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计算机专业教学应用对策4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
1.1中职生源文化素质不高。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门坎很低,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的兴趣并不浓厚,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为缺乏。同时很多中职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对计算机操作接触较少,在掌握和学习计算机操作和应用上更是理解性较差。同时,仍有很多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专业上配备的软硬件设施并不完善,缺少适合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硬件环境,师资力量薄弱,特别是一些中年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的专业训练,半路出家,自学而成,专业水平总的说来不高。
1.2计算机课程实际缺乏实践性。
在很多中职学校中,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并不完善和系统化,过多的讲求知识理论性,只是讲授一些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从起源、生产、发展及存在的意义,内容枯燥乏味,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学生对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时间较少,仅仅学习操作系统Windows、文字图表处理Word、电子表格处理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小模块等。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深化计算机专业内容,忽视了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页制作、Flash、Phtoshop、设计类课程等的学习,无法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1.3教学手段落后。
大部分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讲、学生被动听,教学手法单一,师生间的互动性不强,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因而,学生就会形成惰性,不积极思考,被动接受,缺乏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很不利于学生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
2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是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都在加强与计算机网络的融合,这为提高社会生产率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面对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增多,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遇。为此,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的革新,丰富计算机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中职生能够既掌握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又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化工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2.2扩大就业渠道。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可以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丰富专业教程的内容,扩大就业渠道。现阶段,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较为热门的就业方向为:一是,计算机应用及硬件方向,也就是能够对计算机软硬件进行组装和维护;二是,计算机网页设计方向,能够独立设计制作各种应用型网站,掌握一般网络的组建和配置。三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方向,能够声画结合的设计多媒体应用,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四是,计算机广告设计方向,可以对三维动画进行设计和处理,融合在广告创意中。计算机专业改革有利于就业的多元化,更加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挥。
3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
3.1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转变教学理念。
中职计算机专业具有很强的时代感,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的不断革新变化,对计算机的教学也要不断革新。对于计算机教师而言,无论是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创新研究,使计算机教学更够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逐步使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3.2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制定教学内容。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计算机课堂的学习气氛,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教师应该注意避免教学知识老化,理论过多等问题,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和能力水平进行整合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如教师可以根据中职生特点,将枯燥的、抽象的计算机知识与多媒体教学相融合,在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时,将计算机产生、发展过程通过三维动画的形式播放给学生,将教学内容活跃化,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3.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1)开展“参与式教学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参与式教学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是被动接受既定的知识,而是成为了主动学习的建构者,教师成为了教学活动中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开展“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此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在进行项目教学时,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为每组学生设置相对独立的项目,学生为了完成项目就要进行一系列的信息收集和方案设计等等,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处理项目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性意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等到项目完成后,教师和其他小组要根据每小组所完成的项目进行最终评价。
3.4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
信息时代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讲、课堂学的方式是不利于对计算机教学的延伸的。为此,中职学校可以建立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搜索电子教案、计算机模块操作习题、在线测试等,通过网络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4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系统分析,可见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传统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单板枯燥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影响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情绪,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此,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式方法,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计算机教师扮演辅助教学的角色,从而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并活用计算机知识,为步入社会就业打好基础。
作者:陈回凤单位:广西经贸高级技工学校
第二篇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优秀教材缺乏,课程考核手段欠缺
市场上计算机方面的教材、书籍很多,但找到一本适合中职生学习的教材却很难。好多学校经常提到“开发适合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但很难落实到行动上。目前,只有《计算机应用基础》《VF数据库设计》《VB程序设计》等科目有比较规范的考核方法,其他科目的考核多为任课教师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沉重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了其创造力。
2.教学场所局限,理论与实践脱节
当前,大多学校的教学场所主要是教室、机房或实验室,这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果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毕业后很难达到“零距离就业”。
3.教学设备落后,专业师资水平有限
学校教材更新较慢,专业教学设备的更新速度更无法适应现代专业教学的需要,有些学校的部分设备甚至是企业、网吧的淘汰品。另外,老师深入企业、生产线的机会也很少,所以教师的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1.合理运用“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就业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法主张“大事化小”,它以行动为导向,把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师授课时把整个教学项目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学生力所能及的小方案,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让寻找方法、完成项目、成果展示和结果评价成为习惯。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应用基础》中“Word2003”的内容时,我们结合本内容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将整个大项目分为几个小项目:初识Word2003;制作和编辑文档;美化文档页面;插入表格和艺术字;图文表混合排版;应用文的编排和制作;文件的打印和复印;文件的印刷和装订等,每个项目又可分为若干个子任务,将问题分化到学生可掌控的范围内。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是学生提升就业水平的有效手段。
2.精选授课内容,改造和研发校本教材
首先,要快速熟悉和掌握教材,翻阅大量的书籍和专业资料,列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走进班级,找学生代表座谈,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技能水平;之后联系相关用人单位,分析社会对该部分知识的需求状况;最后,结合学校所提供的实验实习条件,对所配发的教材的内容进行大胆地取舍和改造,有条件的话,重新开发学校专用的校本教材。
(1)集体备课
专业课教师分组讨论,确定专业课内容的合理布局与项目设计,分工研发和编写不同的教学项目。
(2)市场调研
让老师进入相关行业考察学习,反馈最新岗位需求信息,更新内容力求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3)查缺补漏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尽量做到多触角、跨学科,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例如,我们在开发影视制作方面的教材时,结合当地婚庆公司、广告公司等用人单位的工作流程和岗位需求,参考实际的实用案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先做后学”,重视实践操作技能
陶行知先生提出“知行合一”的教学理论,其涵义就是:“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基础差,技能水平低,而且参差不齐的现状,教学更应结合实际采用“先做后学”的教学法。例如,在讲《计算机网络》中的“搭建小型局域网”时,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岗位的实际需求,确定教学任务“为学校机电专业部组建一个局域网,并安装网络打印机”。授课时教师先描述和展示任务要求及完成的效果,并对任务要点进行提示和引领,接下来让学生分组尝试,完成对“组网”任务的学习和制作,最后由教师结合学生的“做”和“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选择性地进行讲解和指导。教学实践表明,“先做后学”的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扩充教学阵地,快速适应岗位需要
传统教学中,课堂的主阵地是教室或实验室,这样就束缚了我们的教学,只能采用“理论学习+模拟实验”的方式,根本谈不上实践应用,更不用说解决实际问题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走出校园,深入企业。例如,课程《计算机网络》的学习中,我们将学生分组,分别对学校办公楼、教学楼等区域的局域网进行维护,通过排除网络故障和解决实际问题,灵活应用书本知识,系统掌握专业技能,同学们获得了成就感,对专业学习和工作更有信心。
5.改革考核模式,实现零距离就业
要想实现零距离就业,我们必须突破“时空限制”,切实改革考核模式。考核的时间不必局限在60或90分钟之内,可以是一天、一个月、一个学期;考核的地点也可以突破“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跨入企业。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和新颖的考核手段,培养个性鲜明、创造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才能真正践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实践发现,灵活应用多种考核机制,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了计算机专业的特色,对培训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深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评价机制改革,还需要我们加强教师培训,强化校企合作,不断实践、探索、完善,让中职教育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
作者:王俊杰单位:新郑市中等专业学校
第三篇
1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1.1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门目多而杂,缺乏针对性和探究性
作为中级职业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在生产方面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提高全民文化技能水平的一项教育,既应该为社会培养在第一线工作的实用性技能人才,又必须懂得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利用计算机来培养专业化人才。然而,许多学校在课程设计中就偏离了这个方向。为了体现本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开设的新颖性和全面性,紧跟时代的潮流,开设了大量与计算机有关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涉及了计算机专业的各个领域,从原理到操作系统,从办公软件到计算机程序设计,从平面设计到三维设计,从数据库到网页制作等,可谓十全十美,堪比研究生课程。但是脱离了学生的就业实际,忽略了学生的自身文化水平。一般选择就读中专的学生大多是在中考中失利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初中阶段的文化基础课程就很吃力,现在又让他们去学习一些远远超出他们接受范围的知识,没有基础知识的承载,对他们而言无疑是读天书,更不用说学到专业知识,精益求精了。再有就是,开设这样门目繁杂的课程使许多学生在毕业时只掌握了一些专业的皮毛,真正让他们去做程序设计他们做不来,做平面设计效果差劲,色彩匮乏,毕业时面临的是问我就懂,动手就蒙的尴尬。许多专业课的学习只是蜻蜓点水,样样都不精通,这种课程开设违背了中职教育以就业为主导,培养操作能力强,适应一线生产要求的目标。
1.2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任教师缺乏研究性和创新,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可谓是一天一个样,每天都会有计算机方面的新知识不断涌现出来,新的软件不断开发出来,新的技术不断发展起来。作为培养一线生产人才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师,应当及时加强专业继续教育,主动吸收新知识,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深刻了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具有都对人才培养的敏锐嗅觉。但是许多一线的计算机教师因为过于注重理论的研究忙于学校的日常事务,加之有些校领导对计算机专业的不理解或跟风思想的误导,教师们没有机会进入企业实地接触和进行市场调研,对快速发展的计算机行业缺乏充分的了解和研究,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严重落后于时代,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1.3过于注重理论的学习,学生缺乏现场操作和实地训练
目前,大部分的中等职业教学都还是处于理论教学,学生每天就是在教室和图书馆里面看书考试,把计算机理论知识倒背如流,操作流程比实际操作人员还熟悉,但是真正的要设计或者编程,只能笨拙的在晃动这鼠标。严重缺乏现场工作能力和实地演练。这种现象不仅达不到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目标,又完成过不了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全民技术水平的初衷。
2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为了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出几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要想在高等院校中走出一条新型的办学道路就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正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中职学生就业的岗位需要以及学生的自身文化素质,确定技能培养方面、加强专业课程以及辅助课程的研究和建设,努力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用人单位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2.2改革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模式,开设计算机实践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实际应变能力
在课程结构上要打破传统的注重理论教材编写的模式或者一味采用陈旧落后的教材,开发和推广与计算机技术发展、实际应用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的教材。多引用实际生产操作案例,更新计算机技术知识。对不同专业方向所需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各种应用软件课程进行有效筛选,开设一些辅助课程,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做到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符合注重社会实效性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避免理论直接到理论的教学方法。还有就是考试形式必须改革,不能沿用传统的作业和考试中的题型,忽略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要正确认识到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动手操作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完成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要重视上机实践环节教学,提倡教师单机操作控制辅导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强弱点进行有效的辅导。另外,学校要通过加强硬件建设和学习平台建设,不仅要用计算机知识去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要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去创建良好的、能调动教学双方积极互动的教学平台,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用人单位建立工学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教师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起到灵魂作用,他们的专业能力决定着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既要注重提高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另外,要和用人单位建立工学教学的模式,让学生能够实际接触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实例去建立起学习的架构和方向。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应急处理能力。在工作的一线学习和研究远比泡在课本中有效得多。
作者:崔洪平单位:青岛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第四篇
一、计算机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各门学科,计算机专业也不例外,但是由于计算机专业内容的特殊性,对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事Photoshop教学,对于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积累了一些经验。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计算机教学需要大量的素材,Photoshop课堂更是需要大量的图片,而网络就是最大的资源库。这就需要老师充分挖掘网络资料,充实课堂资料,为教学所用。比如在进行图层蒙版这一节教学时,笔者从网络上找了很多恶搞的图片,还有一些在网络上影响很大的假新闻中出现的合成图片,以此作为导入。当学生看到这些照片后哈哈大笑,此时教师只要稍微一讲就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之后,我们挑选一张恶搞名人的图片,让学生自己上网找教程、看课本进行自学,完成后再进行交流,分享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这样学生的主动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
2.利用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促进课堂教学
计算机专业的知识点都是抽象的,往往枯燥无味、深涩难懂,教师一般的讲解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是,巧妙地利用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比如,在进行路径调板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路径,我们可以演示一段视频:火车在铁轨上飞速行驶,飞机在天空翱翔,轮船在大海里航行……之后让学生进行类比,路径就像是火车跑的铁轨、飞机和轮船的航道,编辑路径就是确定走向。又如在一些特殊的节日里,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等,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比较煽情的视频或者动画激发学生对父母、对老师的情感,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让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能够更加认真用心,由此提高了学习效果,激发了学习兴趣,形成了良性循环。
3.利用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
现在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教学也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多媒体机房,也要与时俱进。平板电脑、手机在学生中越来越普及,大部分学生都用它玩游戏、看电影、看小说或者上网,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让这些电子产品促进学生的学习。如在学习图片修复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对一幅图进行修改,做完后通过QQ将作业上传到共享文件中,然后老师从中选择一些做得比较好的作品做成手机游戏,再让学生下载到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学生为了能够让自己的作品入选都会认真去做,而且在玩这些游戏的时候非常兴奋,边玩边相互交流,提出很多问题“你在改这个地方时用的什么工具?”“这个地方这么隐蔽你怎么想的来?”“这里应该这样做!”……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止于此,教师还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微信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比如在假期,有个学生要PS一张自己的照片,在2张图片结合的地方始终做不好,他就发微信问老师该怎么处理,笔者用手机将制作过程拍下来,再传给他,及时对学生进行了辅导。
二、结语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冲在最前端的信息技术,如果将这些新兴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为教学服务,就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这是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命题。
作者:梁嫘单位:淄博市淄川区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