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应用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领域,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专业人才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稀缺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地方,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都开始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而要想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就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本文主要研究了慕课视野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慕课;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策略
所谓慕课主要是指规模较大的在线开放性课程,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使用短视频的教学形式,在短时间内可以上传很多不用的课程内容,在短视频课程之后,还会附带测试内容、教学互动内容等等,慕课模式下,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了解,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率。慕课的创新性在于,它能够科学的将课程分解成不同的碎片知识,然后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且慕课是具有开放、免费特征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提升了学习自由度,同时也能够更方便学生学习知识,让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知识,更加灵活便捷。慕课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有一定冲击性的,它实现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的创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作为高职院校较为关键的一门课程,要想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满足时代要求的人才,应用慕课这一模式势在必行。接下来,笔者将对慕课视野下告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一、创新教材内容,推动教材改革
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来说,教材是课堂展开的立足点,同时也是教学目标落实的重要工具,就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来说,教材内容一般都是由一些抽象化的知识点构成的,非常清晰的、全面的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罗列了出来,然而这种教材常常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实用性相对较差,即使学生将教材的全部内容牢牢记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仍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并且教材的内容固定,难易程度固定,不利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同时也不利于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生的深入发展。而慕课视野之下,则要求有效的整合教材知识,把项目作为载体,将知识点融入项目中,学生按照教材给出的项目操作步骤,完成项目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同时将一些高级内容引入,将内容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级,基础较差的学生主攻基础学习,专业水平较好的学生主攻研究性学习,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改革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通过利用慕课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线上线下一同学习的氛围,录制一些符合教学课堂内容的微视频等,在课堂上引入慕课资源,以教师讲授、慕课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教学,结合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课堂的重构。教师也应该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掌握,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和辅导,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沟通,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三、教师转变角色,提高教学效果
在慕课视野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只做一个传授知识的人,而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以及考核者。从教材出发,丰富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在课上、课下都能将时间利用起来,首先,教师应该做一个设计者,在学生一节课中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以微视频的方式将教学重点简洁明了的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提升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应该做一个组织者,有效的组织课堂,把握好教学节奏、教学规律,合理利用课堂时间,通过一些问题的提出带入学生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最后,教师应该做一个考核者,对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了解学生所遇到的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高职要想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研究了慕课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高职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叶煜,邹承俊,雷静.慕课视野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11):53-55.
[2]曹科.慕课视野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电脑迷,2018(10):104-105.
[3]王海萍.基于慕课模式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7(15):55-56.
[4]郑妍.慕课视野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6):212-213.
作者:陆璐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