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互联背景下网页设计分析范文

互联背景下网页设计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互联背景下网页设计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互联背景下网页设计分析

摘要: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为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之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普及应用,表明将有愈来愈多的人民群众会通过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4G网络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已经使移动互联网成为社会热点,而网页设计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载体,也在潜移默化中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网页设计如何给互联网用户更好的服务及体验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4G;网页设计;通讯产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通行设备性能与无线网络通信速度的提升,以移动智能终端数量的快速增长为主要标志,主要体现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大众生活中的出现。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研究与统计及互联网应用报告分析认为,中国在全球互联网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部分程度上是由其互联网市场的规模所决定的。据研究显示,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预计达到了7.9亿人,与2014年数量相比增长8.4%,增速呈现走低的趋势,进入平稳增长阶段。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23134.3亿元,增幅达到72.2%。而2016年,移动互联网整体将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虽然人口福利消失,但是基于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单用户价值将呈现大幅提升的趋势。预计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移动互联网规模将继续保持高增长的速度。但是,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会带来相关产业的变化,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体现在网络速度得到飞速提高、网络资费套餐更加优惠。同时,摆脱了宽大固定的显示屏和键盘鼠标的局限,替代的是小巧方便的智能手机,易于携带的平板电脑以及各种各样的袖珍终端。这样,网页设计作为网络浏览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变化及要求。如何应对及改造这一变化,成为移动互联网中重要的问题。

1移动互联网当前发展现状

1.14G网络的应用推动了移动通信服务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通信服务全世界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且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主要是通过4G网络的推动。4G网络,即移动通信系统的第四代产品,它的最大特点主要就是在通信容量上超大,在速度上超快,以及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自由对接、任意漫游。并且,能够很好地处理图像、声频和视频,能够以影视等各种多媒体形式来提供商务电话与视频、电话会议及网页浏览等信息服务。[1]所以,4G移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生活与工作带来了便利,也有效地提高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1.2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采用模式

在应用的层面上,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在目前阶段主要使用两种应用模式,其一为WAP方式。它所使用的是无线网络应用协议,其网站模式主要是针对手机电脑而设计的。移动终端与移动通信网络二者的速率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固定互联网就是依照它们的速率特点,从而设计出全新的适应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采用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也相应地失去了一定的固定互联网内容。其二为Web方式。它所使用的是固定互联网,将移动终端的速配完全输进固定互联网的内容。它不需要再次开发网站内容,只要通过移动客户终端,使用移动浏览器就能够实现。目前所采用的两种移动互联网应用模式,都可以满足在互联网中用户实现网络冲浪的需求。

2移动互联背景下网页设计的可行性原则分析

2.1明确目标用户群

在每一项产品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对目标用户群的确定。对移动互联产品进行网页设计。通常的惯性要求是以使用移动网络用户的需求为主要设计目标,设计对象是移动手机电脑终端客户群。因为利用手机上互联网的用户比使用电脑上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多得多,所以在网页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手机用户的喜好特性,明确设计产品具体针对哪些用户群,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了解应用平台的细节

由于网页本身和外在的因素影响,在浏览网页上呈现出的移动通讯产品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首先要掌握目标应用平台的相关细节。一般来说,生产软件或硬件的厂家会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和介绍详细的规范文档,以便从中规范文档中获得自己所要求的目标平台信息,然后将所有不同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形成一种个性化的版本,这样就提高了移动应用的可用性。[2]

3移动互联产品在网页设计上的具体策略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各种移动互联网的载体,为了使用户方便携带及被充分利用,需要挖掘出一些使用功能。例如,功能的多方面改造提升,需要提高产品价格;尺寸的大小变化,要考虑到电池上的耐用问题。最重要而言,移动互联网具有丰富而精彩的多媒体服务,这是受到终端客户群青睐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使这些丰富的多媒体服务成为现实,在网页设计上实行人性化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3.1改造舒适性整体

为了移动通讯产品能够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地接受,首先要针对网页设计在整体性上进行有效改造。一般来说,用户在浏览网页时都是处于随机状态或者是浮动状态。因此,网站上所有的信息要达到迅速、准确、容易、方便地被浏览或者被阅读。所以,在网页设计中要合理地规划菜单和文本,尽可能地优化图片与内容,把较大面积与分辨率缩小成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显示屏中,避免由此造成各种不合理的缩放变化,为用户打造一个舒适性的网页整体。

3.2精准化内容

利用最小的成本呈现最有价值的内容,是对流量的节约,用户体验的改善,最直接的是为用户省去不必要的费用。[3]网页设计者可以从精简页面设计到导航与书签功能,尽可能地帮助用户避免不必要的文本信息输入,缩减不必要的程序与功能,减少设计过深的多级菜单,以人性化与客户满意度为主要目标,对呈现内容尽量精准化。

3.3增添延续性

操作互联网的发展十分迅速,由Web1.0发展到Web2.0,再由Web2.0发展到现在的Web3.0[4],所用时间非常之短。Web1.0是互联网的发展初期,使用的技术是静态网页开发技术,由于静态网页为互联网的发展初期,交互性差是它的短板,但是它具有快速访问的特点以及稳定性强的特点。Web2.0的发展保存了Web1.0的优点,而扬弃了它的交互性差的缺点,从而改善了Web1.0存在的漏洞,提高了网站与用户的交互性,给新闻网站、博客和电子商务等带来了便利,但是它的缺点是安全性能不高。随着在传统技术上的改造与发展,Web3.0改善了这些技术问题,并逐步完善了网络体系。因此,移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替,还是以传统互联网为基础。现不少手机用户仍然坚持着传统的互联网操作,所以在网页设计上,最好延续传统互联网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用户能够更快地熟悉移动通讯产品的新兴上网功能,更快地与移动互联网融合。

3.4设计视觉要素

在网页设计中,文字、色彩、图形以及图像是最为根本的视觉传达元素。通过点、线、面构成了立体基本形态,在交互中以瞬息万变的视觉变化冲击着受众的眼球,从而形成了网页设计的视觉语言。文字作为一种传统的视觉符号,设计人员通过对复杂繁琐的文字信息经过精心处理变成简单浓缩的特性,有利于改善客户的心理体验。把文字信息逐步向图形、图像及色彩转变。[5]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原本只能呈现单一文字的互联网现在可以利用每一个栩栩如生的图形和图像进行显示。并且,这些图形和图像所表达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了任何文字的表述,从而使用户在视觉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但因图形图像本身数据量占用空间及数据量较大,给用户在时间上和流量上产生了不少的费用。因此,网页设计要尽可能地减少使用色彩艳丽的图像。这样不但能够使数据量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保证,而且又可保障图形图像的表达效果,提高设计程序的工作效率。

3.5增加返回按钮和链接

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人性化服务及直观体验,最好在网页上设计出返回按钮,以及设置链接等。[6]由于一些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其自身程序没有设置返回按钮,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尽量设置返回按钮,以便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方便。由于在移动网站上进行输入非常不方便,其难度较大。因此,在网页设计过程中,应当向客户给出单选按钮及列表,这样用户就能够根据自己意愿进行自由选择。一般来说,移动设备屏幕面积尺寸都较小,用户点击链接时需要准确地点击,所以设计师可以使用以下方法:第一,要适当地设计出较大的字体;第二,在链接的周围,应当设计出较大面积的留白;第三,要为链接加上下划线及背景颜色,以方便移动设备用户能更快地确认他们点击的链接内容。

4结语

通过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方便快捷。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一种崭新的多功能平台,它包括媒体信息服务、社会公共服务、电子商务以及生活娱乐等等。网页设计技术必须紧跟科学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创新,为移动互联网服务。如今,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大众获得信息和生活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对移动设备的网页进行科学设计是时代的要求。移动通讯产品的网页设计大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梅倩.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网页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0(4).

[2]陆远蓉,李晓婷.与职业能力对接的高职计算机课程开发探索——以《移动互联网站设计》为例[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3]陆远蓉,李晓婷.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移动互联网站设计》学习情境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2014(6).

[4]杨颖.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教通讯,2015(18).

[5]周胜安,王圆.移动互联网下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9).

[6]李欢.基于移动互联的IM交互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7]于淼.浅析网页设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博览,2011(14).

[8]刘守鹏.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互联网网页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2(5).

作者:翁立立 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