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子商务创业人才校企合作的创新范文

电子商务创业人才校企合作的创新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子商务创业人才校企合作的创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电子商务创业人才校企合作的创新

【内容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是创新型实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通过分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方式培养电子商务创业人才的意义、现状以及改进路径、方法和实践,为学生搭建创业实战平台,组织和实施项目化、实战化教学,构建稳定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职业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电子商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创新创业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学校与企业共建电子商务学生创业实战平台,有利于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紧密结合。

一、创业人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意义

(一)创新创业政策背景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党的报告鲜明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95万人,2018年增加25万达到820万人,2019年再增加14万达到834万人。2020年同比增加40万达到874万人,再创10年新高,叠加疫情影响,本届毕业生就业面临诸多挑战。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明确指出,要开展创业服务,将创业培训向校园延伸,支持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多样化的就业创业模式,互联网营销从业人员数量以每月8.8%的速度快速增长。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政策背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要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推动学科专业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国家和地方政府从政策层面都是大力支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鼓励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实习实训。

(三)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和创业存在的问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和创业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欠缺,缺乏主动性、创新性,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很多已经被淘汰的知识,没有学习用工单位所需要的技能;二是思想观念落后,有些学生在就业的时候不能准确地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定位导致就业困难,有些想创业的学生对创业所面临的困难有所畏惧;三是对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学生不能够明确该专业在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对专业欠缺理解,从而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有订单班、现代学徒制、教学企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接收教师下企业锻炼、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生就业等形式。校企合作普遍是以学校为主、企业配合的模式进行,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合作层次不深。实习、就业的合作较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本教材的合作开发、指导学生实训等教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合作较少,有些合作只停留在签约层面,校企双方都没有投入过多资源,合作的形式大于内容。二是企业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大部分是学校主动寻求企业合作,高职院校对企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外企业认为参与校企合作会增加成本,利益相关度不高,这也降低了合作企业的积极性,还有的企业在技术指导方面保守一些,以技术保密的名义不愿意向学生传授先进技术和经验。三是校企合作管理不够规范。缺乏信息反馈机制,学生和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能及时总结和反馈校外实习的相关情况,无法对教学组织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有效的反馈意见。四是合作模式不够清晰。校企双方因组织、文化、利益等不同,容易出现路径不清、任务不明、机制不顺等问题,造成企业无法稳定参与专业教学,学校无法有效参与企业生产,无法真正落实产和教的同步发展、深度融合。

二、创业人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内容

未来职业教育更需要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将通识教育、技术技能、职业经验、就业能力教育相融合,使学生更充分地实现学做合一,将理论和实际相统一,在岗成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纳入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中,制订合理的学分认定制度和创新创业档案,学习创业知识,播下创业种子。通过创新创业学分设置、课程改革、专业综合改革,100%在校生受到创新创业普及教育,10%的学生通过电子商务创业人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接受创业实战历练。学校与企业共同搭建电子商务学生创业实战平台,实现模块化教学、分层交织活动、项目任务驱动、实战中实训,培养方案与企业用人规格对接、理论知识与岗位需求对接、实践教学与实际应用对接,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紧密结合。

三、创业人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实施

(一)搭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基地。通过与电子商务科技公司联手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职业发展无缝对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在校修读理论课程,完成通识教育、专业理论教育、创新创业普及教育,学习电商创业理论知识。第三年进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基地,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企业管理和电子商务平台技术问题。校外企业开设实践课程,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企业导师,指导业务操作、监督工作表现,开展KPI考核,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基地学生与企业联合办公,学生组建运营团队,选取不同行业,打造轻松活跃的团队文化,不同团队间资源互补、优势互补、良性竞争、抱团成长。企业提供良好的电子商务孵化环境,多渠道感知市场动态,营造纯粹的电商团队氛围,定制专属的电商KPI考核机制,完成电子商务人才能力输出。通过专业的电子商务孵化平台,建立专业的电商培训体系,加强团队日常工作的检查和监督,组织运营能手培训、明星讲师实训,实现创业人才从理论到实战质的飞跃。通过竞争考核机制,打造标杆团队,打造明星创业家,实现电子商务人才的创业梦想。

(二)教学组织和实施。

1.构建实践教学与个人拓展训练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面向电子商务全体学生,在校期间开设创业精神、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创业领导力、互联网思维等通识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专业课程,探索构建“通选课程+创新创业专业课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创业人才个人拓展训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面向有创业知识基础和创业激情的学生,进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基地后利用企业丰富的实践资源,以真实的企业实战项目为引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融合,培养学生创业能力。针对创业团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市场敏感度弱、发展规划不清晰、团队不会管理、营销方式策略无从下手、经营策略缺乏全面性和前瞻性等问题,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基地采用线下集训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课题讲授、平台实操、业务演练、上线实战,快速提高创业团队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创业孵化成功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基地实践课程分别为电商基础和专业晋级两个阶段。电商基础阶段包含电商概念及发展情况;电商企业主要岗位及要求;主流电商平台简介,站前后台认知;商业贸易基础流程,相关术语;贸易支付及物流;熟悉产品,了解企业;产品排序逻辑及产品流程(含关键词,橱窗设计);交易流程基本演练;产品图片处理,详细页设计,产品优化,多语言市场;产品相关规则(知识产权,禁限售,重复铺货);产品相关练习;旺铺装修;客户服务;售后服务等内容。专业晋级阶段包含运营平台打造、运营进阶特训、运营战果比拼等内容。

2.构建全过程管理和多元评价考核体系。校企双方联合成立协同育人基地实践课程管理工作组,采用双导师制、企业管理为主、学校配合协助并贯穿于课程组织、实施和考核全过程。学生和企业员工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采用上班作息和考勤制度进行管理。电子商务各岗位采用KPI考核机制,制定团队周销售目标、月销售目标,以项目成果为导向,激励成绩突出的学生,鞭策成绩落后的学生,使每个参与的学生自觉自发地快速成长。校企双方定期沟通,明确双方在各环节中的职责,实现过程共管责任共担,避免管理中的漏洞。校企双方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将学生实习成果、创业成果换算学分,增大日常考核力度,倒挂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比例,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构建稳定、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双方精准了解对方内在需求,共同绘制校企合作蓝图,形成合力。双方共同制定、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措施,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和利益,使校企合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企业在培养电商人才的同时,积极挖掘学生潜力,发现更多有培养价值的学生,一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节约企业新入职员工培训成本;另一部分创业能力较高的学生,通过实战训练积累经验,成功创业,将成为合作企业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做大做强电子商务平台。学校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校内老师通过下企业实践锻炼,练好内功,实现知识、技能的积累,厚实实训基础,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创业能力,进而不断转化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学校打造出一支专业技能过硬、实战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促进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

四、结语

校企共建电子商务协同育人基地,为学生搭建创业实战平台,有利于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林月珍 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