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会计专业校企合作问题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高职教育以满足学生就业为导向,但会计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职业实践能力。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十分必要。文章分析了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行、企、校优质师资团队,重构课程体系,开展现代学徒制等几方面提出了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建议,以期为高职会计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1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应服务于社会,结合企业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满足学生就业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走校企深度合作的发展道路,校企合作以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的互利共赢为根本目的。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十分必要。
1.1学校方面
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涵,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影响,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机遇,校企合作开发一些适应企业和行业需求的会计课程,以促进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会计专业的品牌建设水平。同时,利用企业的优势教育资源,尽量减少学校在师资培训、实训设备、实习基地等方面的投入压力,校企深度合作在现有实习基地基础上,还将逐步扩大合作范围,全面改革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办学的新模式,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1.2企业方面
校企深度合作结合了企业文化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符合企业发展和企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学校应在充分考虑企业人才需求的情况下来制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划,企业通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可以选择优秀学生,并减少了其人力培养成本。由于这些学生熟悉企业,对企业有一定的归属感,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凝聚力。同时,通过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广泛宣传,企业的知名度也必然在社会上得到提升,有利于企业发展。
1.3学生方面
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开展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及早制定会计职业生涯规划,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当前的学习与未来的就业相结合,为未来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职业发展全面准备知识、能力和素质。通过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培养,学生一般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会计实践动手能力,了解未来就业的会计相关岗位的专业要求,体验企业团队合作的精神,也为学生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及规范严谨的工作态度。
1.4社会方面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该办法体现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政府推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高职会计专业通过深化校企合作能够真正落实高等职业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实现招生与招工、实习与就业的同步开展,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下,消除学生就业的忧虑,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2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2.1合作不够稳定
当前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与相关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但关键问题是缺乏相对稳定的有效合作模式。首先,合作时间不稳定。部分企业选择在工作繁忙时与学校开展合作,即按照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在月初报税及月底年底结账时工作量较大,在此时学校选择与企业合作则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其次,合作岗位不稳定。企业规模决定了会计岗位的多少,且会计岗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每个会计岗位能接受实习的学生人数有限,这导致了大多数高职院校具有大量的会计专业合作企业,但每个企业可以接收实习的学生人数却很少。最后,合作内容不稳定。企业在合作中往往根据其会计部门不同岗位的需求来安排学生,且学生分布在各个校企合作企业而无法集中实习,学生可能被安排在大企业的出纳、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预算会计等不同的岗位,如在小企业可能涉及会计全部岗位,这使得学生的实习效果高低不齐。
2.2合作深度不够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就是希望通过企业平台为学生提供专业、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能够获得技能的提升和理论的巩固,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但由于会计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会计工作不仅涉及企业货币资金的安全性,更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因此,部分企业没有把其财务部门的工作流程及长期积累的会计工作经验教给实习的学生,使学生在合作企业实践时收获有限,很难领会到会计岗位的真谛,这样则背离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目的。
2.3合作方式不规范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通过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或顶岗实习协议等方式进行合作,校企合作方式的选择通常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的,有的学校是按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教学或综合实训的需要来安排合作企业,显然这种方式缺乏对企业的系统、全面的分析,缺少对合作方式的规范,也缺少对学生需求的了解,这样的合作方式仅是解决了学校合作企业的数量问题,而忽视了校企合作的质量。
3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建议
3.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与企业深度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将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共同培养会计人才。学校可通过积极开展市场调研,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对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在对企业会计岗位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明确会计专业教学所必需的职业能力,切实加强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力度,强化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注重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按照按需施教、按岗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岗、证、学、训”一体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可按“2+1”的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即高职学生校内学习2年、校外学习1年。其中,校内教学由学校安排优秀专职教师开展专业基础课、专业骨干课及专业核心课的理论教学,而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实践教学则由合作企业选派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负责,这确保了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高度一致,保证理实一体。校外学习1年,主要是学生在校企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结合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实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现专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3.2构建行、企、校优质师资团队
校企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可通过各种举措及渠道改善师资结构和提高师资水平,构建行、企、校优质“双师”队伍,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专家和企业能工巧匠共同组成的优质师资团队,共同承担会计课程教学、专业建设和实践指导任务。一是,专业带头人建设。通过不断参与各种培训、学术交流、主持教改科研项目等,使其在职教理论、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方面有较大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科研能力,使其成为专业建设的领军人物,不断增强专业带头人的影响力。二是,骨干教师建设。通过国内外访学和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国培、承担教学和科研项目、培养青年教师,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使其成为专业建设的主体力量,在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青年教师培养。通过传帮带、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行培养,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四是,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聘请企业的财务经理、会计主管、一线业务财务骨干为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承担专业实践课程和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和课件的开发,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标准的制订等,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使专业人才培养更符合企业岗位工作的需要,成为专业教学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3.3重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可通过校企共同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深化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推进“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重构会计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形成以记账公司、中小企业为重点,校企之间搭建信息化平台,将行业的典型工作过程引入教学,构建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在内的数字会计专业组教学资源。同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相关财务会计软件,建立开放式会计仿真实训室,让教师和学生通过实训室分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获得适当的技能。
3.4开展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解决会计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部分困难,即能够提高企业参与的热情,解决校企合作层次浅、质量低的问题,把校企各方力量充分调动起来,突破校企合作的瓶颈。首先,要制定和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政府主导及学校、企业的权力和义务,给予企业经费保障及税收优惠政策,给予企业师傅相应的待遇,为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提供保障。其次,要构建校企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期间以学校教师教学为主,在校企合作企业以企业师傅教育为主。形成“双身份”的学徒角色,即学生在校是学生,在企业则是会计学徒。最后,构建“双导师”制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即校内教师担任学生的学校导师,企业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担任企业导师。建立“双标准”的考核评价制度,即在学校考核评价基础上,引入企业学徒的考核评价体系,由企业师傅评价学徒在企业学习期间的表现,以及财务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樊千.“双赢”条件下会计专业校企协作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11(10).
[2]王蓬.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0).
[3]韦自静.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与评价[D].青岛:青岛大学,2017.
[4]刘京桦.基于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项目的研究———某高职院校为例[D].青岛:青岛大学,2016.
作者:张首楠 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