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议网络环境语言的性别差异范文

浅议网络环境语言的性别差异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议网络环境语言的性别差异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议网络环境语言的性别差异

[摘要]语言性别差异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家们关注的话题,而网络里的性别研究,在社会语言学领域仍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用会话分析原则作为理论框架,把网络与性别这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旨在对虚拟环境中男女不同的会话风格得到新的认知。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网络迅速成为继电视、报纸、广播之后人类信息传播最重要的手段。可以说,网络已经深入到现代人类的生活中,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这一背景之下,一种新的交流方式-网络空间交流(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这种新的网络交际方式以其独特之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在网络表达、交流中产生出一种独特的语言—“网络语言”,这种形式多样甚至抛弃传统语言的网络语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成熟起来。本文所涉及的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收集、和交换时使用的自然语言,包括BBS、聊天室用语等等。

人们对语言性别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17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踏上亚洲和美洲的土地上时,但对其进行的普遍研究却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现如今,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遍及各个方面,诸如语音、词汇、语义、句法、熟语、方言、会话风格等,研究的范围涉及英语、汉语、俄语等语言。性别差异存在于多种文化的不通过语言中,是语言研究的永恒主题之一[1]。

本文采用会话分析原则作为理论框架来探讨网络交流中所体现出的性别差异,目的在于指导人们的网际交流,减少网络误解,畅通交流渠道。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网络语言研究现状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网络诞生伊始,语言学家们就开始对网络语言展开研究。美国著名学者,同时也是这一研究的先驱StarrRoxanneHiltz和MurryTuroff的合著《TheNetworkNationa》于1978年出版后又于1993年再版,足见其深远的影响力。英国剑桥大百科全书的编者DavidCrystal在其著作《languageandtheInternet》一书中曾给出了网络的定义,并深入研究了虚拟网络对于语言使用的影响[2]。随着网络语言使用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如SusanHerring,Rod-neyJones等也专门研究并分析了网络语言的特性。著名学者TerrelNeuage也对网络聊天室中的会话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学术论文中,他采用语篇分析作为理论框架来指导他的网络语言研究[3]。

国内网络语言研究的代表人物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于根元教授,他著有《网络语言概说》一书。在这部书中,于教授对中国网络语言的概念,种类,总体概况及语言特征作了系统性的分析,并将网络语言同传统的媒体语言如电视、广播、报纸等作了对比性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人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和怎样规范中国网络语言[4]。另外一位研究中国网络语言的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刘海燕副教授,她在其著作《网络语言》中从语言准备方面探讨了网络语言[5]。

(二)网络语言的性别差异研究

近10年以来,语言学界对于网络交际领域的社会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这其中的性别差异研究也成为热点。这些研究主要倾向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计算机使得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因此虚拟空间中的性别差异也不复存在。支持这一观点的有网络分析学家DanielDern和Shea。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性别差异是深深植根于社会文化中的,网络是不可能淡化这种根深蒂固的差异的。支持这一观点的有SusanC.Herring,LaurelSutton,LeslieReganShade,NathanCobb,CherisKrammaraeetc.他们认为尽管从理论上讲,网络给男女提供了平等的交流机会,但在实际的交际情况下,两性本身存在的会话风格差异仍然会体现出来。男性的交际语言常常带有攻击性,强有力,而且较女性更为自信;女性交际语言则带有支持性和建议性,较男性更为温和[6]77。

二、主要理论支持

(一)男性支配论

男性支配论认为男性和女性的言语模式是“父权制”的一种集中反映。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Zimmerman和West。她们认为女性的社会地位比男性要低,因此在交谈中处于被动受支配的地位。当女性同男性交谈时,经常被男性打断,在话题的选择和谈话量方面也受到很大限制。总的来说,女性在言语交际中比较常用客套语,很少会打断对方,对于对方提出的话题比较配合,多用礼貌用语,提出请求时比较婉转。相比之下,男性交际者比较少用客套语,容易主导话题,表达感情和需求的方式比较直接[7]05-129。

(二)文化差异论

有些学者尝试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言语行为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R.A.Borker和Maltz结合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认为性别差异是一种跨文化差异,异性交流是一种跨文化交流。他们指出男性和女性来自于不同的社会语言亚文化群,这种跨文化的差异造成了男女性各自不同的言语行为特征,并且这种文化的差异是从儿童时期开始萌芽,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保持下来的[8]215。

(三)相称语域论

相称语域理论把性别差异作为男女言语模式呈现不同特点的前提条件,相反的,它认为,仅仅以性别来解释两性之间不同的语言模式是极有可能背离客观事实的。Fishman认为,如果我们想正确地解释言语行为,首先就必须考虑言语产生的场合。Fox认为,“对性别与语言关系做出结论时应该视具体的情形而定,因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言语方式中所谓的性别差异还要受到交谈参与者的外在文化、身份、社会角色等因素的影响[9]16。Atkins曾对美国法庭的男女证人做过30个月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语言中的差异主要受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地位的影响:在那些地位较低的男性发言中,表现出较多的女性特征;而地位较高的女性则较多地使用人们一般认为是男性化的语言[10]120。

三、理论框架

本文采用会话分析原则作为理论框架来探讨网络环境中的性别差异。“会话是一种社会交往。它是由发话者和受话者积极参与并相互协作而产生的。会话分析的基本目标是要弄明白发话者想要表达什么,而受话者又是怎样理解他的意思并做出反应的。”[11]著名学者DeborahTannen将会话分析的重点引向了会话风格(conversationalstyle)。“她认为,要理解别人所说的话,必须注意到这些话是怎么说的,也就是在说话方式上有哪些特点。”[11]本文以会话分析原则作为理论指导的目的也是要着重考察并分析男女性在网络交际中各自选择何种话语风格进行交流。“话语分析的重点不只是话语内容及主题的变换,还包括话轮及话轮转换,插入或打断,简短回复语等。”[12]以下,作者也将逐一探讨这些方面:话语量、简短回复语、话轮转换、插入和打断以及形象化语言的运用,以期能使读者更明显地看到男女性在网络交际中话语风格方面的不同。

四、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本文以部分QQ聊天记录及部分网站聊天室的两性会话作为原始语料,共80段对话,695个独立句子,约3400个词。运用这类语料的优点在于对话内容的获取过程没有中间环节的干扰,语料比较贴合实际,自然。

(一)话语量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女唠叨,爱说话。许多家喻户晓的谚语,诸如:Awoman’stongueisthelastthingaboutherthatdies(最后死掉的是女人的舌头);Manywomen,manywords;manygeese,manyturds(多少女人多少话,多少鸭子多少粪)等等以及一些出现在英语字典中意为“善谈、话多”的单词,如babble,chatter,gab,gossip,nag,prattle等,在举例时都以女性为对象[13]121。然而最近的理论却显示在各式各样的两性谈话中,男性的谈话量远大于女性。本文统计的是男女性各自在对话中的平均用词数量。在所搜集的80段网络对话中,男性的用词量达到了2057个,占总数的60.5%,女性的用词量为1343个,仅占总数的39.5%。因此,可以看出,男性在网络交际中的话语量远远大于女性。

(二)简短回复语

简短回复语作为对话中常见的言语行为。简短回复语的功能主要有两点:第一,表现听者是否同意说话人的谈话内容;第二,必要的话轮转换衔接作用[14]77。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均显示,女性在实际面对面交际过程中比男性多运用简短回复使得谈话能够继续进行。但在所搜集的80段对话中,男性共使用了96个简短回复,而女性则使用了79个。可以看出,男性运用了更多的简短回复。

(三)话轮转换

话轮转换作为会话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会话分析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话轮转换是指在谈话过程中,每次只能有一方发言,另一方则要等到发言人的话语结束后才能开始其会话。在传统的会话过程中,话轮转换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维持了会话的进程,使得谈话有条不紊地持续下去。在网络聊天室里,往往会出现许多人同时会话的情况,会话者们都争着参与某个或多个话题的讨论。这种网络交际中的话轮转换要比传统面对面交际中的更为复杂一些。例如,在面对面交际中,说话人可用多种方式(如:身体语言、音调等)表达其想要维持话轮和继续谈话的意愿;然而在网络交际中,这些非口头的或语言辅助类的符号或标记则不能被使用。因为考虑到这些复杂情况,因此,本文采用非连续性表达来作为观察并衡量网络交际中两性话轮转换情况的依据。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不连贯表达多达37处,而男性只有15处。这个调查结果更进一步地揭示出在网络交际中,男性在谈话过程中多占主导地位,他们比女性更能获得多的发言机会并能控制谈话内容和进程。这一点与传统面对面交际情况相符。

(四)插入和打断

以往的理论认为男性在两性谈话中打断女性的次数要比女性打断男性多得多。人们认为男性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以打断或插入作为在谈话过程中支配并控制女性的手段。在所搜集的80段对话中共有72处打断的情况,其中男性共打断42次,女性打断30次。这个数据也表明,男性在两性谈话中比女性更多地打断对方并控制谈话,这也与传统的面对面交际情况一致。

(五)形象化语言

网络语言是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形象化语言的使用是网络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根据“男性支配论”的观点,女性在两性交际中处于被动受支配的地位,她们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使自己融入谈话过程。这其中,丰富的表情变化是必不可少的。在所选用的80段对话中,男性总共运用了197次形象化语言;女性总共运用了182次形象化语言。因此,在网络语言中,男性运用了更多的形象化语言,这同传统理论认为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形象化语言也是有差异的。

五、结语

网络正在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影响着全人类,以网络为媒介的快捷交际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如何才能畅通网络交流渠道,为大众营造更好的网络交流环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焦点问题,用数据分析了两性在网络空间交流中所体现出的性别差异,以期能更好地促进人们的网际交流。

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读者能清楚看到网络空间交际中体现出的性别差异,在话语量、话轮转换、插入和打断三个方面与传统的面对面交际一样,也显示出男性较女性在交际中更占优势的特点。追根溯源,这些差异是植根于社会文化中的差异,是两性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所早造成的。而在简短回复语与形象化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男性的数据远大于女性,这与传统的理论观点相悖。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女性的社会地位在最近几十年中有了本质性的提高,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些都致使男女语言性别差异表现得不再那么尖锐。尤其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中,两性之间的语言差异更多地受到了双方的身份、社会角色、所处的语境以及谈话方式和内容的影响,这也证实了相称语域理论的合理性和客观性。笔者认为,人们应当以公正平等的态度与周围人进行交流,只有相互的理解与尊重才能营造和谐的交际环境,实现成功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