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公允价值计量发展前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在上市公司使用的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采用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由于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突然降临,使得原本被认为是颇具先进性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被指责为是加剧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各国相关部门纷纷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一危机,文章就此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缺点,提出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前景。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计准则;公允价值
一、国外应对金融危机在会计准则方面的对策
(一)美国应对金融危机在会计准则方面的举措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部分金融界人士和国会议员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2008年10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2008年紧急稳定经济法》,责成美国SEC在90天内完成是否取消或暂停《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FAS157)》的研究工作,并向国会提交专项研究报告。
《2008年紧急稳定经济法》通过后,立刻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乃至全球会计职业界产生了强烈反响。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主席在2009年10月2日正式致函美国参众两院、财政部和SEC,强烈反对这一做法。美国FASB针对各方面对公允价值的争论,一方面坚决反对否定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同时冷静地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市场不活跃情况下存在的不足。为此,美国FASB先后连续了多个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工作人员立场公告》,就市场不活跃情况下如何确定公允价值、如何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等,提供了进一步的指南,重压之下产生了妥协方案,9月30日美国《在不活跃市场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即对于不具备市值计价条件的企业来说,可以采用自己的模型和假设参数来估算。这个方案虽然也是可以避免资产减值带来的损失,但是SEC留了后手,模型和假设参数如何才合理?暂时还不能确定。但是对于公允价值的取舍,各方仍在争论中。除了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其他监管部门也在自己的应急法规。
(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应对金融危机修订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针对金融危机引发金融界等有关方面对会计准则的批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数次发表声明和公告,支持美国FASB的立场,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IASB和美国FASB的立场是一致的。
2008年10月13日,IASB迫于有关方面的压力,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相关条款进行了部分修改,适度放宽了对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规定,允许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对部分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从而改善公司的财务报告业绩。紧接下来,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和地区相继了金融资产允许重分类的类似规定,并自2008年第3季度开始实施。
(三)韩国修改会计准则应对汇兑损失
12月22日,韩国FSC发表声明,针对货币贬值产生的外债风险,将考虑修改会计准则,放松会计规定。来由于金融危机影响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已经贬值了约27%,这样除了外债金额相应大幅增长外,自身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在缩水。随国际市场需求的降低,韩国以外向出口为主的企业很可能形成收入降低、负债增加以及资产缩水的情况,会连锁性的产生信贷融资难度增加、评级较低等情况,对企业来说经营风险和难度随之加大。
从声明来看,韩国FSC拟采取的修改会计准则以达到稳定资产的目的,允许大型企业与上市公司将外币资产等列为避险工具,产生汇兑损失不列入当年盈利。小型企业可以按照年中的汇率来评估资产。通过对记账汇率的选择,企业的部分资产将不受汇率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稳定的目的,同时影响企业的资金信贷渠道,达到给企业进行补血的目的。不过可以预见的是,这只是暂时性的保护做法。
(四)德国新会计准则点石成金
与其他金融机构仍旧在苦苦挣扎相比,德国的银行可算松了一口气,德意志银行采用新的会计规定在最新业绩报告中实现了利润。德国的会计新规是可以将金融资产重新分类以及区别定价,以避免计提跌价准备,从而在账面上可以实现利润。如果按照原来的准则核算的话,无疑经营将是亏损的。这一改变对于市场信心的建立有不可低估的效力。
不过尽管新会计准则实施了,市场人士并没有认为银行经营有实质性的好转,只不过新会计准则延长了准备时间。
(五)日本、新加坡拟取消市值计价准则
10月16日,日本宣布将审查市值计价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根据买价重新估价证券。与德国修改会计准则大同小异,日本此举也是为了保持证券的资产稳定,给经营赢得时间,言下之意是要取缔公允价值。日本的政策是判断美国和欧盟的来的,宣称年前完成政策的修订,提前放出消息也是给市场信心,同时给企业一个过渡时间。10月21日,新加坡官方称将改革会计准则,重点为资产的定价模式改变。
新加坡新准则允许公司按到期价值为资产估值,也是避免公允价值计价带来的减值损失,这对于以金融为支柱的新加坡来说无疑是准备全力以赴来支撑了。
通过分析上述不同国家的情况可以看出,其主要面对的是金融市场来考虑定价问题,基本上是对公允价值的一个修改。根据自己国家形式的不同来有所侧重的更改,方法虽不同,核心都是避免企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以及降低由于掌面价值下降被收购的可能。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账面数据的更改只是部分地起到了防御收购和树立信心作用,对于实质经营上的改进则有限,说到底只是场数字游戏。新晨
二、现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中的先天缺陷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
1、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主要以合约形式出现的金融衍生工具因不具有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加之交易和事项大多并未实际发生,传统的历史成本无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传统的成本计量必须等到合约真正履行或取消之时,才能一次性地报告,企业在该金融衍生工具上的损益,实际上揭示的将是一个累积数字。公允价值计量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价值的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只要双方一致同意就可形成一个对市场价值判断的价值。因此,公允价值能计量、反映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同时,将金融衍生工具的到期累计风险分散到其合约的存续期间,也符合稳健性原则。
2、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按传统的会计学收益概念,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于交易期间已实现的投入和对应费用之间的差额。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恰恰就是既要计量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公允价值,也要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所造成的利益和损失。这样可弥补会计收益的不足而向经济收益看齐,更加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更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真实收益,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
3、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企业对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能力必须回购,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计量得出的金额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将购不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不管何时耗费的生产能力一律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计量得出的金额即使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以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企业实物资本得到维护。
4、更加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对于非货币性资产而言,其计量的一个主要目标在于计算本期的企业收益。现行企业计算收益时,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而成本、费用则按历史成本计量,收益包括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和由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不加区分,从而出现收益超分配、虚利实分的现象。在公允价值计量下,收益是现时收入与按公允价值计算的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因而更能体现配比原则。
5、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由上述优点很容易看出,按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较之于历史成本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而言,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信息决策的有用性。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避免因历史成本无法反映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而做出错误判断,从而为他们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不足
1、公允价值确定的主观性较强。公允价值是参与交易的双方对市场价值的一种判断,而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的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相类似的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而只能估计。由于存在商业秘密的保密原则,信息阻断等因素,公允价值的取得和公允性判断难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数据的客观性,进而其可靠性也大为减弱。
2、可操作性较差。一方面,企业的资产种类繁多,并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市场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辨认,是否存在活跃市场交易价格的判断难度较大等问题难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大致地估计或采取近似价值的操作。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操纵利润的嫌疑。另一方面,对公允价值进行判断的主要形式——现值技术的运用,因不同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不可能完全统一,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这同样导致在具体的技术操作上难度较大。
3、容易导致利润操纵。如上两点所述,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较差的可操作性,这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使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
4、信息成本较高。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在每个会计期末分析各种因素,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认定,这个过程将会增大企业的信息成本。与历史成本相比,取得公允价值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增加了报表的准备成本,当取得成本超过效益时,若仍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则有违会计的成本效益原则。
三、对完善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建议
(一)普及公允价值计量观念和计量的专门技能
由于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在会计实务中到底选择哪种表现形式,有时就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我国应当在今后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大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普及公允价值计量观念和计量的专门技能。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广泛宣传有关准则及其指南,使每个人都知道按准则的要求来实施。实施包括教育和实地测试在内的周密计划和国际合作的执行程序是极其重要的,而有一个足够的过渡期以使各方掌握专门技能也是很重要的。总之,公允价值计量成功实行需要教育、实践和时间,这样才能使公允价值计量观念和计量的专门技能得到普及。
(二)尽快完善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
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交易双方平等、自愿、熟悉情况是构成公允价值的三大要件,三大要件的形成依托于完善的市场。2003年我国做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已经确立,但仍处在发展的阶段,现实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环境。为此,必须强化公司治理,提高交易运作透明度,清理违规行为,构建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提高广大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尽快完善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徐蕴颉.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3).
2、俄召娣.公允价值与美国次贷危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59).
3、柯于珍.浅议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及其财务影响[J].技术探索,2008(3).
4、于永生.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J].财经论丛,2005(5).
5、李洁.解析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J].会计之友,2006(8上).
6、蔡丽霞.公允价值计量:现实思考与未来展望[J].北方经贸,2006(7).
7、陈敏.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其理论缺陷浅探[J].财会月刊,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