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金融会计风险识别防范范文

金融会计风险识别防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金融会计风险识别防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金融会计风险识别防范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会计风险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成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近几年金融领域频繁发生的类似“中航油”等事件来看,加强金融会计风险识别、预警及防范,对于保障金融秩序稳定,促进我国金融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金融会计风险可以界定为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失误而导致的决策失误,因为主客观条件恶化或其他情况,使金融机构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会计行为的复杂性,为识别金融会计风险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从实践上看,金融会计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票据结算风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形成了以“三票一卡”为主体的支付方式。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支付数量的日趋上升,以结算票据为主要支付手段的结算业务给银行带来了诸多风险。从票据当事人看,有票据填写不清带来的风险;从银行结算看,有职员操作失误或违规而造成的风险,如无理退票、压票,审核不严等带来的风险;从结算环境看,有票据犯罪日益增多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如票据的伪造和变造;有银行、企业以及司法部门对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统一而带来的风险[1].

(二)会计核算风险

会计核算风险是指由于会计核算诸多环节失控所带来的种种风险。主要表现是未按规定程序操作现金业务形成短款风险,虚假列支造成银行利润不实的风险。如不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提取应收应付利息,或将应计入表外利息收入计入表内收入而导致少计支出、多计收入。虚增利润还有一种做法是年末将超指标的费用开支列入“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年初再用上级行下达的费用指标冲回。

(三)会计监督风险

会计监督风险是指由于金融会计监督职能相对软弱,无法起到有力的监督作用而造成的风险。有一些金融机构只要求存款规模,讲究信贷管理,却忽视和放松会计监督。体现在财务管理方面,基本是行政花钱、会计记账,即事后核算,使会计监督和管理职能失效,对于某些盲目决策,攀比消费,超计划、超范围开支费用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无法起到有力的会计监督作用。

(四)联行风险

联行往来是银行间资金划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由于联行核算手续不严密,因错发、漏发、延发联行报单等失误,而造成银行资金的直接损失。近几年有些基层的商业银行对联行往来管理不严,使极少数银行内部员工利用这些漏洞来诈骗银行资金,从而形成了联行上的风险[2].

(五)会计人员风险

由于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或在执行会计制度过程中发生人为偏差、违规操作,或因会计岗位设置缺乏应有的互相制约和牵制,使金融机构资金财产遭受损失的风险也不可忽视。

二、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

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如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缺乏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等等。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账面投资回报率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涌入。在市场准入标准尚不健全的条件下,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本位主义,各地金融机构剧增,违规经营、从事非法活动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银行会计风险日趋增大。

(二)金融管理模式不完善

在宏观管理上,按市场规则公平竞争不够,缺乏相应制度;在微观管理上,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金融监管不严。从会计岗位设置来看,缺乏应有的相互制约,违规操作现象严重,如:任意开立账户、重要空白凭证及印押证保管不善、支付凭证审查不严、柜员之间混岗、操作口令混用、账户核对不及时或未执行换人勾对、不按规定流程处理会计业务等,这些均为银行会计风险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较低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迅速发展,分支机构和经营网点增长较快,在短时期内吸收了大量的会计工作人员,导致会计人员的学识水平、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3]172.有些会计人员文化素质虽然较高,但受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侵蚀,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抛弃职业道德,参与犯罪,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有些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风险防范及自我保护的意识缺乏,部分基层网点存在着主任“说了算”等问题,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违规操作行为时有发生

三、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进一步完善金融会计核算体系

会计核算必须严格遵守银行会计制度及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正确使用会计科目,遵守记账规则,准确反映表内表外业务,密押、印章、凭证、账表必须严格管理,联行印押必须分管,并建立交接登记制度;各种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均要设簿登记,表外核算,专人保管,严格执行会计业务操作规程。以真实、有效的凭证为依据,进行账务处理,要有账有据,当时记账、当日结账,达到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内外账务全部相符。正确计算存、贷款利息,合理合规地列支各项费用及税金,正确反映各项收入,确保会计核算期间数据的真实、完整[4]369.

推行责任会计是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的有效手段,因为责任中心的划分符合风险控制的分散化原则。同时责权利在小范围内的充分结合,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提供及时、有效、完整的会计信息,就必须建立现代化的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而且金融会计的电算化系统,要由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向业务处理与管理型、决策型系统并重的方向发展,通过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完善现有的金融会计核算管理体系。

(二)构建完善的金融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1.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组织保障。建立协作和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实施有效控制活动的关键所在,它要求在银行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关形成一种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制衡的机制。在规范董事会的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而且要保证其独立性。监事会成员中应保证一定数量的外部监事,并且监事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董事会及管理层的失误或不规范行为,否则,监控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经营失误和舞弊行为就只能成为空谈[5].

2.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严格按照会计规章制度,合理确定会计人员岗位和岗位职责,制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的岗位操作规程,确保会计安全,无事故和案件发生。加强对会计岗位人员的工作授权。如办理银行汇票的授权、信用卡限额的授权、资金划拨的授权等,使可能的贪污犯罪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至少应包括管理层次、操作层次两个方面。管理层次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金融企业自身业务情况为出发点,从改进经营方式的角度对会计内控制度提出要求,对会计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操作层次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应根据金融企业的经营特点,制定涵盖全部会计业务和各个岗位的操作流程和岗位责任制,通过各环节设置相互制约的职能岗位,进行内部会计控制。

3.建立会计内部监督体系

构筑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的会计监督程序。事前防范,即不断规范业务操作流程,结合案例分析,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业务学习和岗位培训,切实提高会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事中控制,即以会计核算系统为依托,对会计前台及会计后台处理的重要会计事项进行实时监控。事后检查,即改变传统的单一检查模式,采取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各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风险部位的检查监督。

(三)营造诚信环境,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金融机构负责人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道德约束、制度约束及法律约束的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使金融企业的负责人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充分发挥诚信示范作用。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提高政治素质。金融会计人员应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新锐的思想观念、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二是提高文化素质。利用薪酬激励、素质考核等手段,鼓励会计人员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重视知识复合。三是提高业务素质。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会计管理水平和会计组织能力[3]173.

(四)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充分发挥金融会计对风险的反映、监督、预测、分析等作用,全面反映金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情况,及时提供风险防范的有用信息。通过会计定量预测技术和方法,辨别可能出现的风险,对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测算,以减少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把损失控制到最低。在会计工作中,要设置一系列有效的指标体系,通过日常核算,反映出可能发生的问题,以便银行决策部门能够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实现规避风险的目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