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工作室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育的运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教育模式是人们对教育进行有效实践而采取的一种教育策略的集合体系,其特点主要是体现出一定的程式。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则是对艺术实践而采取的一种教育策略。教育模式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变化,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很难适应当前艺术教育的发展变化。由此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引发很多弊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依然根深蒂固的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基于上述问题,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开展以“设计工作室”为单位的教育模式探索和研究。
一、工作室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所谓工作室教学模式是指在具有一项明确任务的指引下,立足于工作室这一空间属性,导师作为项目的主导,学生作为实施主体的情况下,进行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师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关系,形成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型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充分的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完美融合,把教学的开放性和教育的目的性充分舒展开来,形成师生相互参与,相互联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实行工作室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探索和研究。首先,工作室模式的开放性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教学课堂而言。近些年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明确提出。要实施传统高校的转型升级,引导学术型高校向技术运用型高校转换。于是,就有了企业进校园,高校和企业进行挂钩联合办学,这一新型的教育教学思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作室模式正好迎合了这一要求,把传统的课堂引入到具有独立空间的工作室中进行教学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熟悉设计方案的实施与统筹,充分的和市场进行接轨。用市场的开放性检验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工作室模式的开放性还体现在传统教学课堂细分为不同的架构体系。每个架构体系有其具体的实施目标和计划,同时也有明确的行动指南,各个级别相互协调,合理分配设计任务,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探索和研究
1.走出去与引进来
工作室模式的建立,可以把学生作为一个设计团体走出校门,下到设计公司,全面系统的了解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把自己在学校的理论学习作为支撑,有比较,有对照的结合自己所学取长补短。近距离的感受设计的魅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同时引进来,则是指在导师作为设计主导的情况下,把设计公司的设计师、设计总监、设计主管等相关的专业设计人员,请到学校中来,领到工作室中去,通过讲座、探讨、演示等形式各异的教学手段,让工作室成员和这些专业的设计工作者产生共鸣。并能够把这种教学模式多样化、固定化、常态化。我想,通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工作室模式一定能够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2.建立完善的工作室科学评价体系
良好的工作室科学评价体系应该遵循以下几种原则:(1)工作室模式的科学性原则工作室模式的科学性原则要求工作室的评价体系要与当前的高校艺术教育评价体系相结合,尤其要符合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思路,无论是工作室人员的配备和安排、还是工作室管理和评价体系的设立、又或是工作室工作实施的方式方法,都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标准化的论证。从工作室的本质特性入手,结合市场和高校的现有模式和制作要求,最大化的释放工作室制度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2)工作室模式的导向性原则工作室模式的时效性是检验工作室实践效果的重要标准,而时效性的获得,必须要通过工作室的导向性来指导实施。它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导师的指导作用。导师在工作室中的角色应该是发挥着全面的指导作用。因此,这就要要求导师必须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设计理论知识以及科学的管理实施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室中起到绝对的示范作用,获得充分的公信力。其二,制度和评价体系的导向性。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导向性是工作室模式运行的必要保障,从现代教育的要求出发,结合传统教育教学的经验,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工作室管理制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和照搬,实时的调整制度的适应性。实现真正的融合。
三、工作室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合理架构
1.工作室软硬件的建构
工作室模式的科学实施光靠理论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强调理论知识和制度的科学性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工作室软硬件环境的建构。首先必须有固定的工作空间和实训基地、符合市场发展的设施和设备,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应该充分的体现数字化工作的特征。例如工业设计、工业制图、市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设计、三维空间和动画设计制作、3D打印技术等。这些都必须要具备先进的软件和硬件的支撑才能科学的实施运行。当然,根据工作室职责和任务的不同,我们也不能盲目的采购先进的仪器设备,应该有选择的对软件和硬件进行合理化的搭配,这样才能使得硬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和效果。
2.工作室资源整合的建构
工作室的资源整合包括,学生、导师、高校、企业等众多资源。学生是工作室实施运行的主体,学生的理论和专业化水平、学生个体的情感表达等都是很重要的工作室资源,我们应该充分的尊重和合理的引导这部分最基础的资源,以便能够最直接、最快速的为工作资源的整合提供源动力。以便形成更大的资源效益。同时,导师的资源整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资源整合的效率,导师的经验、阅历、能力、价值观念等对学生、对工作室的影响都是积极深远的。高校和企业的资源整合是工作室良好实施运行的外部条件,外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决定着内因的发展和走向,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的尊重外部条件的发展变化,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形成正面的引导作用,深层次的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合理资源,拓展工作室工作模式的方式和方法,拓展设计人员的眼界和视野。形成更深层次的合作和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形成有力的外部资源的补充。形成更加完善的资源整合。
四、结语
工作室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探索和研究是当前艺术设计领域发展的必然,也是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设计发展的根本出路,符合国家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创新不能简单的停留在理论环节,更加注重的是艺术实践的积累和创造,时代已经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研究和实践条件,我们应该把握机会,勇敢的进行创新性的探索和尝试,为艺术教育的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
作者:贺恒珍 单位: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美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