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工智能会计专业新型学徒制探究范文

人工智能会计专业新型学徒制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人工智能会计专业新型学徒制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人工智能会计专业新型学徒制探究

摘要:本文基于人工智能时代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从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出发,对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推行新型学徒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针对高职会计专业推行新型学徒制尚存在的缺少激励机制,校企参与度不高;高职会计教育对新型学徒制认识的误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不适应新型学徒制需要等方面的困境,最后提出需由政府部门协调,建立激励机制;利用人工智能,促使各要素紧密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拓展新型学徒制学习途径等在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职会计;新型学徒制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财务机器人的出现,给会计行业和职业教育带来了不可回避的冲击。在会计领域,人工智能将作为会计行业“人——机”互动为核心导向模式发展的驱动力,颠覆传统用人理念,改变会计市场人才需求趋向,高职会计教育正面临颠覆性变革,深化产教融合、推行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发展及转型的有效途径。

一、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新型学徒制在我国的发展新型学徒制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原则,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通过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人社部、财政部于2015年8月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制定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在国家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下,我国企业开始实行新型学徒制,试点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缓慢。于是在2018年10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共同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人社部发[2018]66号),并于2018年11月21日,人社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部署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并制定了明确目标,到2020年培养50万企业新型学徒,2021年起每年培养50万企业新型学徒。这样就形成政府政策引导、激励推动,企业加大投入,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劳动者踊跃参与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1]。

(二)人工智能对高职会计教育、新型学徒制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对会计工作岗位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工作和职业培训的未来》研究报告中显示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领域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工作被机器替代;二是工作岗位供给不足;三是“云劳动”的出现[2]。人工智能时代将会大大减少传统产业中重复、烦琐、危险等工作岗位,同时也会滋生许多与人工智能时代相适应的开发、运行、服务等岗位。2017年起国内外相继开发了财务机器人如德勤财务机器人、苏宁财税机器人、金蝶财务机器人小K,并都应用到企业实际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数据的准确性,取代了简单、重复的会计岗位,迫使会计人员转型。人工智能时代会计岗位需求和知识技能的变化,促使高职会计教育适应岗位和技能的要求,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模式、途径等方面进行重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岗位适应性。人工智能可以运用大数据,云平台,建立一个综合、虚拟的学徒制系统,提供现实学徒制学习资源和实时的技能训练。在人工智能时代,技术替代、更新日新月异,新型学徒制培养更应注重“学会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以适应人工智能时展的诉求。

(三)人工智能时代新型学徒制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应用我国新型学徒制现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但应用领域主要是工科类岗位,会计行业应用较少,高职会计专业新型学徒制一般采用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的形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利用人工智能实现高职会计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尚未起步,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大胆试验,开创高职会计新型学徒制新局面。

二、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推行新型学徒制的必要性

(一)新型学徒制顺应国家政策和时展需要人社部、财政部和教育部单独或共同了新型学徒制相关文件,随着人工智能成为国家战略,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国家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和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方面给予了政策保障和财力支持,高职会计专业应把握时机,推行新型学徒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二)新型学徒制符合高职会计教育的本质新型学徒制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培养目标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高职会计采用新型学徒制,可以有效对接企业所需会计岗位,在教学中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增强学生对企业和岗位的认同感,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该模式与高职教育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本质相符。

(三)新型学徒制能有效应对人工智能时代会计岗位迁移变化人工智能时代简单、高重复性会计岗位如会计核算、报表生成、简单报税等会被智能机器人取代,而更高层次的管理会计、内部控制、税务筹划等岗位需要大量的人才,较高层次人才培养仅仅靠传统培养模式,无法满足时代需要。智能时代需运用大数据平台、云数据和VR、AR、MR等技术,虚拟模拟企业真实案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学徒制的方式并结合传统模式,形成远程指导、体验,数字化学徒及人工智能培训等新形式,建立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化新型学徒制培训模式,满足会计岗位变化的需要及会计人员的持续学习。

(四)新型学徒制适应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转型需要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企业对会计人才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培养内容、模式、手段等不适应时展需要,培养的人才适应能力较差,质量有待提高,这就需要高职会计教育转型,基于“人工智能+”新型学徒制的契机,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校企共育,创新人工智能时代新型学型制人才培养模式,助力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转型。

三、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推行新型学徒制面临的困境

(一)政策未明朗,缺少激励机制,校企参与度不高从我国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看,各部门所处立场不同,教育部门从职业教育角度提出了现代学徒制,人社部和财政部从企业角度提出新型学徒制,各部门出台政策没有充分协调,虽然政策都涉及到高职院校和企业,但政策都偏向一方,没有形成对高职院校和企业良好的激励政策,造成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学徒制人才培养融合不够。同时企业重业绩轻人才培养,对技能人才在企业价值实现中的核心作用没有正确认识,另中小企业因缺乏资金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积极性,参与度不高。会计专业的培训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影响了企业和劳动者参与学徒培训的积极性。

(二)新型学型徒制构成要素相互间沟通不畅高职会计新型学徒制主要构成要素:岗位、学员、教师、师傅,岗位与学员是相关联的,学员对会计岗位的认同和热爱,才能选择该岗位。教师无实际经验,以理论为主,无法与岗位进行有效对接,同时教师与企业师傅间没有建立有效沟通途径,更不用说共同对学员培养中起到合力作用;学生处在教师和师傅之间,不能很好处理三者关系,在教师和师傅之间对知识和技能传授有差异时,不知道如何选择和甄别。高职会计新型学徒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能有效解决岗位与知识、技能对接,教师、学员、师傅间相互沟通问题。

(三)高职会计教育对新型学徒制认识存在误区会计工作政策性强,对从业人员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普遍认为会计教育引进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合,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应用对一些简单、重复工作等技能型工作的替代,迫使会计人员转型形式下,采用师傅带徒弟方式培养会计人才更加不可行。认识不足,造成高职会计教育参与者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从而导致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都采用传统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与需求差距越来越大。

(四)课程体系不适应新型学徒制的需要现有高职会计教育体系还是线条型传授知识,按照模块和课程时间先后进行课程设置,而会计工作是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每笔业务或每一项工作都涉及不同课程的知识,工作时效性强。高职会计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面向会计工作岗位,要求学生在师傅和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企业每个时期的会计工作,知识需求是横向的,因此现有课程体系适应不了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需要,须对现有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实行扁平化教学,促进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

(五)现有师资水平达不到新型学徒制要求新型学徒制需要高素质、知识全面的教师队伍,而现阶段高职扩招,会计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师资来源单一,教师一毕业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从事教师工作,“双师型”较少,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不全面。同时,新型学徒企业师傅虽在业务上经验丰富,但仅限于所从事岗位的技能和知识,范围比较窄且更新慢,没有教育理论知识,很难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这就需加强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为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六)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面临困难传统高职会计专业都以班为单位在校内进行教学,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会计专业学生人数较多。现实中每个单位会计岗位人数都很少,具体到每个企业每年新增会计岗位不多,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单个企业容纳的学生人数有限,一个班级的学生作为徒弟必须分布在多个企业,比较分散,这样对学生管理、教学管理都带来困难,需要高职院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新型学徒制途径,满足会计专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策略

(一)政府部门协调,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政府部门要改变各自为政的状态,进行政策设计,统一出台新型学徒制相关政策,提供政策引领和服务保障,使学生(学徒)、高职院校、企业等充分了解新型学型制相关政策,有章可循,激发各方积极性。政府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如采取财政补贴、专业建设倾斜。健全高职会计专业新型学徒制投入机制,形成政府、院校、企业、社会多方投入,确保资金需要。同时出台高职会计专业质量评估和监管等措施,做好新型学徒制培训鉴定、评价工作,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及服务保障工作。

(二)树立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教育新型学徒制信念由于高职会计专业特殊性,采用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误区,需要会计教育、培训者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认真学习国家有关人工智能和新型学徒制相关政策,掌握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并能正确运用,深入了解新型学徒制的内涵,将新型学徒制与会计有机结合,抓住人工智能和新型学徒制国家强力推进的时机,树立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教育新型学徒制信念,敢于创新。

(三)利用人工智能,促使各要素紧密结合高职会计新型学徒制主体为企业和高校,两者结合方式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岗位、学员、教师、师傅各要素之间紧密结合,合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使教、学、做融为一体,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之间的关联性,及时更新知识和技能,确保新型学徒制顺利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现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能适应智能时代新型学徒制要求,需将原来的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选修等模块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建立以人工智能为背景,以实际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为内容的扁平化教学体系。根据岗位,梳理出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并归纳出知识和技能点,以此为依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跳出原有课程按学期编排方式,将所需知识及工作任务要求进行排列,对课程中知识和技能点分配各个时间节点,对课程进行扁平化编排,满足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五)加强师资培训,建立一支新型的师资队伍现阶段高职会计师资队伍很难适应新型学徒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就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建立一支新型的师资队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引进新教师的条件之一需要有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二是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有效培训,掌握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深入了解新型学徒制模式;三是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下企业顶岗学习,丰富实际经验。四是对企业师傅进行教育理论培训,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上述措施切实提高教师和师傅的能力,提升学徒快速进入工作岗位的能力,实现协同育人。

(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拓展新型学徒制学习途径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我们可采用“云实习工厂”完成学徒制人才培养,通过大数据改变原来虚拟现实教学模式,运用人工智能的VR、AR最新技术,实现企业财务与教学无缝对接。建立“云实习工厂”,设计虚拟现实业务情景,通过VR技术实现师傅、教师共同带徒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人才培养各方需求快速反馈渠道,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新型学徒制顺利实施。

五、结论

总之,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新型学徒制是一个新的领域,尚处于萌芽状态,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提高认识,同时由国家提供政策引领和财政支持,发挥高职院校、企业的双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学徒)、师傅的积极性,运用人工智能现代技术,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双师型队伍,对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拓宽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切实提升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详解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J].广东印刷,2019(1):58.

[2]潘天君,欧阳忠明.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与职业培训:发展趋势与应对思考——基于《工作与职业培训的未来》及“云劳动”的解读[J].远程教育杂志,2018(1):18-26.

作者:丁贵娥 陈代明 单位: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