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本科院校艺术设计培养教程研习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以“厚基础、宽知识”为模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新体系
课程结构合理有效的安排,能够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所接受的知识信息量、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达到人才所规定的标准。要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只有合理有效地优化知识培养结构,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和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以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手段,适应社会需要为方向,实行课程整体优化,才能完成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各项工作。在课程设置中,应从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关注个性发展来熟悉、梳理、构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学科结构。也可根据黑龙江区域文化以及院校自身的独特教学资源和条件,以多种形式构建相应的课程来填补和加强教学计划难以实施的课程。
通过改革课程设置、结构和内容、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以“厚基础、宽知识”为模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新体系,是对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架构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大变革。我们力求在自己的课程发展当中,独具匠心办出特色,继续建立完善有发展前景的,与就业市场相接轨的,与行业的职业标准接轨的,与国际高等教育标准接轨的专业课程体系。
二、以“培养素质人才”为方向,加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我们应该如何准确把握基础课程训练与专业设计课程内在的结合点,从而使基础课程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设计课程呢?长期以来,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民办院校大多数都是用培养艺术家的方法培养设计师。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不仅造成了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的脱节,也与艺术设计专业探索寻求新的设计发展空间的目标相距甚远。在过去,我们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已养成了让学生在设计上只追求一些形式和美学上的细节,而不去追求创意表现。基础课程的作业千人一面,无任何新意,其实已经暴露了我们专业设计基础教学的弱点,因为它在无形地鼓励学生们照搬照抄,求同弃异,而不是独立思考,创新寻奇。这些根植于我们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弊端,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灵感被彻底抹杀。
在教学中,要注意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联,在基础课程训练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能力,探索新渠道,让每个人自由发挥,促使学生自己思考,不依赖条件,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感和作业形式与实用带来的愉悦,并刺激创作欲,养成创新习惯。我们要改变原有教学方法中存在的程式化、刻板化的问题,摒弃在实际的教学训练中出现的机械与教条的形式,把构成设计课程的表现形式从固定有限的、统一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要在培养学生独特的构思、形态美的感觉、构筑方式的认识上加以训练,将构成学与实际专业设计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进一步理清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一套能够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素质培养需求的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三、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环境进化速度日益加快,学科和课程的设置及内容不可能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就设计教育性质而言,其中的实践环节可以说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设计教育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其次实践教学环节是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与落实的基础,加大实践环节教学可以更好的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是落实设计教育培养学生参与生产,解决实际问题,实践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
学生利用短学期实习,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社会实践,参观调研,让学生接触社会,真正实践,在提高专业认识的同时,提高交流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等。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实践、毕业创作等。通过实践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实践和创作实践中。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搜集生活素材、整理生活素材等为毕业创作服务。毕业创作是通过强化练习,使学生学会运用艺术语言表现生活,反映生活,是艺术能力的综合测试。
总之,通过在多年艺术设计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逐渐构建了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和教学网站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总结出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新思路。并成功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齐兴龙单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