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子信息类创新实践教学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实践能力是问题解决的完整过程所需要的素质条件,高校正是给予学生这一素质条件的必要过程。结合沈阳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实践中的逐步探索与摸索,文章提出了实践能力培养的分段培养目标与总体设想,在教学模式设定、课程内容设置、课群关系衔接以及实践环节,尤其是毕业设计等方面,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分析,提出分阶段有重点地培养方式,力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型,在实际应用中初作探索效果理想。
关键词:
电子信息;实践能力;分阶段培养;毕业设计改革
一、信息产业现状及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学校实践性较强的电子类专业来说,应该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整合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研究出一个符合现状的科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更快、更好、更多地培养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的专业人才。本文结合沈阳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实践中的逐步探索与摸索,提出了实践能力培养的分段培养目标与总体设想,在实际应用中初作探索效果理想。
二、实践人才培养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1.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和内容不适应学科的快速发展需要。教学模式在本质上依然沿用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缺乏工程的观点、缺乏应用性。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所学知识严重滞后于时展,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2.课程内容
电子信息类课程集中表现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互融合的特点,其思维方式也由以严密推理为特征的数学思维方式转换到以工程实践为特征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变化导致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中不能很好地掌握课程内容,致使教学难度较大。
3.实践环节
学生普遍实践能力不强。尽管在学校的大力提倡下,已经将实践环节的时间、实践环境以及实验设备进行了大幅更新,但是从实验考核也制度,到教师、学生的心里仍然存在成绩决定一切的思想,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难以实现从学校学生到社会实践的快速角色转换。
三、毕业设计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度低、时间短、学生积极性差、选题无新意、教师学生交流差,考核管理流于形式等问题,如何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选题与时俱进,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真正在融汇知识、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各方面都得到明显的提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四、改革内容、措施与方法
课题组凭借多年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以我校理工科电子信息类本科为研究对象,提出一套系统训练,科学管理,合理定位的分阶段毕业设计环节新思路,希望对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1.系统训练
(1)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及课程内容改革。构建以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体系互为依托,相辅相成。
(2)教学思维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式。重视学生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型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探索不同的教学改革方式方法,并在实践中予以完善。
(3)现有教学资源与实践平台的有效建设和使用。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环境资源,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构建基础型、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教学实践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向多元发展、内容向工程延伸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2.科学管理
(1)采用毕业设计选题上的双向选择与开放模式相结合的机制,提倡学生自拟题目,运用一般指导与具体讨论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创新提供理论准备和冲动源。
(2)提高指导教师素质,建立教师团队,对学生可以进行交叉指导,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以弥补个人知识能力不足的问题。
(3)建立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考核体系,应优先考虑学生的创新能力重新制订评分细则。
(4)建立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科研激励措施。让学生参加教师的团队科研项目,发表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优秀作品,并适当奖励,提高学生的科研积极性。
3.合理定位
毕业设计的改革必须倡导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需求,使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毕业设计全过程。
(1)逐步形成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拉长学生知识积淀过程,通过讲座,研讨会,科研小组等方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其浓厚的科研兴趣。
(2)造就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素质与人格魅力,教师由“主体”地位向“主导”地位转变。将毕业设计按不同完成等级提出不同的要求,力图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为创新提供理论准备和兴趣切入点。
五、结语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社会的希望,作为高校电子信息类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并在实践中不断体会摸索前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为理工科相关专业提供良好可供参照的方法观点。
参考文献:
[1]严凤桥,毛丹.影响高效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资本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1(4).
[2]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11).
[3]仇润鹤,方建安,唐明浩,吴庆彪,王坚.建立综合实验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02).
[4]郝立勇,曹晓群,李福荣,李菲.引入科研性实验,促进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03).
作者:吴琼 张明 何建男 单位:沈阳大学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