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型教学设计方法是跨界教育理念在课程上的具体体现,在近年来备受推崇。此方法的课程结构形态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系统的学习情境为载体组织而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理念应用于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并就其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的改革工作,提出了具体实施细则和方法。最终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堂教学“工作”与“教学”一体化的综合发展,学生能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更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达到更有利于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学习情境;
1引言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方法,是由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资深职教研究专家姜大源教授倡导并主推的。它吸收了项目式教学的一体性、模块课程的灵活性、案例教学的情境性,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主导形态。它为高职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出将工作过程引入课堂,在实践中注重课程的完整性、选择人物载体的有序性、课程发展的延续性和动态性,利用系统化分析方法研究课程机构。
2“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薄弱,而教学内容繁多、理论晦涩难懂且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学生觉得课程枯燥乏味不易理解,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失去学好专业基础课程的信心。于此同时,很多高职教师不能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对课程实践环节重视不足,对实训课时安排较少使得学生们失去了动手创作的乐趣。课程项目开发训练不足,学生创新思维、设计能力跟不上,遇到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还有最后的课程考核也基本上是闭卷笔试的形式,只能考核学生对理论讲授知识的掌握,而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总之,传统课程教学轻实训、重理论、考核形式单一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都不够,必须探索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电子技术基础》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一门理论深度大且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下面以该课程的教学设计为例,简述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教学方法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3“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设计
3.1课程定位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中,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将来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出发,按照“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以电路项目设计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基本参照点,以学生的发展和分工协助为根本”的总体设计要求,要求学生具备熟练操作各种电子仪器,能够对电子元件进行识别与检测,理解电路基本原理,具备电路分析与设计思维,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职业素质的课程目标。
3.2学习情境的设计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其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整个课程在情境设计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涵盖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本课程以技术部门实际工作为主线,以公司硬件开发部门真实产品为载体,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和18个学习子情境。分别是:情境一产品预订,情境二需求分析,情境三电路设计,情境四电路图绘制,情境五硬件测试,情境六产品交付。
3.3教学环节的设计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每个教学情境以项目载体的形式分为六个步骤完成,分别是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下面我们以2个学时90min的裁判电路设计为例。
3.3.1咨询。教师每次下课前将下节课的问题提前下发给学生,大概用时10min。让学生独立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增强自信心和逻辑思维能力。
3.3.2计划与决策。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都需要建立在以往项目知识的掌握上,因此在课堂开始需要回顾本次项目用到的重点难点以往知识,大概用时8min。然后学生针对老师上次课下发的任务书,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此时老师负责巡视并评估各小组合作方案的可行性,本部分大概用时12min。最后老师对小组的计划书提出修改意见,师生共同确认工作任务方案,作出决策,本部分大概用时10min。
3.3.3实施。每一个小组根据选定的设计方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照计划分工实现设计硬件电路和相关程序部分。由老师指定若干小组上台演示。小组成员之间必须明确分工,这样既能避免后进学生的偷懒心理,又能促进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在学生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各组学生进度适时的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学生作为主角,老师是配角,本部分大概用时40min。
3.3.4检查与评估。由于每组学生的项目成果总有优劣的区别,而每组学生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公平评价,因此需要根据现场验收结果给每组学生进行评分。小组完成项目后形成完整项目报告,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对项目结果进行评估。这样对学生有激励作用,鼓励他们下次项目可以做的更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了课程魅力。本部分大概用时10min。
4结束语
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要求在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研究方法也必然需要不断前进、不断完善。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在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课程进行改革实践,探寻适合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方式、开发适合高职学生能力拓展并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最后,能够使学生达到掌握新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是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3]徐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作者:钱姗姗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