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创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从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剖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重点围绕如何营造有利于物流管理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如何构建现代化信息化的物流管理体系,如何深化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加快信息技术在物流业的推广应用,如何融入“一带一路”构建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格局,提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创新物流管理、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创新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呈现迅猛发展势头。近年来,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商品贸易方式带来巨大变化。网络平台交易越来越普及,网络购物日益大众化,2012年以来,网络零售业态增速为25.4%,远超百货店、超市和购物中心等其他零售业的增速,成为新的消费驱动力。根据国家商务部相关数据,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高达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见表1);2017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7.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2%,占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总额的24.62%(见表2)。电子商务彻底改变了传统消费习惯,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给物流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电子商务带动物流运输体系持续发展。得益于电子商务的有效带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物流业服务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物流服务质量水平大幅提升。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形成了网络化、多元化的运输体系。电子商务带动物流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商贸流通日趋便利,2017年快递业务总量的70%是由于电子商务产生的。电子商务引发共享配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联盟等多种物流组织模式加快发展,仓储、配送等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同城、异地、全国、跨境等运输服务更加便利,覆盖城乡的物流运输体系基本形成。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推动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为电子商务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新设备、新技术应用日益广泛,自动分拣、货物跟踪、射频识别、传感技术等广泛应用,提高了电子商务物流全过程信息化水平,采购、装卸、运输、仓储、配送等各环节效率成倍增长,推动了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强大的网络系统推动实现了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融入客户管理过程,满足用户及时、便捷的物流需求,提升物流服务商对物流服务质量的控制能力,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实现了现代物流服务真正的无缝链接。第三方物流服务等服务新模式不断出现,充分整合了既有物流资源,促进了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降低了物流企业成本,提升了物流产业的质量和效益。电子商务与物流产业协同日益增强。随着电子商务的变革,物流产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品的运输、储存、配送、保管等各种活动更加顺畅,物流效率不断提高。通过电商平台,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物流和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物流与电子商务产业联系愈加紧密。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物流法规制度建设没有同步跟进。伴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快速增长,大量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开始涌现,现行的政策制度和措施制度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要求。针对新模式新业态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新特点,束缚了物流企业的创造活力。政府在政策法规、信息咨询、市场监管等方面配套服务亟待加强,在市场准入、合规经营、规范竞争等方面,也存在一定挑战。电子商务物流的管理机制体制矛盾仍然突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市场无序竞争现象普遍存在。物流企业税收、土地以及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仍有待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市场缺乏标准规范,市场监管不到位,企业诚信经营体系存在不足,阻碍了电子商务物流的融合发展。物流供给体系质量亟待提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重偏高,比欧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高8%-9%,反映出我国社会物流体系协同衔接不足,组织管理水平不高,物流供给体系质量有待提升。物流产业结构不合理,物流规模与质量效益不匹配,物流企业的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不够,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程度不高,导致物流效率不高,成本居高不下,难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要求。城乡之间物流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不合理,农村地区的设施建设还存在短板。运输结构调配不合理,铁路运输由于运输批量大、安全性高、适应性强的特征,比较适合中长距离经济型运输。公路运输由于灵活性强、响应速度快,能够提供“门到门”运输服务,比较适合中短距离运输,目前铁路、公路运输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物流管理互联互通水平比较低。我国物流业总体发展还不平衡,企业管理仍然比较粗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导致基础设施的兼容互通不够。铁路、公路、空运等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各类运输资源统筹调配困难,便捷高效的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还没有形成,海铁联运比例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部分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信息化现代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一些重要的国际化战略性运输通道尚未打通,综合物流枢纽缺乏,部分国际运输通道不畅,物流服务核心竞争能力不强。电子商务物流市场竞争激烈,集中度不高,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急需提升。物流信息共享力度不够,物流信息不联通、标准不衔接、先进技术设备应用不足等问题比较普遍,制约着物流高质量发展。高端复合型人才比较匮乏。人才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国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物流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实践经验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比较欠缺,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物流产业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术人才明显不足,特别是既熟悉现代物流又通晓电子商务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成为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的制约。我国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理论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究不足,产学研用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高等教育相关人才培养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社会上也缺乏成熟完善的职业培训机构。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创新的主要策略
完善政策法规,营造有利于物流创新发展的营商环境。规范公平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物流创新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地方各级政府要紧跟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深化物流领域“放管服”改革,建立物流管理事项清单,简化物流企业行政审批手续,健全完善支持物流企业创新的配套措施,尽量减少对物流企业管理创新的干涉。要坚持顶层设计,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深入研究物流管理创新形势,科学制订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推动电商物流融合发展。加强政府部门的协同联动,进一步理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体制,完善相关职能,突破机制障碍,畅通物流高质量发展通道。健全完善物流行业信用体系,明确严重失信企业标准,构建政府层面失信惩戒机制。落实有关土地优惠政策,加大物流用地政策支持力度,努力整合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资源。加大物流企业财税政策支持,降低物流企业成本,减轻物流企业负担。创新物流企业投融资渠道和方式,支持建立物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加大对重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深化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拓展融资渠道,稳定企业融资链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创新发展的金融产品,为物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加大对民营物流企业、小微物流企业的融资支持,努力营造推进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营商环境。更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体系。适应电子商务环境新特点,大胆探索物流运营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物流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增强物流产业竞争新优势,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打造现代物流品牌。加快推进物流企业信息化,打通生产制造、运营管理、财务管理、货物运输的全过程物流通道,率先实现企业内部流程互联互通,打造数字化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企业综合运行效率效益。积极推进共享物流、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先进物流组织方式,实现资源和渠道的优势互补。积极推动物流供应链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物流供应链系统化组织、专业化分工、协同化合作和敏捷化调整的优势,提高生产、流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企业协同发展水平。
进一步优化区域物流发展布局,突出区域特点、区域优势和区域特色,加大推动物流资源重组整合力度,培育一批高端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大型物流企业,提高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对物流产业的带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瞄准国际物流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健全完善物流行业标准化规范化体系,深入推进物流标准化试点示范和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等工作,着力构建适应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标准体系,对物流发展质量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为提升我国物流业规范化、国际化、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物流产业发展布局。落实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充分借助电商平台优势,推动深化物流行业改革,优化物流产业和设施布局,合理规划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推动各类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完善服务规则,健全多式联运转运、装卸场站等物流设施标准,努力在货物交接、合同运单、信息共享等方面实现新进展。加快建设多式联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多种运输方式实现“无缝化”衔接,实现货源与各类运力资源有效匹配,降低载运工具空驶率,提高货物运输效率。清理规范铁路运输企业相关服务环节收费管理,降低铁路物流成本水平。认真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计划,统筹城乡物流发展,完善城乡配送网络。加快重点物流园区、物流基地、仓储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人才、信息、技术、设施等各类资源共享,建立通畅高效、协同共享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物流网络,加强农村乡镇、村物流配送设施建设,将末端配送设施纳入乡村振兴统一管理范畴,推进设施共享共用,逐步构建城乡双向畅通的物流配送网络。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推动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农村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实现城乡物流协调发展。顺应电子商务潮流,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物流业的推广应用。紧跟电子商务发展步伐,积极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物流,聚焦智慧物流改造,推进各类物流要素数字化。加快智能设备的普及应用,加快传感器、自动识别、人工智能、无人机配送等先进技术应用,致力打造运输、仓储、配送、客服等全链条的物流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和大型仓储设施等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在重点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率先实现数字化,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打造一体化物流新生态。加大推动重大智能物流技术研发,推动物流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自主化、安全化方向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着力优化物流供给结构,加快构建标准化、一体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物流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物流业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水平。落实国家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部署,大力推进绿色物流发展,推广绿色仓储设施和绿色运输装备,推广实施货物包装和物流器具的绿色化、减量化,促进节能减排。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合理配置各类运输方式,加快推广先进物流组织模式。
融入“一带一路”,积极构建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格局。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是接轨发达国家物流水平、促进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要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强化供应商与跨境物流公司的配合,充分整合海外物流资源,构建完善的电商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提高市场响应能力,实现高效便捷的跨境配送,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满足跨境电商的物流需求。积极适应各个跨境国家的相关政策,合理安排运输方式、运输路线和仓储方式,实现国内物流和跨境物流的无缝化衔接,满足跨境物流的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需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抓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战略机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物流合作,以物流枢纽城市和重要港口为切入点,建设一批为物流产业配套的境外合作物流园、仓储中心、交通枢纽、重要港口等,打造一批国际物流合作基地,提升跨境物流大通道的服务能力。加快物流企业“走出去”,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海外物流园、仓储中心、配送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提升物流企业的全球配送能力。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推进国际物流企业重组并购和合资合作,进一步整合跨国电子商务物流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协同效应,形成资源合力,有力支撑跨境电商企业全球化发展,不断丰富客户跨境消费体验,在全球叫响我国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品牌。加快国际化高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物流企业开展物流产学研基地建设,不断拓展人才引进开发和培训渠道,进一步健全完善电商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为现代物流业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Z].中国政府网,2014-6-11
2.李佳婷,樊重俊,王宇莎.我国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分析与市场研究[J].物流科技,2016(8)
3.商务部.《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Z].商务部政府门户网,2017-2-8
4.马宁.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2013
5.何美芳.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
6.武淑萍,于宝琴.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管理评论,2016(7)
7.曹允春,王曼曼.基于产业链视角的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J].价格月刊,2017(2)
作者:张莹 单位:吉林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