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子商务专业革新建设与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广西经济的发展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具有巨大的需求。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推动,也会有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因此,加大对区域中各行各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伴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进程,电子商务人才的社会需求表现为数量的扩大化、层次的丰富化、节奏的紧迫化。根据调查,2007—2010年,每年新增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近75万人,2010年全国电子商务行业从业人员需求增至300万人。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达200多万,电子商务人才的普遍匮乏已成为阻碍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这种需要,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为此,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将充分体现地方特点、区位优势,抓住机遇,从实际出发,立足北部湾,服务东盟,以中小企业一线需求的“商务型”和“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为培养目标,努力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服务。
一、电子商务专业改革建设思路
围绕南宁市及周边城市发达的电子商务服务业,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确电子商务典型岗位群。通过对典型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并明确专业的核心课程。依托学校理事会,发挥行业优势,组建电子商务专业理事分会,创新“工学结合、联合培养、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立足北部湾,服务东盟,培养“商务型”和“技能型”电子商务应用人才,不断深化基于“实习导师制”下的“2+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模式,更新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建立专业和课程标准,使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融通,实行双证书制度;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校企共建一支德高业精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深化合作力度,引入企业,校企共建“四个基地(中心)”、“五个级别平台”,即集教学服务、技术咨询服务、培训考证、生产经营及职业素质训导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实践园;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以过程评价代替单一考试,重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项目经营实战替代考卷;重视过程监控特别是顶岗实习的管理,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发挥对专业群和同类专业的引领作用。
通过两年的专业建设,建成资源区域共享,办学理念领先,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合理,顺应市场需求,实现“学校—岗位零距离对接”,代表省内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和发展方向,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示范专业和综合性实训基地。在承担校内外学生实习实训与社会人员岗位培训任务的同时,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其他职业学校,提升本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突出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培养,实现了高就业率和高满意度办学效益,促进整个广西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
二、电子商务专业改革建设与创新发展实践
1.人才培养定位———找准结合点。专业内涵的源头在于定位。要找准人才培养定位,首先应该清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专业适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也就解决了定位问题。客户服务与管理从工作内容和职能来说,要求具备现代客户服务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能,能够熟练地掌握客户心理、客户服务的基本流程和技能,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把握全局的能力,以及实操技能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能高效地完成客户服务与管理工作,中职学校理应成为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以此同时,网上销售侧重对网络零售商的管理与指导,也适合中职学生的创业与就业。在中职学校培养大量优秀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和网上销售人才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最有效途径,是社会、企业心声呼唤与热切期盼。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召开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理事分会专家认证会,听取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岗位职业能力,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与写作能力等方面技能为目标,以“硬技能、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为指导原则,培养既有扎实的电子商务和商贸理论基础,又有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客户服务与管理和网上销售两大职业方向应用型人才,同时将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成为省内领先、有较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2.教学团队建设———选准切入点。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专业内涵的灵魂在于教师,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是保障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校训“崇德尚人”,办学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对此,学校花大力气开展创新教育教学团队建设,通过教学团队建设,鲜明体现我校创新教育的特色。目前大多数教师理论教学有余而实际操作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上没有完全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工学结合”这个教改目标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以专业教学团队形式组织教师开展社会实践和集体备课,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2011年组建8名教师团队的基础上,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今年继续组织12名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团队,带领21名学生为我校“印象八桂”网上商城运营中心建设、格子铺、实体店和B2C网店相结合的连锁超市运营及南宁百信乐移动12580呼入客服、企业网上零售、小额批发运营而进行实际工作。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的实践项目现已开发成为电子商务运营策划的教学项目。由于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绩突出,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荣获2012第五届中国网络营销大会“网络营销优秀教学团队奖”,荣获2011第四届中国网络营销大会“企业项目教学创新奖”;10名教师荣获中国网络营销大会“优秀教师”称号。
3.核心课程改革———确定控制点。专业内涵的基石在于课程。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在校内建立“印象八桂”网上商城运营中心,由企业派兼职教师来校上实战课,使学生不出校门即可体验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感受实际的工作流程与内容,尝试使用新型的教学资源,针对核心课程实施“五化”教学模式,即项目背景企业化(教学项目依据企业背景材料设计)、学习内容工作化(即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教师指导精细化(实训步骤有主讲教师详细的配图演示)、学生操作规范化(要求学生完成信息收集、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的操作过程)、成绩考核动态化(用动态成绩鼓励学生不断修改完善作业)。通过检查教学项目背景材料是否为教师深入企业调查或实际运营的第一手资料,学生操作是否以文字加配图的形式记录了操作过程,操作指南是否包括了操作目的、操作步骤、操作提醒、操作反思、课后拓展等要素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实训成果是否经过了不断完善等四个关键控制点,提高教学效果。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启动后,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积极参加“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并成为本专业协作组课题副组长单位,牵头开发完成了《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精品课程所有课件。
4.顶岗实习实践———寻求满意点。专业内涵的延伸在于企业。在对现有校外基地进行优化建设的基础上,再新增10家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大力开展“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推行“参与式”、“项目式”、“任务式”“、工作室式”等模拟企业工作环境进行仿真教学,同时让学生走出校园,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顶岗实习中的工学矛盾、薪酬、管理职责等问题能否有效解决,直接决定着实习的成效。本专业通过教学实施方案的改革,寻求企业、学校、学生的满意点。2012年8月,我校21名学生到南宁百信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学校针对该项目提出了个性化教学方案(组建独立的教学班,部分课程的教学及考核由企业在岗前培训及工作中负责完成,另外一些课程由学校教师结合企业实际采取集中辅导方式完成),企业承诺实习生与正式员工实行同工同酬,学生的顶岗实习月工资平均达到3000元。
5.实训基地运营———寻找盈利点。专业内涵的活力在于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入企业运作模式,以适当的收益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在校内教学区与生活区建立格子铺、实体店和B2C网店相结合的连锁超市。格子铺面向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竞标方式获得经营权,为学生提供真实地商务实践活动,建设“校中店”。通过校企联合开发的方式构建仿淘宝网的网上商城,招聘电子商务专业群学生组建项目运营团队,成立“印象八桂”网上商城运营中心;明确运营中心的组织结构及相关职能,完成商城招商、客户管理、在线交易管理、物流配送等工作;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商城上进行C2C网上开店创业和购物,由教师团队带领学生运营,实现企业、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三、结语
在示范校建设期内,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紧紧围绕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牢牢抓住专业建设创新发展的主线,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得到切实的提升,而且在教学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后,广西银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将继续加强改革建设与创新发展力度,在吸收借鉴国内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与自身专业特点相符合的建设模式,努力把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打造成为广西客户服务与管理及网上销售两大职业方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地。
作者:覃其兴单位:广西银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