此补偿人力检测监督平台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利用现代化科技,提高会计风险的预防与管理水平,针对商业银行内会计工作中的风险管理,能综合采用实时监测平台与稽查平台,共同合作展开风险防范,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三)拓展银行业务,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速度业务拓展是企业全面发展的灵魂所在。全面拓展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速度,严格控制操作平台,有助于完善会计操作程序,进一步防止人为原因引起的违章操作。另外,加强系统软件开发的资金投入与研发力度,采用更加高效、安全、简洁的工作系统,实现各个部门间数据共享,避免反复操作。
(四)优化风险预警制度商业银行建立风险预警制度,有利于提前预防管理与化解风险问题,是银行资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为此,商业银行应全面吸取国外科学的管理观念,创建高效、全面、创新的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风险预警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会计检查与监督,评价会计风险,把评价结果及时上交给相关责任者及经营管理者。
(五)优化银行用户身份证明机制与数据披露机制个人身份证、企业财务公章和支付密码等属于商业银行为用户办理相关项目时,确定用户身份的关键依据。近些年,利用虚假个人身份证、企业财务公章等途径欺骗银行资金的情况不断增加,商业银行已经把用户身份的确定视为防范风险的核心,所以一定要及时强化客户身份证明机制管理,不断更新身份验证的手段和技术,保证商业银行资金安全。
(六)注重职员专业素养培训,提升风险辨别水平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要重视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科学系统的培训、专业竞技等多种途径来提升员工素质及业务水平。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及人生观。用会计操作风险警示案例教育员工,提升员工风险辨别水平。进行系统的内部培训,能够帮助会计从业人员在提高个人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端正、严谨的服务态度,这是防范风险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业务贯穿于商业银行运营的整个过程,各个环节的会计处理,均会存在会计风险。所以,针对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预防,需要在各个业务环节引起重视。会计风险预防的有效性与防范策略是否科学息息相关,商业银行应当严格防范与管理会计风险,既要从总体上制定科学的风险防范系统,还要结合每个环节会计业务的差异,采用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效预防会计风险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奉杰.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对策[J].中国市场,2018(13):155-156.
[2]杨薏霏.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控制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7.
[3]马宁.商业银行会计风险表现形式、成因及防范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16(16):152.
[4]吴晓光.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
[5]刘艳平.国际化进程中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内部控制应用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5(04):28-30.
作者:谭慧 单位:建行长沙天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