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议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式的革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及“三维五化”模式的提出
如何将学生培养成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改革的关键在于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考核的问题,需要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和建设。辽宁科技学院的教学模式改革思路是依据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关于高职高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的办学指导思路,根据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要求和高职学生特点,确立了“重在应用、强化能力、适应社会、促进就业”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三维五化”模式核心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升应用能力为目的[2]。在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研究,从而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的教学目标。其中的“三维”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知识目标:根据培养高职学生的特点,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实用、好用”为原则,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3]。系统掌握如下知识:计算机系统组成、原理及安全使用;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及应用;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特点和使用方法;多媒体、网络和Internet的基本知识;常用软件的应用领域。(2)能力目标:以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目标如下:具有较快的文字录入能力;具有Windows文件操作及功能设置能力;具有对微机系统的基本维护能力;具备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及网站建设和图像处理能力;具备利用因特网搜索和收发电子邮件的能力。(3)素质目标:在教学中选择经典案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理解计算机应用人员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进行美的熏陶,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备良好的工作状态和责任心;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能力;具有认识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及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能力;具有爱心、感恩心;具有热爱生活、在平淡中发现美的能力。其中的“五化”是保证实现“三维”的具体改革内容和措施。即:授课教师团队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法案例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成绩考核综合化。“三维五化”模式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为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相结合的具有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使其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基于“三维五化”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授课教师团队化
要搞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组建一支业务精、品德好、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有敬业精神、稳定而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将保证课程改革取得良好效果。教师的观念、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改革的成败。首先从教学水平、学历、年龄、职称等因素考虑选拔优秀教师进入教师团队;然后进行双师培训、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等,使教师了解国内外先进的高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先进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改革当中,从大纲的完成、案例的设计、教学的实施、课后的总结等,团队的每位成员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教学改革。
2教学内容模块化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点之一是:“教什么”。教育内容的改革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升应用能力为目标,以任务驱动和实现技巧传授知识为重点,以结合专业为特色的指导思想,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构建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作者依据“三维”定位,优化各种教材的经典内容、搜集各种典型案例,本着因为应用,所以学习的思路,课程内容突出“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编辑整理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模块化、模块内容项目化、项目内容案例化。教学内容共分成四大模块,即:基本内容(A模块)、技能训练(B模块)、延伸项目(C模块)、专项实训(D模块)。教学内容面向应用,打破知识体系,按实际应用讲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内容见表1所示。(1)基本内容(A模块):以基础知识为主,主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内容有Windows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操作、Internet应用、计算机日常维护等。(2)技能训练(B模块):在掌握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将各个部分知识通过典型案例的训练,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延伸项目(C模块):本模块是在B模块基础上,学生通过完成案例延伸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4)专项实训(D模块):以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设计型案例,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在案例设计中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所设计的案例中,主要有两方面:①美的熏陶:在案例的形式上注重三个层面,合适→协调→美。即案例的整体结构合理,主题与内容相吻合,布局、构图、色彩搭配协调,给人以美的享受。②爱的教育:在案例的内容上体现三个原则,知识→情趣→爱。素材的选取不仅是为了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更注重了内容本身的知识性,将高尚的情操、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融合在案例中,将爱的教育贯穿在教学中,爱生活、爱大自然、爱家人、爱朋友、爱美好的一切,使学生学会“爱”,学会“表达爱”。
3教学方法“案例化”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第二个关键点是:“怎么教”。因材施教是解决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的有效办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4],探索出强化能力培养的三种“案例化”教学方法。其核心是教师引导,学生实践,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由被动学到主动学。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1)“案例任务驱动”法:围绕案例任务展开教学,即“演示案例→布置任务→课堂讨论→成果演示→总结评价”[5]。(2)“案例分层”法:根据学生基础水平的不同,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案例,分层次教学,即“演示案例→分类指导”。以电子表格软件Excel教学为例,课堂上将给学生简单、中等、较难三个层次的案例,如:案例1(简单)“创建职工档案信息表”、案例2(中等)“职工档案信息表的数据分析”、案例3(较难)“统计职工档案各段信息并绘制图表”。教师将分别对三个案例进行讲解和指导,学生将根据自己的水平挑选其中的案例学习操作。(3)“案例导学”法: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意识,提供给学生案例的参考操作步骤和运行结果,让学生在导学案例引导下自行完成操作。即“演示案例→导学自学→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达标拓展”[6]。
4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学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至关重要地位,现代教学手段是变传统的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为研究学生、研究学情、研究学法,是变传统的教师课堂为学生课堂[7]。教学手段一,作者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全程都在网络机房上课。利用自主研发的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典型案例+基础知识”组织教学教材。在机房上课,每人一台计算机,实现教师和学生同步操作,这样老师讲课有针对性,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内容的真实性、过程可操作性、结果可验证性。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边学边问,学习有目的性。下课之前让学生上传电子作业,督促学生学习的同时,学生也有成就感。机房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单位时间课堂教学的容量,还因师生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跃、生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全程网络机房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教学手段二,充分利用学校的校园网络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校园网络课堂上建立课程导学信息专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盲目性。网络课堂上提供多种学习形式,如阅读文字教材、观看视频、与教师互动学习、完成操作练习、网上自测、浏览知识库等。无论是在全程网络机房上课还是利用学校的校园网络课堂教学,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最终使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8]。
5过程考核,成绩综合化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传统的期末集中考试方式,一次考试成绩定“终身”,考核不出学生全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已经不符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考什么?怎么考?”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又一个关键点。根据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以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计算机基础综合能力为考核目标。建立过程考核方式、单项淘汰、综合评定成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透明度高,易于操作。考核最终总成绩由“过程评价考核”和“综合技能评价考核”两个项目的考核成绩综合评定。
(1)过程评价考核
过程评价考核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专项技能等方面的考核。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采取的主要评价方式为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打分。专项技能:采取课堂上专项实践技能操作考核(例如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制作会议通知)、提交单元电子作业;课后学生在校园网的计算机基础网络课堂上进行在线测试等。过程评价考核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平时更加认真学习,改变以往那种单纯为了考试而突击复习的被动学习局面。过程评价考核占学生最终总成绩的40%,具体考核评价标准见表2考核评价表。
(2)综合技能评价考核
利用自主研发的无纸化计算机网络考核软件,考试内容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采取阶段式、模块式、目标式的综合评价方式。阶段式:考试分成几个阶段进行,学生可参加多次考试。模块式:将考核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独立考核。目标式:各个模块达到合格标准,方可结束本课程的学习。具体方法是在完成一个教学模块的学习后,组织学生进行本模块的第一次考核。如果第一次考试没及格,学生还有参加重考、补考的两次考试机会(即每个人每个模块都有考试、重考和补考三次考试机会)。学生通过总结第一次测试失败的原因继续练习提高水平,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随时申请重考或补考。学生必须完成所有模块的考核方可得到综合技能评价考核的成绩。综合技能评价考核占学生最终总成绩的60%。实行阶段式、模块式考核、单项淘汰,能促使学生认识自己、更有效地掌握各模块各项技能和知识。各个模块考核评价标准见表2考核评价表。“过程评价考核”加“综合技能评价考核”的方式,能更科学、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
基于“三维五化”模式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
辽宁科技学院分别在2011级和2012级共58个班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了“三维五化”教学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1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教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11名授课教师目前共发表教改论文12篇,立项2个省级教改课题和1个校级教改课题,并被评为2012年校级教学团队。
2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上课时认真做作业的学生多了,问老师问题的学生多了,课外在校园网络课堂上学习的学生多了,校园网络课堂的网上点击率改革前仅有几百次,现在上升到2万多次。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越来越浓,还体现在出勤率上,以2012年秋的会计ZG121、ZG122班的学生出勤为例,两个班级的旷课次数为0,迟到早退次数为0。
3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水平明显提升
在2012年辽宁科技学院举办的“大学生计算机办公软件大赛”活动中,共300余名选手参赛,改革的班级中有15名学生囊括了一、二、三等奖。另外,测量ZG114班的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为班级制作的班徽因精美有内涵而被学校采纳。
4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师的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很大提高。以会计专业为例,2011年会计ZG111、ZG112班共72人,重考人次为44%;2012年会计ZG121、ZG122班共59人,重考人次为7%。
5远期效应
“三维五化”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生的应用技能得到提高,为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结语
“三维五化”教学模式改革重在“能力”二字,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并使其协调发展为目标。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培养了一支符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团队;而过程考核、单项淘汰、综合评定成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的“案例化”教学方法以及丰富的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今后,辽宁科技学院还将继续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和完善,不断丰富“三维五化”教学模式的内涵。(本文作者:金东萍单位:辽宁科技学院工程实践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