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制造业会计核算的问题和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制造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提升自身内部管理水平,并根据市场情况科学决策,以此应对市场竞争。在企业的发展中会计核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准确、规范、科学的进行会计核算,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分析工作,可以为企业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文章首先概述了制造业会计核算,其次分析了现阶段制造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制造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制造业;会计核算;内部控制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制造业属于支柱型产业,制造业升级改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以适应时代发展。提高会计核算水平是加强内部管理的基础,会计核算可以有效的完成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工作,可以有效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销售、生产情况。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高低直接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虽然现阶段大多企业都已经可以认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企业不断完善各项策略,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
一、制造业会计核算概述
会计核算指的是在会计法规以及会计准则的基础之上,利用多种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以及财务变动状况进行梳理,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制造业会计核算主要包括财务成果核算、产品销售环节核算、分配环节核算、生产环节核算、准备环节核算、资金筹集环节核算等。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准确、及时的完成成本核算工作。企业需要以会计核算要求为依据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产品核算制度,需要准确的划分期间费用与成本费用,划分出不同时期的各类成本产出。制造业不断提高会计核算水平,有助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可以帮助企业对经营状况做出准确分析以及预测,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使制造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制造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薄弱
首先,存在会计基础不规范的情况,制造业的经济活动数据都是从各业务环节以及各部门中获得的,业务部门并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原始票据不一定能被规范记录,在业务结束之后可能会出现延迟报账的行为,会影响财务工作的时效性。还存在部分只以销售发票作为报销依据的情况,没有发运凭证以及出库单等作为依据。甚至存在无审批证明的招待费用以及差旅费用,或者是费用超标的情况。会计处理这些费用时没有依据,不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设置。其次,存在执行规章制度能力差的情况,企业大多数都制定了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会计工作流程、会计人员岗位职责等制度文件,但是其执行力较低,各项制度只存在于表面,并未深入执行,例如在很多制造企业中都存在收入确认不规范的情况,资产减值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也不能及时处理的情况。最后,存在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的情况,很多制造企业的发展史都比较长,其财务人员大多是有其他职位转岗的,专业素质较低,不能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准确判断,会计核算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还存在部分人员认为会计的专业性与年限挂钩,不会自主学习新知识,其专业素质停滞不前,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结果。还有些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较低,甚至会出现违规操作,以权谋私的行为,都会对会计核算产生负面影响。
(二)监督机制以及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一方面,企业的治理机构不够完善,董事会、股东会、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力制衡机制以及权责分配不合理,不能将监督、决策、执行三方面合理分权,因此财务有可能出现舞弊或造假的情况,部分管理人员为了自己的业绩好看会联合财务数据造假,此时的会计核算不能体现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内控制度不能有效执行,内部监督体系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性较差,会导致销售与收款、仓库收发存等业务不能按程序进行审批,应收账款管控不严谨等情况,给企业带来坏账风险。有些企业虽然在内部建立了审计制度,并进行了审计部门的设置,但是在设置时存在没有分离设置不相容岗位,审批环节的设置不合理等情况,这时的制度形同虚设,只存在于表面,评价机制以及稽查制度的缺失,内部监督无法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三)成本核算体系不规范
一方面,制造业的成本核算理念尚不成熟,还停留在传统成本管理的概念中,认为产品成本指的是制造环节的成本,只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损耗,在成本管理中对各环节要素进行控制,并没有找到成本的核心。另一方面,成本核算方法落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没有对品种、生产复杂程度、生产规格等情况作出考量,只根据一项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线性分配制造费用,这时生产程序复杂的产品会显示很低的生产成本,生产程序负责的产品反而显示高的生产成本,如此不准确、不真实的产品成本会直接影响产品成本分析决策。
(四)会计信息化程度较弱
制造业大多由工厂起步,科技化运用也都集中在了生产技术方面,对全面信息化管理并不重视,在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仓储管理方面并没有设置专门的信息系统,业务流程中的很多环节都被割裂了,系统间不能进行连接,信息处于碎片化状态,部门之间不能高效、准确的传递各项信息,对整体经营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有些企业认为管理软件的费用过高,所以只选择财务模块甚至采用人工记账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会计信息不仅准确性非常低,时效性也会受到影响,现阶段互联网飞速发展,市场环境以及客户需求都处于高速变化的情况,静态数据、传统单据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
三、加强制造业会计核算的对策
(一)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建设
首先,需要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凭证审核制度,对审批人员的权限、责任以及审批流程做出详细说明,对会计档案、记账凭证、原始凭证保存工作作出规范,明确会计岗位职责的内容、执行标准、完成时间,使各项会计工作在有序的规章制度下进行。其次,需要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会计核算只有在符合各项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开展,才可以准确的反应企业进程状况,完善监督机制,需要设置评价考核机制,定期对会计工作进行考核,加强监督,促使各项工作在会计准则之内展开,保证会计核算工作可以有效进行。最后,需要在内部开展培训工作,会计从业需要以优秀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知识作为前提条件,会计人员在参加工作后也需要积极参加培训,及时更新各项相关知识,企业需要制定人才培养的相关体系,做好培训教育工作,企业管理者需要以身作则,遵纪守法,规范会计核算的各项工作,提高会计核算工作准确性。
(二)完善监督机制以及内部控制体系
一方面,需要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股东会、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议事规则。合理的进行内部组织结构设立,使各部门可以有效的约束、制衡、监督,防止出现职能缺失或权利过于集中的情况,以免出现伪造财务数据的情况,防止出现会计舞弊行为。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在企业内部的一些具体情况中会计准则并不能完全适用,需要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调整,使其可以顺利执行。在企业内部需要根据不相容岗位设置会计系统控制、授权审批、分离控制、运营分析、预算控制等岗位,设置相应的评价机制,明确考核标准、考核内容以及考核程序,促使各项工作落地实施,会计岗位可以定期轮岗,可以纠错防弊,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审计部门需要保持独立性以及专业性,并不断改进稽查机制,真正的发挥出监督职能。
(三)规范成本核算体系
一方面,需要不断更新成本管理的理念,向成本控制方向转型,在产品生产的整个周期内部贯穿成本核算,如果只关注制造环节的成本,其管理会处于无效状态。制造环节的资源消耗其实已经处于固化的状态,通过对经营成本的控制,可以有效降低非固化成本。在成本实施前优化产品设计及研发,优化生产布局,多关注销售、库存成本以及售后成本的资源消耗问题,系统的控制产品成本。另一方面,需要科学的进行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例如作业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在制造费用分配之前需要充分的考虑费用动因,以此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合理客观的反应产品成本。
(四)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
现阶段很多制造企业都已经选择了ERP系统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工作,ERP系统包括财务管理、研发管理、品质管理、生产管理、销售与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等职能模块,连接各领域专业管理软件,促使各部门信息实现实时共享,将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不断统一,各数据、流程、业务可以有效的完成衔接工作。在企业内部运用ERP系统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需要培养专业型人才,负责控制各项内容的衔接与修复,基础性工作数据的录入也需要专业人员来操作,基础数据直接影响后续的核算,运用此系统,可以有效提高信息披露的速度,管理层可以准确及时的获取各项数据,利用大数据实现科学决策。
四、结语
现阶段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制造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注重会计核算工作。制造业需要不断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完善监督机制以及内部控制体系,规范成本核算体系,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有效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以及时效性,为企业管理层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万鸿艳 单位:江西百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