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探讨中职计算机专业(4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很多行业都在依靠计算机技术进行发展,计算机技术带给各个行业的不仅是技术支持,还能够从技术层面促进行业自身的进步。计算机专业教学能够带给中职学生很多发展的机会。在这种新形势下,教师如果不能够掌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法,就无法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就很难把握良好的学习机遇。如今,最需要的就是让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具有学习意识,进而对中职学校进行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主要的研究问题就是如何在中职学校中保证良好有质量的计算机专业教学。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中职院校;教学现状
现如今,很多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对计算机的使用,计算机专业成为众多工作中最具有技术性的一项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并且能够在工作中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在众多中职学校进行调查,发现很多中职学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不仅仅是学校方面的问题,还有学生自身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帮助中职学校提高教学水平。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计算机行业属于技术类工作,要求相关就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够完成好这项工作。但在中职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落后,导致教学水平过低,不能够为国家培养出专业优秀的人才,这就导致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除此之外,很多中职学生本身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导致很多学生的计算机技术不够精湛,在日常计算机实践过程中经常出错,课程学习完毕后无法通过考试。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进展,以下就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
(一)学校方面
1.教材与市场需求脱轨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材料是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进行选择的,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教学教材,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教材的选择,一定要适应现如今的时代需求,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今后能够加快发展人才的速度。计算机专业中的知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的,很多中职学校在选择教材时没有考虑知识的更新,还在沿用以往的老版教材,这些教材无法带给学生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没有正确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这些滞后的教材无法帮助学生了解市场上最新的计算机知识,无形中增加了日后中职学生的学习成本。
2.教学设施不完善
计算机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硬件设备的要求较高,然而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缺少基础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设备配置。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有满足教学条件的设备,但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没有专业的设备以供学生进行操作学习,中职学校的教学环境过于简陋,学生缺少良好的教学环境会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能力,教学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教育作用。如果学生不能够在设备上多次实践,就会影响其日常应用的实践能力。
3.缺乏完备的师资力量
中职学校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因为中职学校属于技术类院校。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缺乏专业能力,并且很多教师本身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中职教育无关紧要,甚至认为学生需要的知识在工作中才能学到,在学校学习只是打基础,无关日后的操作。很多院校都只是配备了理论教学教师,综合实践类教师的师资力量欠缺,这种教学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教师专业能力的欠缺会直接导致中职学生的专业水平没有办法得到提升,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标准过低,导致学生在实际的计算机工作中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无法实现中职教育的教学意义。
4.教学方法过于落后
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过于落后,计算机实践课程不仅仅需要有演示过程,而且需要学生进行实践。但是很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没有让学生进行实践,只是将过程进行多遍演示,也没有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计算机理论演示阶段,过于落后,直接导致学生无法提高计算机的专业能力。
(二)学生方面
1.缺少实践动手能力
很多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没有进行深入了解,不了解专业的计算机操作,对计算机专业最基础的应用类型软件也一无所知。很多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认为计算机专业技能在参加工作时学习就可以了,甚至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学生都不知道通过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直接说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理念,并且缺乏实践动手的能力,在今后工作的时候也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2.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在被动地位,很多时候都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在课上布置任务,学生完成,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意识。另外,在课堂上学生也没有对课程进行询问,教师也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也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只能够跟随着老师的步伐去学习,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学生从根本上就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也就缺少了这种学习能力。
3.学习方法落后
很多中职学生在进入中职院校学习后,产生了消极心理,认为和普通高中学生之间存在差距,日常表现要落后于其他学生。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很多学生由于学习节奏较慢,跟不上教学计划,每天都会有遗落的学习内容,日积月累就导致知识链条断裂,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4.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和深入,以往很多专业知识都是较为简单的,但是现在,由于技术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知识的难度在逐渐加深且与其他学科产生了复杂的关联。由于中职阶段的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加之后天教学的滞后加剧了知识“鸿沟”对学生的影响。这就导致学生缺乏计算机专业的知识基础,同时导致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无法深入,无法将计算机知识与其他专业知识相关联,使计算机知识成为“孤岛”知识。
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对策
(一)增设实践基地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现如今,中职学校如果想要提高教学水平,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增加实训内容,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设备,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实践的机会,也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今后也能够在工作中面对可能存在的实践类问题,能够掌控工作中的风险。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学习中需要的是较高的实践水平,同时还需要夯实理论基础知识。中职学校教师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够得到练习。每个学生都要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多次实习操作的机会,锻炼操作能力,确保能够灵活应对今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设置正确的教学课程
教学课程设置是每个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工作任务,他们除了制定教学方法以外还需要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仔细的思考和设立,机械设备的使用需要操作者具有专业的操作能力以及扎实的理论知识,不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分离开来,要保证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学习好技能的前提就是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这样今后在工作中才能够不出现理论脱离实践的错误。
(三)改变教学方法
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现如今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教学过程需要运用先进的设备,需要更新教学方式,更改教学计划,按照现如今的时代需求,按照相应的软件进行教学,加速学生的实践和了解程度,对整个计算机专业所用到的相关理论知识要迅速掌握。教学方法能否顺应时代,能否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就是今后能否培养出优秀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关键。
(四)优化教学资源
很多教师由于自身教学水平不高,在找寻教学资源时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导致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不匹配。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课程仔细筛选教学资源,在每个课程的环节要加入相应的教学资源。另外,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要避免资源的重复使用,积极引进新的教学资源,吸引学生进行学习。
(五)采用分组互动教学法
1.确定分组互动任务
确定分组互动任务,根据教学内容设立分组互动任务,将计算机教学内容的相关理论知识制作成一个实际的业务场景,让学生从场景中自己感知应该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同时要进行相关操作的应用。确定分组互动任务后,学生可以通过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任务。
2.细分小组互动任务
将课程内容笼统进行概括容易削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要对理论知识进行逐一细分,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每一个理论知识都有专门的分组互动任务。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专门进行分组互动设计,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进行自主研究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对理论知识进行研究。
3.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分组互动任务操作互评
在每位学生完成独立的分组互动任务以后,鼓励学生进行分组互动任务完成情况的互相评价,学生也能够从其他人的视角对自己的任务进行修改,同时吸取经验,学习相关经验,加深印象,并且在下一次的分组互动任务中能够做到最好。如在程序设计实践中,可以互为后期维护,通过为对方寻找程序中的BUG来发现自己是否出现同样的错误,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在教学结束时建立评价机制,鼓励学生之间互评,促进学习交流。
综上所述,计算机专业工作给中职学校带来了很多机遇,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就要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操作和专业知识的印象,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并在工作中通过实践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董海真.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7).
[2]蒋耀慧.浅谈计算机中职教学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0(7).
作者:陈文豪 单位: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
第二篇:计算机专业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措施
【摘要】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论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的重要性。从三个方面给出了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对策,即选择突破目标,选择研究策略,选择研究方法。数学直觉思维对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拓宽了数学解题途径,开阔了数学知识视野,发展了数学思维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直觉思维;培养对策
一、引言
高等数学作为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对于计算机编程是至关重要的。计算机程序的编制或设计,其本质上就是一种算法语言的设定。数学作为现实世界中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其自身的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用数学符号语言来表达。对于数学学习而言,又要借助数学思维来完成,其中数学直觉思维对于计算机言语的编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学直觉思维
数学直觉思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及其结构的一种迅速的识别、直觉的理解和综合的判断,也可以说是数学的洞察力和感悟力。即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调动个体原有的经验,根据一定的意象,对从外界获得的原始材料进行初步的加工。它是未经严密推理而迅速对某种问题的结论作出大胆推测和设想的一种思维过程,常常可以通过跳跃性的想象和迅速敏锐的识别判断而直接达到对数学对象的本质规律的认识。因而,直觉思维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整体性、综合性、直觉性、自由性,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法国数学家彭加勒指出:“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的工具。”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只是强调逻辑思维的作用,但是,直觉思维也常常指引着逻辑思维的方向,可能远远超前于逻辑的证明。由此可见直觉思维的重要性。
三、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对策
1.选择突破目标
联想和直觉想象属于形象思维,是数学直觉思维的基础,往往能获得重要的解题目标,给进一步的思维活动指明方向。因此,对于一些按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开阔灵活的直觉想象和联想,撇开严密的逻辑规则与程序,往往能实现思维的自由组合而产生顿悟。。
2.选择研究策
略波利亚曾指出:”知觉的洞察和逻辑的证明是感知真理的两种不同方式,直观的洞察可能远远超过逻辑证明。”数学家门十分重视直觉思维在数学研究中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提出新的数学思想,两一方面,它也可以在数学创造中提出高超的研究策略。
3.选择研究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使人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是通项数学捷径的桥梁,也是打开数学宝库的钥匙。科学的研究方法,其重要性正如数学家拉普拉斯所论述:“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甚至对于她他本人的荣誉,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科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是极富兴趣的部分。”科学的研究方法的选择,在解题过程中,要借助直觉思维,依据经验素材和问题的条件。而问题中各种条件和结论的众多联系所交织出来的一题多解,又为研究方法的选择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四、结语
数学直觉思维对数学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丰富了数学教学方法,拓宽了数学解题途径,开阔了数学知识视野,发展了数学思维模式。高等数学课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在教学中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合理利用课下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从提高解题能力入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积极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克服解决难题的心理障碍,使其对于所学知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会一通十,灵活运用的程度。
参考文献:
[1]王宪昌,陈慧君,朱宏.数学思维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同济大学数学编.高等数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4]徐立治.数学方法论选讲(第三版)[M].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5]朱宏,付军,吴秀兰.线性代数中的构造法[J].高等数学研究,2015,3:43-45.
[6]付军,朱宏,王宪昌.在数学建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4):93-95.
作者:付军;朱宏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第三篇: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摘要:我们现在的时展非常快,促使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的技术人员比较多,一些高职学校为了招到更多学生,不惜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一些家长又抱有学技术就能招到工作的心理,不惜重金购买高校名额。从而导致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市场的需求不能相互满足、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差、综合素质比较缺陷的问题却往往使就业率呈现低水平的状态,就业质量并不尽如人意,只有中等职业计算机专业职业学生专业能力、技能、职业道德和专业就业能力,才可以赢在起跑线上。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技能
近年来,因为金融危机的原因,导致了全球劳动力和工作人员的市场需求大量减少,但是新兴起的劳动力和工作人员的数量持续增加,这极大的增强了近些年的就业压力。并且由于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逐年增多,由于计算机教育行业的扩张,从计算机专业学成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以及和计算机相关的专业逐年增加,沟通类和电子类这两个专业的学生由于与电脑结合的能力近乎完美,并且他们同时具备通信和电子技术的能力,所以计算机专业学生被抢走就业单位的概率大幅度增加,计算机专业中职学生知识结构和市场需求存在着微妙的差别,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实践能力差,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诚信,责任,艰辛和辛勤工作的精神,爱岗敬业的精神,融入一个团队所需时间漫长等缺陷导致了找不到工作或找到的工作并不如意[2]。职中大学生或被聘用或晋升的学生,如果有能力将职业技能、学术技能、职业道德、就业和创业能力相联系,就能领先别人一大步。适应社会的极其的激烈竞争,取得的发展既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又适应了人才职业能力的专业化发展,是中等职业院校维持长久高效发展的基本途径。[1]
一专业能力的内涵
专业能力是指与某些专业实践能力没有直接的关系的知识、能力和专业技能。它也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场合和问题中做出选择,并且能够预测职业走向以及变化的能力[1]。2009年3月,前总理在湖北省指导工作时,鼓励学生学习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假如你想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臂之力,你就必须这样去做。在社会的潮流中我们不光需要会学习还需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为国家做出贡献。只有我们的“小家”幸福了,我们的国家才会持续稳步的高效发展。2010年,国家中长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强调了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事务管理院发行的关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学院的决定,“增大重视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专业技能和就业创业精神的力度”。“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是第一个能够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质量,只有让职业道德教育、技能教育、就业创业教育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才能让学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一些就业创业能力,只有这样职业学校提高中职学生的素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目标才将会真正的实现。
二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之处
首先,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中的基础中的基础,是重中之重的,需要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适应市场变化,具有更高的能力。如今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前行,因此也要求生产者的生产技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提高,不仅要求生产者能够具有更加熟练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求从业者具备适应现代化生产工作的各种素质和能力[1];现代社会的生产过程中,集体活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个人只能通过与他人共同合作,才能发挥“团队精神”的双赢合作创造更大的价值。如果素质教育是教育和教育未来的选择,那么专业职业教育就一定是未来教育的选择。加大高职院校的管理力度,使高职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素质,这有利于学生的生存、产业和创新的学习。其次,为了使学生适应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需要终身发展。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应用软件不断升级,使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尽快满足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的要求[4],将来才能在社会中站稳,走远,一个强大的专业技能在学校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素质。“教一个人钓鱼,不如教他钓鱼,”这样才能为他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才能让他不会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遗失,才能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才能够更快以一己之力促进国家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现在教育的现实情况
首先,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这方面就有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只要学生掌握知识和专业技能就有了发展成社会谋生技能和能力的基础,而忽视了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必要的专业能力,更加糟糕的是有一小部分教师将培训看成了非常简单的以实用技术为主的技术培训,因此并没有想到中职学生还需要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意识的培养、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大幅度提高。此外,大部分中等职业学院的学生是并没有取得成功的学生,学生的基础很差,对学习没有兴趣。他们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有限,自我监督能力基本为零。大多数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领域的非常不了解,从而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异常之难。此外,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将要进入的社会,而且没有生存危机的感觉。他们仍然认为只需要有一种技能,没有欲望和动力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发展能力
(一)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使中职学生具有较高的就业创业能力
第一,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应当具有较高的自身素质。比如在会声会影的教学中,由于中职学生是首次接触做视频软件,除了感到新奇之外大多数都是恐惧(不敢动手害怕出问题不能解决)与疑惑,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站出来鼓励学生,告诉学生有问题是一种好的现象,然后学生向老师询问问题时,老师应该耐心解决,不得磨棱两可,以免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让学生放弃对此技能的学习。其次,学校和文化教师和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共同努力,培养学生道德体育素质和社会综合素质的综合专业能力的提高。我们要严格管理自己的行为,培养集体思想。一句话,只有技能,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的专业能力赢在起跑线上,应该开发以满足社会的激烈竞争,争夺人才的不断发展,不仅拥有强大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适应专业发展职业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维持高效快速发展的基本途径。
(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的养成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科目的教学必须经过专业的从业引领,与自己的所学知识相结合,进行更深一层的技能训练,坚持理论指导,注重实践能力,以创新为原则,同时将计算机课程体系中的技术技能的培养作为中心。计算机课程体系系统可以划分为下面两个模组:第一个模组是“专业技能模块”,该模块对计算机教师有这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各种软件应用[3]。具体方式:一年级科学基础。即为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在第一年,学生能够完成诸如计算机组装和维护、静态网页制作、办公软件的熟练应用及办公室自动化和办公室造价等任务。二年级的基本要求是“专业技能加专业知识加专业素质”的结构层次。二年级毕业之后,学生可以进行此类基础工作:管理和维护基于Windows环境的服务器,基于Linux环境服务器的维护,集成布线,施工等工作现场,形成企业校园网,能够配置网络服务,具有一个简单的网络故障排除能力,网络保护能力,可以做动态网站。三年级综合实践是“综合技术能力+综合知识+综合素质”的结构层次。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可以适应未来的就业或深造。我们需要通过学生的教学和分阶段的教学来教学,使所有学生的操作技能都能被批量推进。第二个模组是“基础技能模组”,其以计算机文化的基础培训为主,包含基础计算机的操作技术[3]。如:(1)基础计算机模组:其比较重要的课程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等;(2)办公自动化模组:其比较重要的课程是办公软件以及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等。
参考文献
[1]孙宇.职业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260.
[2]任飞.我国教育模式对就业发展的影响辨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8):13-14.
[3]王艳莉.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职教计算机教学探索[J].科学大众,2009,(3):103.
[4]邓泽国.中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12):3170-3172.
作者:言婷 单位:湖南省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第四篇: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化的开发探讨
课程信息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实现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陈至立同志曾在1998年撰文指出:“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要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关键因素。占据了这个制高点,就可以打开通向教育改革发展的现代化之门。”因此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成为教育信息化的迫切追求。而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更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我们溧阳中专为例,计算机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有较好的基础。在以前以知识结构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业已突出网络资源的建设,从最初的“人人通教学平台”到学校独立的“泛雅教学平台”。今年学校以建设“智慧校园”为契机,为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升提供平台,专业教师尤其是以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求人人参与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并在技能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尤其以《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这两门课程最为突出,其教学组织全部采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结合课程资源信息化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明确研究方向、方法与措施,推进中职教育专业课程信息化的研究。
课程信息化
1.课程信息化
课程信息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实现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课程信息化主要有数字化处理、系统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等特点。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信息化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课程内容的非线性组织,丰富课程教学的方式,增强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实现对于课程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并且可以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化建设,实现对于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价,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客体);教学过程由讲解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媒体作用也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用此来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3.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建设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二是网络课程建设;三是资源建设的评价;四是教育资源的实践。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课程是重点。(1)素材。所有素材建设都必须围绕专业课程来进行组织,它是以专业课程为基本单位组织实施,统一服从网络课程建设的要求。同时素材建设必须有一个标准,这样素材才有更多的利用价值和更长的生存周期。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媒体素材。②题库。③试卷素材用于进行多种类型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④课件与网络课件。⑤案例。(2)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就是在网络上开设的课程。网络课程正成为远程教育体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教学资源库而言,网络课程也是一个必须在建设初期就纳入考虑的重点。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资源信息化的研究
针对计算机专业特点,选取计算机专业群中《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基础》《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三门课程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并将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设计用于教学;并要在此研究过程中,转化课程功能定位,使学生使用信息化资源的方式多元化(计算机、移动客户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最后将研究成果推广至专业其他课程,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模块。(1)确定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资源信息化研究的方向(2)经过研究,建立系统完整的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一直着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适合中职教学特点的教学模式,结合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和专业部的专业群建设。我们依托这样一个平台,将着力研究计算机专业课程资源信息化,打破传统,摒弃旧模式,按照信息化教学手段实践的要求,树立教学改革意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为职教发展贡献绵溥之力。
作者:王永红 单位: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