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议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育范文

小议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育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议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小议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育

一、当前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现状及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诉求

1.工作方面针对师范类专科学校性质,学生对工作方面的诉求主要是指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具备良好的课件制作能力,并在日常教学中,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实现演示教学,课堂讨论等新式教学方法。

2.学习方面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渠道比较单一,往往只能从书本上和教师的教授中获取,而网络上有着丰富的资源,学生可能对网络并不陌生,但对网络的使用大都停留在使用网络与朋友联络,看看新闻,打打游戏的阶段,很少想到使用网络去学习,即便想到了使用网络去学习,也没有什么好的学习途径。学生迫切希望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变课堂学习为网络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即便离开学校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3.生活方面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的应用软件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少想到利用这些应用程序去解决问题,例如当前很流行的网络购物,如何使用计算机获取我们想要买的商品的信息、比对商品及商品的价格,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购物,这些能力都是学生所欠缺的,学生迫切希望能够使用计算机更加方便地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使计算机能够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改革策略

针对以上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三方面诉求,结合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现状,笔者从学生在今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四模块、四方法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改革策略。通过研究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实际需求分析,提出四模块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策略的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简化学生在今后工作中不常遇的知识内容,增加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所欠缺的实际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知识内容,通过以下四个模块化教学内容来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各方面需求:

1.计算机基础操作该模块是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课程,包括两门课程:一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该门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包括计算机的硬件构成、Windows的基本操作以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应用。二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本课程是中小学教师进行现代教育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其目的是传授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创作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技术,使学生学会利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熟练掌握Authorware7.0制作软件,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多媒体制作及转化在该模块,整合了Flash动画制作、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FrontPage网页制作三方面的内容,并加进视频、音频的剪辑制作工具的知识,以及图像、音频和视频格式转化的知识。

3.网络应用在该模块,着重学生培养学生使用网络进行网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相关网络学习内容的检索、查找,并下载相关的学习内容,以及培养学生利用BBS和电子邮件等网络工具实现与教师的在线交流,以使学生能够突破传统学习的时空界限,更好地自主学习。

4.生活应用该模块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操作系统维护和优化,具体内容为如何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优化、备份,以及硬件检测及驱动安装方面等知识。二是生活类常用工具软件,具体内容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常用软件的学习,例如,翻译类软件、理财类软件等等。三是网络购物,具体为与网络购物相关的各类软件应用,例如支付宝,网络银行等等方面内容。

三、系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除了课程设置,在日常的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新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总结归纳,提出四系统教学模式改革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策略。通过以下四系统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1.学习小组系统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只要课堂安安静静,教学就能顺利进行,这样的课堂,根本不需要小组。讲好讲不好是教师的责任,但学好学不好,完全是学生的责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小组存在与否,意义不大。同学间也没有互教互学的责任和义务,学习完全是各个独立个体自己的事,小组存在与否,无关紧要。陶行知先生呼吁解放学生,但是他没有解决解放后怎么办的问题。我们新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式高度关注小组建设,就是要通过发挥团队作用,解决好学生解放、课堂开放后课堂学习的有序、有效问题。小组团队作用的发挥,不仅能实现陶老先生解放学生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份能量,为团队内学生的更高效学习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高效的课堂息息相关,都离不开小组作用的发挥;无论是拓展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展示空间和舞台,还是提供最有效的“同学”机会和资源,小组都是最佳平台;无论是课前预习的独学、群学,还是展示中的倾听、对比,小组都能和学习主体形影相随,提供“贴身”服务。同时,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核也应当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负责一小部分,汇总成一个较大作品展示,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既应用了学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为此,在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中,应当注重搭建学习小组。第一次组建,任课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搭建学生小组的意义。按照“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分组,小组规模以6人为最佳,若班额较大,8人亦可。

2.教学流程系统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流程是讲、听、记、练(做)、考。多年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口号,在各个学校喊得很响,可在实际的教学流程中,学生很难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流程,就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只能处在被动地位。所以,要想保证学生在计算机教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改变课堂流程,用流程保证其主体地位。新的计算机教学流程应当遵循这样的基本原则:预习、展示、反馈密切相连,课前、课中、课后环环相扣,课前充分预设和预习,课中充分互动和交流,课后认真总结和反思。目标前置、问题前置、方法前置、学习前置、管理前置,学习流程重心的普遍前移,使先学后教思想得到普遍落实。这样的计算机教学流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令学生能够更好的自主地去学习,能够更好的培养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探究能力,令学生能够反思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互动(沟通)系统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不重视师生关系建设,因为,教师的任务是讲清、讲明、讲透,学生的任务是记忆、理解、操作、应用,师生分工泾渭分明,几乎没有交集;师生关系状态如何,对这样的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效果的影响不大。这就是传统计算机教学的问题所在,也是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突破所在。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首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其次是想方设法让师生在课上、课下深度、高效互动交流。在互动中,使学生能够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在互动中,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自我探究,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计算机相关的内容。

4.反思系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中,应当处处都有反思的影子。计算机教学导入时,要提出相应的问题,令学生进行反思,教师在问题设置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反思该教学部分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每个教学部分结束后,老师都应留给学生反思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确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每节课后,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对本节课的导入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该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的点在哪,通过反思,使学生的学与实际的用能够更好地相结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四、结语

通过对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现状和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的调查研究,笔者在教学内容方面提出了四模块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策略,在教学模式方面提出了四系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策略。通过这一系列计算机培养策略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主动运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以及提高使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工作上,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我国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工作,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避免成为“教书匠”;学习上,使学生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去学习,利用网络的便利,使学生即便离开了学校,也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自学的能力;生活上,使学生能够更便捷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跟随时代的发展。

作者:靳悦振单位:太原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