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子信息职业技能培养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的改革,高等教育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种转变引发了一系列教育模式的改革,即从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主的“专业教育”向现代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通才教育”转变。这种模式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导致学生所学课程门类众多,什么都不精,更是缺少职业技能的训练。作为普通院校,我校的信息类专业毕业生有一少部分就业岗位的技术含量较高,如行业的设计研究院、大型企业的研究开发中心、技术开发部等。但是更多就业于一般企事业部门,例如:技术员、工艺人员、技术管理员和高级技工等。通过近几年用人单位的反馈,获悉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弱,不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制约信息类专业学生就业和发展的主要阻力。针对这种现状,探索研究新的有效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调动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职业技能,即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调动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是学生学好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
1•了解就业前景,确定就业方向
学生在高考时选择了电子信息类专业,但是多是老师和家长填报的志愿。进入大学后,不知道自己将来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显然这些学生的学习找不到努力的方向,缺乏目的性,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因此入学后,开展就业前景和就业要求的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性质、内容、特点,所学专业在国家现代化工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了解专业可覆盖的一些职业,这些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他们的发展前景。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所从事的职业的认识和热爱,确立将来就业方向,提高学习职业技能的自觉性。
2•明确培训目标,实现训练预期
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拥有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仪器设备组装与维护、电子仪器测试与测量等基本职业技能,必须具有运用单片机、CPLD/FPGA、DSP等各种实用技术,从事软硬结合的设计和研发能力。学生只有明确了训练的目的,才能形成完成训练目标的内部动因,更加自觉地、认真地对待训练,避免在训练过程中产生枯燥感,失去对训练的兴趣。训练前的目标教育对于学生掌握特定的职业技能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教师在讲解训练目标时,一定要与学生职业培养目标相结合,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职业理想形成主动的进取意识。同时,训练目标的制定,不能空洞、不切实际,一定要具体,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训练预期。训练目标的制定,要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训练的实际意义,有利于学生把当前的训练与今后的工作、生活和远大理想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积极的动机和训练态度,提高训练的热情和自觉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对行为能力和结果的评价与预期[1]。
二、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构建开放式实验室,提高工程操作的训练时间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求一走上岗位,就能运用当前先进的电子技术从事设计、研发、制造、运营管理等实际工作,这给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以及配套的实验室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开放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水平分类开放。对低年级或基础较差的学生以查漏补缺、复习巩固已做过的实验为主,重点选择需要加强或重做的实验项目开放;对中、高年级中等水平的学生巩固和提高为主,推荐开放难度适中的实验;对高年级或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以探索创新为主,重点选择综合创新实验开放。对学生开展科技制作、实践设计等竞赛活动和生产实训、毕业论文研究全天开放,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分类开放实验,既可使层次不同的学生施展自己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逐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学生通过开放性实验室的运行,可以获得远远超过课内实验学时的工程操作的训练时间,通过自主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内容的设置,在学习效率和质量上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2]。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生产管理的真实氛围校内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场所,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模拟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同时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实际生产。我院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模拟操作训练主要在实训中心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主要在实习工厂结合实际生产进行。校外培训基地是对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随着学院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仅靠校内实训基地已难以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尤其是随着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应用,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不仅可以弥补校内实训设备和场所的不足,还可以创设一种能够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情景和职业情景,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和胜任某一职业岗位的能力,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增长,能及时掌握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我校已与四平红嘴大学科技园、德科仪表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训基地。
3•实验与实际结合,实习与生产相结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平台由电工电子基本实验和专业技能实验构成。电工电子基本实验主要采取集中实验课程方式,强调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重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特别强调常用仪器的操作与使用,例如,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以及掌握电子板卡的制作工艺。专业技能实验主要采取小组实验方式,强调实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同时侧重于不同方面技能的培养。比如更多要学习微机原理、电子产品设计、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CAD等课程。同时注重电子设计软件的学习,熟悉开发环境,并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训练,掌握行业前沿以及通用设计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4]。实习教学与生产相结合,通过开拓市场,或外协生产或自主开发,让学生在实习中“真刀真枪”地干,在产品加工中严格训练学生操作技能,增加学生的产品意识、质量意识,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在生产中获得实际应用的生产知识、检测技术、工艺知识和动手技能,改消耗实习为效益实习。现与慧通机电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慧宇集团、同创集团等企业建立横向联合,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和产品开发。如与慧通机电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汽车电子组合仪表成套专用设备已投入生产,项目投资20余万元。开发的温度在线检测控制系统、局域有线呼叫系统、智能信息显示系统、矿山使用的低压防爆开关控制与显示系统等已经在省内外投入使用。
三、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是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成功发展的关键。因而要把培养双师型的教师,作为我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学校要积极组织专业教师深入相关企业培训学习,不断吸收、掌握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从而做到紧跟企业需求,理论联系实际,使其掌握和具备指导学生实践所必需知识和能力。鼓励教师通过学习考取相应的“双师”证书。并且从行业一线引进或聘请有实践经验、学历又高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学校的实习教师,把企业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融入实习教学中,与本学校教师互相配合,积极提高本校教师的实践技能[5]。
四、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保证职业技能培养长期有效地开展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学习和提高,必须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具体做法包括以下三点:
1•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每学年在固定的时间举行一次,报名参与的学生可以提前准备,并且本院实行“导师制”,每名学生在大一确定了自己的导师。备赛期间,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提高自己实践技能。技能大赛根据年级进行分组,扩大学生参赛范围也体现了公平性。根据临场表现,评出一、二、三等奖,除了丰厚的物质奖励还要颁发证书。通过技能大赛,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素养,也让学生懂得职业生涯中充满生存竞争和发展机遇,只有不断竞取,艰苦创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专门设立职业技能基金和创新基金,并制定了多项奖励政策,如在国家、省级各种技能大赛、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学生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奖金,由院团委组织实施。学生凡是运用新思想,新技术,新器件开展的电子设计与制作课题,都可以申请职业技能基金和创新基金。
3•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完成具有一定创新和实用功能的电子作品,并作为毕业考核的一项标准。在四年中,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传感器和单片机等各门课程,注重最基本的具有完整功能的电路分析和制作,如稳压电源、电压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运算比较电路、信号发生器、脉冲开关电路、计数器、编码电路、定时器、传感器电路、显示电路和控制电路等。通过对这些典型单元电路的逐一分析、设计、制作,提高学生对整机剖析能力,并且让学生利用单元电路模块进行有机的组合,设计并制作成具有一定功能的作品。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对新产品的开发,由学院附属公司进行推广。几年来,我院深入持久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出不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创造型人才,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教学新模式,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以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2项,省电子设计大赛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全国大学生电子作品“挑战杯”赛中,8件作品获国家级三等奖,省程序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2项,省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学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0%,部分学生在TCL公司、实达电脑有限公司、格力电器、深圳富士康NSG无线网络事业群中心等单位均已成为了技术骨干,为我们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08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确定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就业和学院的发展,因此,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已成为当今高校工作的重点,有待进一步去探索和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