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子技术教学探究(5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针对当前“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特点,文章提出在教学过程(包括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中引入多个仿真软件,以构建立体教学体系。Multisim,Quartus,Modelsim3个仿真软件各有特色,可应用于课程不同章节的课堂教学中。文中通过各软件仿真实例阐述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嵌入及应用,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应该普及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Multisim;Quartus;Modelsim;立体教学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重点突出数字逻辑集成芯片的认识及实际应用。一般在课程后半会配套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进入了课堂,各种教学仿真软件层出不穷,逐渐被熟悉后应用到教学中。仿真软件能解决因实验设备不足而开不出课程实验的问题,并凭借其出色的仿真功能及易操作性使得课堂变得生动、形象、高效。本文将介绍Multisim,Quartus,Modelsim三个软件在理论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构建立体教学〔1〕。
1仿真软件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1.1Multisim软件的应用
Multisim软件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一款优秀的电路线路仿真工具,它包含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2〕。其界面与实际的实验箱相似,元器件查找、连接方便,仿真调试过程简单,操作性好,现广泛用于“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中。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刚开始介绍门电路时,学生对这个概念并不是很理解,一般只认识门电路的符号和逻辑功能,但不会与实际的集成芯片联系起来。为了让学生快速熟悉常用的逻辑芯片,可以在软件里用两种方式来仿真,以对比的方式认识逻辑电路图和实际电路图。以与门为例,分别选择TTL结构无源和有源的74LS08,并使用电阻、开关等器件搭建好逻辑输入电平电路。
1.2Quartus软件的应用
QuartusII是Altera公司的综合性PLD/FPGA开发软件,它支持原理图、VHDL、VerilogHDL以及AHDL等多种设计输入形式,内嵌自有的综合器以及仿真器,可以完成从设计输入到硬件配置的完整PLD设计流程〔3〕。触发器的描述一般使用波形图来表示。Quar-tusII有自带的波形仿真器,通过对输入信号的简单设置,即可产生所需的输入、输出波形。考虑到教学进度,在课堂上使用QuartusII进行波形仿真时,其电路搭建一般使用原理图输入,暂不采用硬件描述语言(HDL)来描述。
1.3Modelsim软件的应用
Mentor公司的ModelSim是业界优秀的HDL语言仿真软件〔4〕,它能提供友好的仿真环境,是唯一单内核支持VHDL和Verilog混合仿真的仿真器,是FPGA/ASIC设计的首选仿真软件。由于QuartusII9.0及以前版本是自带波形仿真器,但之后版本就不带了,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将来的软件发展需求,在教学中亦向学生介绍该软件的使用。ModelSim的仿真波形外观是Quartus自带波形仿真器比不上的,但ModelSim的操作比较复杂,需编写测试激励(testbench)。教师需向学生下发编程手册及一些程序例子。以1位全加器为例,设a、b为1位加数,ci为低位向本位的进位,s为本位和,co为本位向高位的进位,可以向学生介绍几种描述的方法,让学生从实例对比中理解编程的思想。本例使用较为简洁的数据流方式进行描述。
2仿真软件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2.1课程设计思想的导入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学期的后半段,此时理论课程进度应该是刚进入时序逻辑电路这一章内容〔5〕。而这一章里的计数器在整个逻辑电路的设计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如何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各种集成计数器的使用,并完成整个系统电路的设计,教师需将设计的思想和过程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现以“八路数字抢答器”作为设计任务,使用Multisim进行设计。该题目很好地反映理论课程各章内容。1)引入教学中首先引入集成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74LS161,向学生介绍该芯片的逻辑功能、输入、输出管脚,并将其输出以数码管显示。2)深化在上例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将十六进制的计数器变成十进制计数器?”这样就可以引出N进制计数器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反馈归零法的原理和步骤后,分别用74LS161的“清零端”和“置数端”举例来实现十进制计数器。3)成型在掌握4位二进制计数器后,再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集成十进制计数器,直接使用即可?”便可引出74LS160、74LS162、74LS190、74LS192等集成十进制计数器芯片。通过借位端的连接形成100进制减法计数器。若要实现100以内如30秒倒计数时,则要将十位数的电路通过预置数端进行反馈得到。最后得到的电路便是“八路数字抢答器”的定时电路了。
2.2自主设计
在初步掌握设计方法后,教师可以出一个稍为复杂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如题目“数字交通灯”。为了让学生更快地完成设计,教师先介绍设计的原理。通过逻辑化简,可得到6个信号灯的逻辑表达式,便可用相应的计数器和门电路来实现信号灯的驱动电路。接下来是进行倒计时定时器及数码显示的设计,以及定时时间切换的设计。这个过程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或查找资料进行设计。完成“数字交通灯”的设计仿真后,学生已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也熟悉了一些常用的逻辑芯片,接下来可回到“八路数字抢答器”剩余部分的设计及焊接成形。至此整个课程设计通过Multisim仿真软件串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3结论
上述实例表明,Multisim,Quartus,Modelsim三个仿真软件可以无缝嵌入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并且能完成一般PPT演示文稿所不能完成的功能,实现多维的立体教学。教师亦应该多尝试新的教学辅助软件及方法,以改变当前较为枯燥的理论课堂。
作者:李金灿;邱广萍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第二篇:电子技术在登高平台消防车上的应用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使我国建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开始向高层建筑方向发展,能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其经济效益。但高层建筑的发展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此背景下,推动了登高平台消防车的实现。将其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能有效保证车辆的稳定与安全,实现其应有的效益。
【关键词】电子技术;登高平台消防车;发展前景
1.引言
登高平台消防车的发展能有效解决登高扑救难的问题,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登高平台消防车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大大增加了操控难度,传统的计算机操控技术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需要利用电子技术进行辅助工作,以发挥特种车辆的实战价值。
2.浅析登高平台消防车的发展现状
消防车能起到急救抢险的作用,对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消防车的功能可分为云梯车、抽水车以及其他车辆,为了满足高层建筑抢险的需要,社会上已经出现了登高平台消防车,其作业能力强、作业范围广、安全性高,为消防人员火灾抢险工作提供了便利。将电子技术应用在登高平台消防车上,能有效保证消防官兵和车辆的安全性。
3.登高平台消防车的应用与操作
登高消防车的操作难度较大、高度较高,在使用时有特定的环境限制。通常情况下,需要选择路面畅通、土层稳定、空间开阔的地区。同时,要尽量避开水电气等设施,防止出现碰撞而引发安全事故。另外,要尽量保证地面平坦,当救援地区处于一定的坡度时,应采用垫板来保证路面平坦,避免出现倾斜等问题。为了增强登高消防车的灵活性,通常需要安装上下两个操控平台,能满足实际救援需求。但也存在很多的不稳定因素,一是,当救援环境比较复杂时,常常会出现误碰操作系统的问题,从而引发安全事故。二是,部分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较低,容易受心理素质和操作技术的影响而出现误操作等问题。消防官兵在平台上进行火灾扑救时,要合理控制水枪与火源的距离,当距离过远时达不到灭火效果。而距离火源过近,水流会对火源造成冲击,导致火苗向外扩散,对消防官兵以及车辆的安全会造成影响。同时,禁止在移动平台时进行射水,防止水压不稳而影响平台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救援质量。
4.电子技术在登高平台消防车上的应用
4.1在控制电液比例上的应用
登高平台消防车主要特点是臂架式结构,在其顶端设有操控平台,能有效起到载人作业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臂架式结构采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由电控器向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信号。同时,需要电流放大板来将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命令比例阀执行指令。当阀门处于偏移时,即可对电流量进行控制,从而达到调速的效果。实际上,电控器主要是起到控制信号的作用,使阀门根据信号的指令来执行正向旋转或逆向旋转的指令,从而控制臂架的运行状态。同时,电控器手柄有很多的开关选项,能满足消防官兵的不同使用需求。其中,当对终止开关进行操作时,需要按动开关键才可执行相应的指令操作,能有效避免意外碰撞而引发的误操作问题,有利于提高登高平台消防车操作的安全性。另外,电控器手柄中还设有附加开关装置,能对液压回路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从而改变其动作和动作方向,当液压回路正在运行时,其动作和动作方向则处于卸荷状态。这种操作方式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安全系数[1]。除此之外,电控器手柄还能对电流放大板起到控制作用,当电控器手柄的操作角度小于5°时,电流放大板不会发生变化。当操控角度大于5°时,电流板会随着操控指令而进行电流加减,能保证操控平稳,从而顺利完成救援工作。
4.2在支腿反力限制上的应用
当登高平台消防车处于登高作业状态时,需要由消防车的四个支腿来保证其稳定性,防止出现侧翻等问题。当四个支腿的反力总和与消防车的实际载重量相等时,其稳定性比较强。但由于作业环境不同,各个支腿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会存在反力不均的问题,容易引发侧翻隐患。因此,需要对四个支腿的反力参数进行限制,以保证其稳定性。将电子技术应用在支腿反力限制上,能及时了解各个支腿的反力情况,从而制定正确的解决措施,保证登高平台消防车的稳定性。例如,应在各个支腿上安装压力传感器,以监测各个支腿的反力大小。同时,还需要在四个支腿上安装应变组片,采用全桥电路的方式进行连接。并对所获取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将其与实际操作系统进行匹配,利用线性求和的办法来获取各个支腿的反力值。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的稳定性,需要对支腿反力值设置额定参数,当实际反力值超过最小额定参数时,会自动向消防官兵警告信息。促使操作人员改变臂架的运动方向,避免出现侧翻隐患。
4.3在限位控制上的应用
登高平台消防车的操作难度比较高,容易受到内外部的因素的影响而引发安全隐患,对消防官兵以及车辆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限位控制措施,以降低误操作的发生几率。第一,登高平台消防车的主要支撑力在四个支腿上,当支腿没有完全伸出而进行臂架操作时,会加大消防车侧翻的可能性。对此,在进行臂架操作前,要将支腿完全伸展开来,并根据实际作业需要进行适当固定,从而保证操作的安全性。第二,臂架操作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主要是人为因素而引起的误操作问题。对此,需要严格控制操控流程,使消防官兵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操作,有利于提高作业的安全性。第三,当对作业平台进行控制时,要认真考虑作业环境,包括平台荷载情况、碰撞物分布情况等,从而制定正确的作业计划,保证平台作业的安全性等。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可采用电子技术进行处理,例如。一是,可在臂架中安装减缓电位器,根据臂架的实际运行情况发送相应的指令。当臂架处于极限位置时,减缓电位器会自动增加电阻,减少电流的产生,能有效控制臂架的运行速度,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二是,在平台上安装电感式接近开关,当平台处于作业状态时,接近开关会自动感应附近有无磁铁物质,并向操作人员警告信息,促使其转变操作方式,降低碰撞隐患[2]。
4.4在现场监视上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登高平台消防车的作业环境比较复杂,很难精准控制臂架的运行情况,往往会引发一些安全隐患。因此,做好现场监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有效保证臂架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对此,可采用电子显示器来进行操作,其工作原理主要是由传感器对臂架的运行角度、方向、高度等实时收集数据信息,并以传输给显示器上,便于操控人员进行观察。同时,显示器主机会对收集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向操控人员发送警告信息,以达到现场控制的目的。目前,这种技术主要用于高度较高,且人工监控难度大的条件下,能有效保证作业的安全性。
4.5在无线遥感上的应用
传统操控技术过于单一,无论是在控制方法、位置上都有较强的限制性,无法满足灵活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登高平台消防车的使用效率。因此,可加大无线遥感技术的应用率,提高操控系统的灵活性。例如,可在无线遥感系统中安装传输机,在操控平台上安装接收机,便于进行数据的传输工作,从而下达指令,进行无线操控。通常情况下,接收机主要由继电器进行控制,对传输机下达的指令进行接收并控制,从而完成调速、控制工作。
5.电子技术在登高平台消防车上的应用展望
首先,虽然电子技术在登高平台消防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具体操作方式还是由人工负责操作,难免会存在一些误操作的问题。对此,要求消防单位加大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可开展技术讲堂、情境模拟等多种方式,使消防官兵在实践操作中提高技术水准。另外,还需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使其在各种情况下可以冷静处理,准确进行操作,从而提高救援作业的质量和效率[3]。其次,登高平台消防车属于特种车辆,其应用价值比较大,一旦发生系统故障,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加大限位控制力度,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流程标准,促使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控流程进行作业,从而保证作业的安全性。最后,除了需要按规操作之外,还需要进行维护保养工作,避免出现系统故障。例如,应加大日常维护力度。当车辆使用完毕后,要放回固定的车库中,并对车辆的受损情况进行检测,及时进行处理,便于应对突发情况。同时,要定期对车辆的线路连接情况、零部件的质量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故障隐患,保证各个系统可以安全、稳定运行。
6.结束语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使登高平台消防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加大电子技术的研究力度,尽快实现智能化操控模式,以保证操控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其应有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田文朋,王鑫涛,吴明英,王伟.登高平台消防车油气悬架系统匹配及建模[J].液压与气动,2013,(07):36-39.
[2]毛永炜.登高平台消防车金属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稳定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夏树立.百米登高平台消防车回转液压系统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作者:蔡增生;欧阳泳 单位:漳州市公安消防支队
第三篇: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职学校中,对电子技术进行实践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电子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现状
(一)虚拟仿真技术概述。一般来讲,虚拟仿真技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虚拟仿真和虚拟现实。虚拟仿真技术指的是建立实验模型,并通过一些仿真软件对实验模型中的电路环境等方面进行真实模拟,通过这个实验模型来进行相关实践操作。虚拟现实技术就是VR,所设计的内容包括传感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人工智能等,并通过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以及相关传感器来构成三维的虚拟环境,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通过亲自操作达到与虚拟环境交互的目的。
(二)电工电子虚拟仿真软件Multisim的应用。Multisim是美国的国家仪器有限公司推出的仿真软件,此软件以Windows系统为基础,可以在数字电路板或板级模拟上进行设计,其在设计中使用了电路硬件描述语音输入方式以及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方式,具有很强的仿真能力。设计师通过使用Multisim交互式来搭建电路原理图,对电路进行仿真,并将SPICE的优点融入在Multisim软件中,可以快速进行仿真设计。Multisim一般用在电子电路的设计、分析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理解能力,已经成了各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
二、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突破本专业课程的重难点。传统的电工电子教学普遍都是理论性比较强,由教师在课堂口头传授学生技术理念和操作方法。在遇到重点、难点时,基础差,理解力差的学生难以消化知识,跟不上教学进度。而将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应用,可以使学生在仿真的条件下对电子电路进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通过实践提升认识,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符合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特点[1]。
(二)有利于降低实验费用,提高实验的安全性。传统的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般会在实验室对电路进行实践操作。这种教学方法需要购买大量的设备及设施,以完成教学需求,成本投入很高。在教学中,很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另外,在进行实践时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而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学生通过电脑对仿真电路进行实践操作,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降低了成本,同时增加了实验的安全性。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体现,导致教学效率低。因此,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人为设计电路,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加实践操作能力。根据不同的电路设计进行不同的技术尝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电工电子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三、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将虚拟技术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虚拟仿真技术的出现成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活跃,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能力,更有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带给学生新的学习体验。例如,在讲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时,使用仿真软件设计一个放大电路,在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各连接一个LED,就可以清楚直观的看到LED灯的亮度随着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电流的变化而改变,使学生对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产生探究的兴趣。
(二)开展虚拟项目实验平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将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开展虚拟实验平台,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平台上,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将电工电子技术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解决问题。
(三)结合小组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例如,进行小组探究式学习。首先由教师先设定一个简单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去解决问题。其次,再设定一个较复杂实验,由小组共同完成,并让小组对此实验的技术和逻辑进行讨论的分析。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思考能力,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3]。结束语虚拟仿真技术属于一种新技术,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虚拟仿真技术的学习,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另外,教师所设定的实验平台,缺少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在遇到实际情况时不能很好的应用。针对此点,教师在实验平台的设定上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陈闽蜀.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N].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3:111-112.
[2]陆国基.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07:122-123.
[3]陈丽.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5:59-60.
作者:陈通
第四篇: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作用
摘要:长期以来,《电子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一门基础教程,在汽车维修专业及相关专业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为指导学生实践工作,提供了较为详尽的操作思路。但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本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不小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模式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升华,改革教育方式,以适应新时期要求,变得刻不容缓。为此,本文将对项目教学法的定义进行简单阐述,并将侧重点放在引导教学这个层面上来,根据对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基础环节,谈谈对该种教育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并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建议
目前,不少职业学院在教学观念上,存在着不小的误区,特别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层面上,过于看中教师的作用,把教师放在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普遍对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并不在意,这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这也是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常见的问题。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相对清晰的,除了汽车电工常见的系统级别的认知,还需要对其结构和各个组成单元进行熟练掌握。无论是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都无法割裂教学活动中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形成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很大,也是本次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与传统教学方式不一样,项目教学法侧重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在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这种教学方法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都会自觉地随着项目的推进而不断完善,教师的作用并不在于主导,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才是事实上的主体,这种模式下,教学成效能够进一步的放大。
二、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一)建立项目任务
项目任务的建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作为项目的发起者,教师在设置项目环节的同时,应该有所侧重,每一个环节都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不能将项目作为某种教育形式的延续。教师在教研组的讨论研究下确立了识读基本电路图、汽车电机的拆装与结构认识。所以每个项目应该具备不同功能的子模块,便于后期具有针对性的评价。
(二)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是项目教学法中重要的一环,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路是闭塞的,操作逻辑或多或少会受到课堂思维即教师的影响,严重缺乏自主性。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项目的计划与统筹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实施步骤以及程序,都是由学生自行做出,在提高积极性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格局。下面以“晶体管电压调节器的电路”为例。
(三)项目地位
本节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项目四,晶体管电路的制作,本章节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电路基本元器件。
1.教学目标既然设计到电路,那么掌握电器装接方法和故障排查是基础内容,特别是在装接的方法方面,安全性、实用性以及稳定性相当重要,掌握程式化的设备运行原理,对养成良好的实际操作习惯以及安全风险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2.教学设计(1)在此种教学模式下,教学设计对项目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在项目统筹背景下,不同层次的学生被分开,团队的作用在项目这种组织形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四人一组,科学划分小组的人员配置。(2)本个项目安排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讲述基本原理让学生初步掌握,并自行讨论如何实物接图。接下来的两课时是通过实物练习,让学生理解并进一步掌握工作原理以及操作要求。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的缺失。上文提到,电路事宜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以及程式化的操作流程,不少学生自行操作期间,避免不了为了任务进行一些不符合规范的操作,这些是应该被严厉禁止的。教师的巡查应该作为一项规范操作去执行,并对学生的误操作进行及时制止。
3.实训操作———实际操作实训操作应该是整个项目教学方法中最为关键的,经过前期的基础资源的配置,项目来到了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再引导学生熟悉进行相关器件的熟悉,并让学生对发电机的运行状态有一个较为直观的对照,这是启动与低速状态下,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当然这个环节也是需要通过不同类型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图文展示,让学生从整体上对器件有一个认知。学生在上手操作应该具有程式化的规定,每一行操作都应在操作规范下进行,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应该注意观察学生在操作中的各种细微动作,学生往往在实训操作之初,普遍会表现出激动的心理,但是在实训过程中,需要学生冷静分析,细致操作,所以对学生实训的观察应该把此项纳入进去,而非只是在操作层面。
(四)项目报告和评价
项目的完成与结果的反馈,也是项目教学法中很关键的一项内容,知识体系的优化和技能的进步是项目给学生带来的宝贵经验,与此同时,对知识的更新和储备应该予以重视。特别是在一些偶发事件的处理下,相关人员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并进行相应的总结,这也应该成为报告的一部分。当然评价的标准上,应该避免公式化,每一位学生在技能掌握的前提下,应该具有在安全范围内的灵活性能。
三、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策略分析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以够用和实力为原则,摒弃贪大求全的概念,从低门槛着手,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重难点突出,加强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每学习一个项目,先从原理开始,然后训练以及课后作业训练及时反馈跟踪,技能学习的掌握,是通过千万次的不断重复才具备的,根据制定的教学大纲开展项目式的教学,对教学两方面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中职教育改革是素质教育持续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教学法对成绩的评定并不只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团队协作以及心理层面的应激反应是伴随技能学习的,这一点必须得到重视,并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活动当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R].2010.
[2]徐冬.电子专业实施分段项目教学法探索[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
[3]韩华琴.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电子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09.
作者:王铭杰
第五篇: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在经济得到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高职教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在“三创”教育理念全面兴起之后,对于职业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课程体系构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性作用。本文通过论述与分析了“三创”背景下对课程体系构建的相关要求、我国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三创”背景下的课程体系构建两个主要方面,旨在进一步更新与完善课程体系的构建,提高我国高职教育中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从而全面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中和素养。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职教学;“三创”教育背景;课程体系构建
在教学中课程体系构建是衡量一个专业是否能够适应设计我国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高职教学中课程体系构建应当按照企业岗位、学生知识能力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全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架,从而有效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体系的适应性以及教学方式的先进性,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培养[1]。课程体系构建及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是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核心内容,除此之外,也是教学改革中的难点与重点。因此在“三创”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已经刻不容缓。
一、“三创”背景下对课程体系构建的相关要求分析
(一)必须遵循“创意、创新、创业”的逻辑顺序
在“三创”背景下进行课程体系构建首先要严格遵守“创意、创新、创业”的逻辑顺序展开,这种具有高度系统化的逻辑顺序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需要以创意、创新为的重要前提及保障,然后以追求创业成功为主要目标。因为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基础较为薄弱,大部分老师只重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却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必须及时对传统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及实训教学内容,有效缩短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课程的安排,并合理设计出“创意教学做理论教学的核心内容、创新教育是实训安排的重点内容、将创业成功作为时间学习的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2]。
(二)必须在实践逻辑上具有高度规范化
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进行课程体系构建需要积极将实践教学体系及理论教学进行结合、相辅相成,但是还要确保他们互不相同、各有侧重。因为现阶段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理论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内容通常因为相互脱节而导致整个教学体系构建流于形式,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我国高职院校必须解决好理论知识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设计阻碍,实现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良好融合及相互串通,使得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课时安排上符合“三创”的要求。
(三)在思维逻辑上需要“多态化”
在“三创”教育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需要与学习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学生的职业生涯需求进行紧密结合。通常情况下,在高职院校中大一阶段是学生通识教育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应当主要以基础理论教学为核心,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意素养的培训给予重点关注。而大二阶段作为整个高职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阶段,老师在这一阶段需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培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3]。大三阶段是学生进行能力拓展与就业实习的阶段,老师在课程设置上就需要注重安排职业技能拓展课程,这也是“三创”教育是否能够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性阶段,所以,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促进学生的创业热忱,并为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创业就业生态环境。
二、我国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三创”背景下的课程体系构建
(一)学习领域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通过对当地具有高度代表性的电子企业中工作任务及职业岗位设置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调研,聘请与之相对应的生产技术人员、高职教育专家、企业技术专家、课程开发专家、骨干教师以及专业带头人,全面以小组、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开发。除此之外利用粘贴板分类重构等相应的工作方式,对工作任务及职业岗位进行分析与探讨,按照企业发展中设置工作任务而对学生提出相应能力的培养要求。之后在按照能力复杂程度实现对典型工作任务的良好整合,形成具有高度全面性的职业能力领域,在归纳选择之后对行动领域进行确定。还可以基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特点及地方特色工作过程,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二)典型工作任务设置
在整体化的职业分析过程中具有高度职业特征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基本素材,被称为“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是对企业中一项专门具体的工作进行描述,主要是通过职业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及传授工作关系进行确定的,具有极强的职业典型意义,与此同时还能够对职业领域中能力发展潜力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4]。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可以利用专家研讨会的形式,在实际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多个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整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三创”背景下展开课程体系构建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丰富,为学生综合素养及专业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首先细致论述了必须遵循“创意、创新、创业”的逻辑顺序、实践逻辑上具有高度规范化、思维逻辑上需要“多态化”三个课程体系构建的相关要求,之后又分析了我国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三创”背景下的课程体系构建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顾国清.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以“3+4”项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职教通讯,2014,27:9-12..
[2]朱庆,肖世明.基于构建“三证融合、六元进阶”模式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实践探索——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07:93-94.
[3]何志杰,匡芬芳.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科技信息,2010,24:201-202.
[4]隆平,李平辉,黄铃,易卫国,颜鑫.论逆推式高职教育实训体系中课程体系的建构——基于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1:14-15.
作者:李琼 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