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专电子专业创新教学实践范文

中专电子专业创新教学实践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专电子专业创新教学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专电子专业创新教学实践

摘要: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职业岗位能力的中等技术人才,教学的过程就应该是实践的工作过程。通过企业化的项目、工作化的程序、技术资料性的知识、企业标准化的工艺等方面探索实践案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分别在本地企业、外地企业进行专业调研,以企业案例为基础,探索创新教学内容。

关键词:

创新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

一、实施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部署,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的要求,我校电子专业以人才培养加快推进教学内容创新,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参与的教材及资源库建设机制,创新教学内容、对接产业需求、构建专业情境、培养专项技能,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创新教学内容、对接产业需求、构建专业情境,实施“任务引导、工学交替、项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建设途径,形成与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相关行业岗位人才需求对接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三、实施过程

在本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中,我们制定专业建设计划、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结合地方行业产业需求,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注重创新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以基于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理念,我们电子专业重点组织了《电机电气控制线路》《电子电路板维修技术》2门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同时组织骨干教师参与《电工技术》等6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1.专业调研机制建立定期进行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形成专业调研成果,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立足点。我校电子专业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调研,从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电子电器专业的发展趋势、全国电子电工电器行业的分布和大规模人员从业态势、到本地工业园区人才的微观需求,从学生家长的心态、到学生学习中阶段性的愿景,都是本专业开展专业调研的关注点。

2.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离不开团队,在创新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的课程建设中,我们参加了省协作团队,也自建了学校课程建设团队。2012年11月,我们加入了江苏省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建协作组,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建过程中,依托学校建设成果和对专业建设的独特见解,承担了牵头协作组成员校共建核心课程的建设任务。

3.创新教学内容(1)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要求,引入企业案例、创新教学内容。我们根据企业工作岗位任务、提取典型工作案例,编写专业教材,建设教学工厂。以项目工作的实际场景录制视频影像;以工作环节中典型思路和工作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以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组织学科知识和生产性技术数据;以生产规范为基础,开展技能训练;以工作项目任务的完成、体验工作成果的乐趣;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拓展学生能力,以教学工厂、职业环境的模拟、顶岗实习,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习惯向职业岗位素养的迁移。(2)以课程负责人的方式,开展课程建设、建立课程框架。我们在专业学科资源库建设中,先确定课程负责人,组建课程建设团队,课程负责人首先设计模板,提交团队讨论,针对提出意见,进行修改,确定基本模板。例如在建设《电机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数字化资源库时,将课程分成若干项目任务,每一个项目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为理念,设计学习过程,第一步列举典型生产案例,团队教师收集、拍摄相应场景图片,摄制工作场景视频,作为数字化资源库素材。第二步分析案例中工作控制电路,收集、设计同类控制线路,选取典型电路。第三步,围绕控制线路中所用器材,研究期间结构、原理、技术参数及选用、使用要点。第四步,工作原理分析,以文字图片及二维互动仿真,演示控制工作过程。第五步,选取器件安装控制线路,包含连接工艺、线路检测、故障排除、通电试车,安装实际应用线路。第六步,项目拓展,给出同类生产应用实例,应用知识和技能,设计电路、选取器件、安装电路、实现应用。

课程负责人首先将一个任务材料做完,提供样板和建议,布置团队人员,按此构思搜集素材,进行教学设计。成员完成的内容,课程负责人逐一审核、修改,再返回到团队队员手中,在加工后,作为课程成果发至网络资源库。其他成员在使用建成的初级库中,再加入自己素材及经验成果,作为字库纳入资源库,实际教学使用时,讲资源库内容和自己教学成果再次设计后,应用于教学中。(3)建立与创新教学内容配套的立体教学资源库。我们建立了和创新教学内容配套的教材、数字化资源库和校本专业实训室,利用资源库整合了企业案例、视频、图片、3D器件、模拟仿真实训及电子教案等数字化资源。同时利用省共建共享机制,建立了核心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做到校内教师共建共享,《电子电路装配与调试》《电机电气控制技术》等实训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了资源共享,做到教学经验传承和促进了青年教师成长。

四、主要成效

1.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教学内容的课程建设能力的提高在课程建设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课程建设能力。同时,学校为促进专业建设,还建立了各项激励机制,大大调动了教师开展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近年2位教师获得市有突出贡献的技术能手称号,1位教师获得省技术能手称号,14位教师获得技师技能等级证书。

2.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课程建设,在本专业学生取得毕业证、中高级工证书、计算机一级B高新技术证书基础上,2014年1月,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专项能力的提升,在2.0+0.5课程时序之间,我们试点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电子高级工的技能鉴定,26人通过技能鉴定,获得更高一级的技术技能等级证书。本专业学生连续三年在市级技能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6人次。

3.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对紧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本地区光伏行业、节能制造行业、电子电器营销行业、电子电路电器制造业、电力运行维护、工业自动化管理行业广泛分布着本专业学生就业身影,专业建设提高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效率和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提高了专业人才的专项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者:刘光明 单位:江苏省泗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