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分析范文

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分析

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开始实施,该准则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和完善,结合时展需要,对相关规定进行补充和健全。具体来说,与以往规定不同的是,新准则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指标。这是新会计准则的发展和进步,其中要求披露稀释每股收益是重要的一项规定,不仅符合当前实际需要,而且与国际会计准确接轨,是会计准则完善的重要表现之一。下面将应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沪深两市A股上市报表,查看其稀释每股收益指标是否具有信息含量,验证披露稀释每股收益指标对信息使用者是否具有决策有用性。在验证和分析这些内容的基础之上,为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也可以为投资理论提供参考,对实际工作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含量的理论假设

信息含量指的是,证券价格报酬率的概率分布的一种变化,是会计准则制定者和投资者需要了解和参考的内容,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上市公司会计盈余指标能引起股票价格变化,可以认为该指标具有信息含量,能为决策提供参考。根据这些规定,考虑上市公司运行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提出假设:H1:上市公司2007年的年报表中,披露稀释每股收益指标具有与股票价格相关信息含量,稀释每股收益指标对投资者具有决策有用性。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为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借鉴和参考。[1]另外还要根据现有规定,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分析相关规定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从而更好发挥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也为投资者更好作出决策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含量的数据与模型

在实证研究分析过程中,为提高研究水平,结合具体需要,采用事件研究法开展各项工作,研究对象为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年披露的稀释每股收益指标的信息含量。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实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更好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剔除其中存在的不符合条件的数据,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剔除稀释每股收益大于基本每股收益的8家公司,同时将年报公布时处于停牌阶段的1家公司也剔除。因此,经过整理分析,剔除不符合条件的公司,有效数量41家公司。选择[—15,15]为时间窗口,研究2007年年报公告日前后15个交易日股价对稀释每股收益指标反应,进行详细和全面的了解,为进行各项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另外,年度稀释每股收益与超常股票收益关系研究中,用ERC模型建模:CARi=α+βUDEPSit+i,CARi为t天股票i的累计超额报酬率,UDEPSit为股票i第t年的未预期稀释每股收益,i是误差项,β为ERC系数。[2]该模型的建立为实验研究和分析提供依据,不仅可以有效指导各项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确保实证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确保各项数据的严谨和准确,为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有利于更好指导企业和投资者日常决策和各项行动。也是整个研究的关键步骤之一,决定后续研究的成败,因而必须认真对待该模型建立工作,保证实证研究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三、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含量的实证过程

该项工作是整个研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不仅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对相关结论的作出,政策建议完善具有启示作用和借鉴价值。具体来讲,将公司累计超额报酬率CAR作为因变量,将未预期稀释每股收益UDEPS作为自变量,对研究模型进行回归,进行累计超额收益率与未预期稀释每股收益相关性检验,并得出回归分析和检验结果。根据上述研究模型,按照该研究方法和步骤,加强每个研究环节的控制和管理,披露稀释每股收益指标没有传递会计信息,回归检测结果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3]说明稀释每股收益指标没有预期信息含量。调整后,R2在[5,9]高于2%,最高时3.1%,拟合优度l良好。但UDEPS系数β不显著,t=0.893,方程总体不显著,F=0.798。因而样本公司2007年披露稀释每股收益没有传递预期会计信息,H1不成立。实证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新会计准则对具体工作的影响和指导,更好明确二者关系,对具体工作开展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从而更好为企业和经营管理者作出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整个实证研究中的关键内容是把握每个步骤,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严格按照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实证研究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更好发挥参考作用。

四、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含量的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稀释每股收益指标对股票价格预测能力不强,新会计准则要求年报表中披露稀释每股收益指标。该规定不具有与股票价格相关信息含量,这些都是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能为日常工作开展和改进提供参考和启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一)样本量小,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现有会计盈余理论研究方法照搬西方国家的,但公司治理结构、市场有效性等与西方存在差异,直接引用这些模型会存在一定偏差。2007年度多数上市公司不存在稀释性普通股,选择的样本量小,影响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按新会计准则计算的收益与基本每股收益一致新会计准则颁布是一次重大变革,新准则实施后要求公布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但细节方面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多数企业不存在稀释性普通股,未能引起投资者关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其它研究结论年报中披露每股收益有与股票价格相关的信息含量,这是整个研究过程中必须注意和认真把握的内容,对有效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整个研究窗口内,基本每股收益对股票价格有预示效应,这种效应的出现是积极的,对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定指导意义,在掌握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对股票相关工作进行更好的预测和分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但在披露日后,市场对会计盈余指标反应弱,投资者不能获得超额收益。即使投资者全面掌握这些信息,为其作出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但仍然难以获得额外收益,至多对其决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参考价值。[5]根据新会计准则,为更好规范公司的日常活动和行为,为它们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启示和参考,公司应该披露信息含量。分析验证表明稀释每股收益指标的解释能力强,具备事前预测能力,并且存在延后反应现象,对企业做出相应会计决策的影响是全面的,有利于将其作为有效的参考和借鉴。此外,新会计准则要求披露的信息含有额外增量信息,除了每股收益指标之外,还要其他相关信息,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参考和依据,不仅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对现实工作顺利开展也具有借鉴价值和启示作用。整体上讲,披露每股收益指标是必要的,对实际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因而应该对该问题足够重视和关注。

五、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的实证研究和分析,验证了新会计准则要求披露稀释每股收益具有很强的信息含量,能为投资者做出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提高它们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更好指导投资者的日常行动。另外,上市公司也应该遵循相关规范准则,披露每股收益指标数据,避免出现弄虚作假现象,确保信息披露质量,为企业进行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需要注意的是,“每股收益会计准则”的规定过于简单化,很多的条文比较笼统和概括,难以有效发挥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6]不仅影响其作用的有效发挥,还加大其应用难度,这是今后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地方。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考虑当前相关规定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促进相关准则完善,更为有效的指导公司日常行动。

(一)适当引入反稀释概念,更为有效的指导公司日常工作反稀释是与稀释相对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应用非常少见,为更好顺应新形势,引入这一概念是必要的。但随着市场发展和变化,未来期间可能对每股收益带来反稀释影响,并且市场环境变化可能使原来具有反稀释作用的证券产生稀释影响。为此,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改进和完善。界定反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会计报表附注中规定应该披露的普通股。从而更好发挥规范和引导作用,促进相关规定不断完善。

(二)增加潜在普通股的列报规定投资者应该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关注每股收益和潜在普通股转换为普通股后的股本和每股收益。具体来说,在完善相关规定时,披露以下内容:潜在普通股转为普通股后的每股收益、股份数、股份总额增加比例;公司成长性分析信息,转换后对未来每股收益的影响等,从而更好指导企业和投资者的日常行为。[7]采取这些措施改进和完善之后,能更为有效的指导企业日常活动,推动公司有效披露信息,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增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收益计算和列报目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非常严重,有必要加大相关信息的披露,让投资者更加重视该项规定和内容,为决策提供有效参考。通过增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收益计算和列报,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能促进与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接轨,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蔡娟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