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学校园林设计教课模式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学生课程学习以做课程设计为主,得不到实际项目的实践机会大多数的园林设计课程教学,都是以课程设计为主,而课程设计的题目多为自拟的题目。设计对象没有现场,学生设计没有实地调查,学生只能根据设计任务书的描述去想象,结合理论课教学的设计过程,逐步完成设计,这导致设计方案容易忽略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复杂问题,设计方案趋向理论化、理想化。因此,课程设计过程比实际项目设计要简单,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程设计中还普遍出现学生忽视历史文化、忽视场地调研和方案推敲,重表现技巧、时尚概念与标新立异。即使大多院校园林专业开设园林设计实习课,也只是到一些名园、园林化城市、花卉市场等参观,这些走马观花的实习形式仅仅停留在走走看看的层次,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加深了对园林的理解,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园林设计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无论是专业实习还是园林设计,都缺少参与实际项目实践的机会,故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眼高手低等一系列问题。
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不高根据园林专业学生对园林设计课程兴趣度网络调查发现,近50%的学生对园林设计课感兴趣的程度为一般,只有近23%学生感兴趣和仅仅5.74%学生很感兴趣。整体上看,学生在专业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度并不高。可能的原因:一是教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较少;二是教学内容没有结合园林实践案例,学生感觉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三是园林专业有植物应用、植物栽培和植物育种等方向可以选择,导致一部分学生不愿学习设计,从而影响大学生对园林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
园林设计专业“教学-学习-实践”教学模式
“教学-学习-实践”教学模式,也称TLP教学模式,主要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个阶段是教学阶段(Teaching),也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教”,可以实现在短时间内把很多、很复杂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第二个阶段是“Learning”,也就是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的“学”,可以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第三个阶段是“Practicing”,是学生把所掌握的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现就TLP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探讨具体的内容和方法,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避免当前出现的诸多问题。
(一)教学阶段
新时期园林设计的范围和领域比以前更加拓展,除了包括花园、公园绿地系统、社区、广场、道路等传统绿地类型的规划设计,还应包括区域景观、风景旅游地、自然与文化保护地、城市物质空间、综合地产开发、农业观光园、城市森林等当前比较热点项目类型的规划设计。这些内容如果在课程教学中不涉及或涉及不全,就会对园林专业学生的就业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园林学科已经升为一级学科的背景下,拓宽园林设计的教学内容已经势在必行。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1.运用设计案例教学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在许多学科教育中已经广泛使用,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应该将案例教学应用在课程中。通过典型实例的剖析和讲解,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触类旁通,使学生掌握园林设计方法或原则,直观地接触到实际的设计项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
2.注重教师示范效应教师应适当为学生做示范,即教师动手做给学生看,让学生从模仿教师的做法开始学习设计。可以选一课程设计,教师按照设计的环节和步骤,一步步做给学生看,并在设计过程中讲解设计的主要环节、核心内容和重要事项,这样学生才能对园林设计过程和内容一目了然,从而在学习和实践中快速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当然,教师也应该强调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有自己的设计思想、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在园林设计方面的创新思想、创造能力和创新水平。
3.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的“黑板式”园林教学对描述设计的过程和效果有很大的限制,而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展示设计内容和成果更直观。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展示图像、影像,还可以配合声音表达设计内容和思想。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大学教学中得以普及,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增添了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各种媒体的组合应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现代化教学工具能大大改善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学习阶段
学习是掌握知识最重要的途径,学习兴趣是决定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园林设计课程是园林学的核心课程,设计学习不只是掌握设计的过程步骤以及制图技巧,学生对于植物学、文学、美学、生态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行为心理学等知识也要扩展学习。因此,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动力源。现阶段园林专业学生综合认识能力偏低,美术基础深浅不一,使得园林专业教学面临诸多的教学困难,作为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同样面临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采用教师课上教学、学生课下自学相结合办法,同时要提高学生学习园林设计的浓厚兴趣。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以下内容。
1.开展丰富多彩的园林设计主题讨论设计主题讨论是学习的重要途径,讨论过程中可以发散思维,相互启发,不会局限于课本的内容和教条。这对于设计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讨论的主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或当前行业内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技术等让学生展开讨论,探讨其产生的原因、背景,在设计过程中又如何应用这些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理论水平。当然,也可以找一些成功的园林设计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其灵感来源、设计思路、空间布局以及植物配置等方面内容,让学生从成功的案例得到启发,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此同时,分析讨论成功的案例也能让学生了解自己与“大师”的差距,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2.把园林设计的成果制作成模型园林设计模型的制作有助于提高园林教学质量,即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增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其动手能力,开拓规划设计思路,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进行融化,从而达到造就园林技能型人才的目的。模型的制作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己设计的作品,特别是园林空间的设计是否合理,这对培养学生对空间和尺度的感性认识有非常大的作用。在模型制作地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勤学好问的品质。制作的对象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课程设计,也可以是经典成功的案例,模型制作可以是实物模型,也可以是电脑软件模型。无论哪种方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制作的模型成果可以在班级、学院或学校进行展示,这样学生会有成就感,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学习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为主,最多只能借助电脑投影观看照片和影像资料,虽说可以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但学生还是无法真正置身其中感受园林空间的尺度、声音和气味,也无法真正体会园林空间的意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出教室,到已建成的园林绿地中去学习、分析和总结,去亲身体会园林空间的气氛,才能更好地理解设计者的意图。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勤观察、勤分析和勤思考的习惯。在走出课堂过程中,学生也能发现园林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可能是设计者没有充分考虑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后期养护不善导致的,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会激发学生去思考和分析,学生在以后的园林设计中就会关注并避免这些问题。走出课堂所学到的实用知识等诸多内容都是在教材中学不到的,即使教师讲到的内容学生也不会有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三)实践阶段
园林设计专业学生把学到的园林设计知识应用到课程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悟与理解是学生学习园林设计理论和开展实践的重要方面。所谓课程社会实践,是指授课与实践全方位的结合。在课程实习中,学生与实际的接触多限于参观,往往流于形式。课程实践主要是加强课外学习与锻炼,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教师的设计项目、申报大学生科研课题、参加设计单位的项目。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学科的最新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进行园林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园林绿化的实际,让学生积极参与当地园林规划设计院或设计公司的设计工作。通过开展这些实践活动,既巩固了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让学生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使学习不再仅仅是纸上谈兵。加强实践教学,优化实践教学环境,是促进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和设计单位联合培养,可以参与教师园林设计课题,当然也可以成立仿真公司创造真实的园林设计工作环境。在实践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客观地总结和评价,要把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纳入到课程考核体系中。
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展望
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是适应社会形势的举措,改革任重而道远,必须不断努力,钻研探索园林科学,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园林设计课程教学融入许多新的内容,为适应课程的这种发展变化,园林与设计教学应注意在两方面加强训练:一方面是增加和更新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和设计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加强学生的设计实践,以真实的项目作为实践内容,使学生真正了解设计的过程和环境。另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园林设计课程的前提,有兴趣的学生要注意培养和鼓励,没有兴趣的学生应注意引导,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成就感,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动眼的习惯。
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人才,这也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首要目标和前提。因此,对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即:教学内容补充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设计理论进入社会实践。在“教学-学习-实践”教学模式下,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能够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和新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
作者:张前进陈永生刘慧单位: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