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图形设计创新思维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视觉形态下的图形设计与思维创新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具有极强的相通性。图形设计的传达只有紧跟时展步伐,有效融入思维创新理念,才能不断提升创新的合理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使视觉形态下的图形设计更符合时代特征、审美需求和艺术理念,从而有效实现设计创新发展,促进视觉形态的实质效果提升。
思维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概括与反映,而人类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对事物感知具象或抽象形象的加工。人类思维表象感知必须依存于当前具体事物并进行分析、综合和想象,才能加深印象,增进了解。视觉形态是人类获取信息直观感受。视觉形态语境下,图形设计与思维创新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联系,具有极强的相通性。因此,在视觉形态语境下,图形设计中融入创新思维,可以使人的感官和感觉更为活跃,能有效激活设计者的创新理念,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创作出易感知、可辨识,具有审美内涵的设计作品,切实有效的提高设计水平,满足现代人对图形的审美需求。
1视觉形态语境下图形设计创新思维的特征
1.1大众化
在以视觉形态为基础的图形设计,其宗旨在于表达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提升受众接受范围和鉴赏水平,明确图形设计在传达过程中的实用价值和审美意境。为此,图形设计要强调其为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视觉表现特质,最大程度满足不同民族、国家、性别、年龄的视觉需求,让图形传播方式更利于被大众接受。换言之,设计者在图形设计时,既要实现自身的设计理念,也要在视觉效果表达上进行思维创新,秉持大众化、群体化理念,确保设计作品可被广大群众接受。
1.2实用性
图形设计作品在强调视觉感知,彰显设计者基本理念的同时,还需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传播性,让设计作品具有双重价值。对于图形设计中的创新思维来说,其本质就是为了将有效信息传达给受众,激发受众视觉观赏兴趣,引导受众参与欣赏和消费。因此,视觉形态下的图形设计必须建立在实用性基础之上,并进行相应的设计思维转变,实现实用性与观赏性有效结合。
1.3综合性
图形设计的设计意境是基于对客观物品固有结构、形状、意义、秩序,理念的综合把握。要从多个层面交叉整合,运用立体化思维让设计作品的视觉性得到彰显。为此,在图形设计过程中,要从其基本特征入手,强调实践目的和文化特征、象征语义建构,在综合性思维方式的指引下体现图形设计意境,实现设计作品信息传递的完整。
2视觉形态下的图形设计思维创新重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人们对视觉传达过程中的图形设计要求在不断提高,图形设计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方式和手段,更多地是设计理念与思维有效呈现。尤其是随着人们审美观点的不断进步,图形设计也在不断发展,从传统静态逐渐过渡到动态美,从二维设计转化为三维结构、四维空间,也从单纯展示转变为交互动态的呈现。这就要求在视觉传达形态上对传统图形设计有所突破,必须冲破传统设计思维,融入现代元素和思想理念,从思维上对图形设计的创作理念、创作内容进行创新和重构;在技术上对图形设计进行有效地视觉认知改变,让作品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和阅读品味,更能体现设计者的理念,更能展示设计作品的特色和文化内涵,更加有效地探索图形设计创新,实现设计思维变革。
2.1思维创新的内涵
思维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推陈出新的创新过程,图形设计发展的实质就是需要不断地创新,一个成功的图形设计一定是在创新上强调内涵的运用,这也是视觉形态下图形设计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图形设计中的思维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形式上的创新,还包括内容、手段、方法、理念上的创新。必须是全方面、多维度、立体化的创新,是设计者不断否认自己,超越自我的过程,是一种全新设计思维观念的形成,在图形语言、人文性怀、民族文化、时代特色等内涵中的创新体现。
2.2思维创新的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图形设计中的新理念、新工艺、新材料、新内涵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怎样让图形设计过程中的思维创新具有时代价值,就必须让图形设计的创新理念紧跟科技发展步伐,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视觉形态的创新变革;改变传统图形设计理念、设计手段、设计介质、呈现方式等,提升图形设计速度和设计质量,达到科学化、信息化、包容化的创新。
3视觉形态语境下的图形设计创新思维实现的路径
3.1拓展逆向思维,实现图形设计兴趣
图形设计逆向思维就是从给定观点反面出发思考设计作品,从而创造出具有全新意境的设计作品,给大众以全新视觉体验。首先,图形设计师要强化逆向思维训练,突破常规思维模式,转换思想发力点。在图形设计过程中注意激发受众者兴趣,深刻理解受众的审美情趣,深度挖掘设计者潜能和设计灵感,确保设计出富有想象力,且能带给受众视觉冲击的图形设计作品。在搜集设计素材时候需要加入创新元素,融入全新设计感悟,提升作品视觉效果,加深受众对图形设计的认可与理解。其次,要尝试借助视听语言,图形自身的构图、线条、颜色等,全面实现设计作品对人的视觉、触觉、听觉等方面全方位冲击,在全息观念下吸引受众对图形设计作品的感知力,激发起他们对图形魅力的探索兴趣,增强设计本身审美附加值,确保图形设计的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能得以充分展示。最后,训练逆向思维可以从常规思维对立面出发,寻求全新思维方式,激活思维的多面性,克服图形设计中,因片面思考而造成设计创意缺憾。了解逆向思维的重要性,在图形设计过程中有效引导设计者站在常规立场看待事物,运用逆反思维来分析事物,实现客观实际与虚拟形象之间有效衔接和无缝对接,巧妙融合,设计出既源于生活,又具有极强视觉冲击效果的图形作品。
3.2激活联想思维模式,加强图形设计作品说服力
联想式思维模式离不开思维对象的感性形式,它是自由的,但不是任意性的。对于图形设计而言,设计者需要从生活中可知、可观、可感的物像中寻找设计灵感,设计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作品,既能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又可以体现设计者的创新理念。首先,要在联想思维理念上予以革新,突破图形设计的既有思维模式,通过接近对比及因果联想,转变设计者对传统图形作品的固有理解,使其产生更高视觉传达的可能性。其次,设计者要善于联想、忠实于自我联想,随时记录灵感迸发的瞬间。将想法有效整合、提炼筛选,最终融合进图形设计作品中,提升设计作品自身的说服力,不断增强受众欣赏设计时的审美感悟力。
3.3强化训练发散思维,提升图形设计理念
发散思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发散性思维能提升创造性,在杂乱无章的图形设计方案中选出最有效、最贴切的设计理念。发散性思维在图形设计中也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对于设计者来说,需要针对某一具体物象深入展开真实而有效的发散性思维,强化对该事物认知,提升设计灵感,寻找最佳设计方案。使图形设计理念主题特征更加明确;设计内容更加生动;表达方式更为形象,使受众直观感受到图形设计所传达出来的设计理念、传播信息,达到身临其境感觉显得尤为关键。首先,设计师通过发散性思维,在杂乱而众多的初步设计方案中选出最有效,最合适的设计方案,提升图形设计的深度和延展性,提高发散性思维的可操作性。其次,对于设计师来说,可以尝试由点到面的思维拓展模式,引导设计者从简单创意原点出发,借助思维导图表现,实现创意点连接,最终向创意面辐射,形成有效创意路线和强感染力的图形设计作品,增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
3.4强化视觉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巧妙把握美学比例原则
在视觉传达过程中,图形设计本身就是对事物的观察与体会,其结果的好坏取决于设计者的视觉思维,在传达过程中,受众者只关注与自身兴趣相关联的图形。因此,图形设计就是要从最原始的视觉冲击效果出发,以视觉中心的感知,作为设计思维创新的基本原则,提高视觉中心在图形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强化设计意识和表现形式,进而掌握图形设计作品中的相关因素,设计出能够激发受众阅读兴趣图形作品,实现设计思维创新。同时,要重视元素协调、比例关系、内容尺寸对图形设计的审美带来的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自觉掌握事物中的比例和尺度,促进设计元素之间能够相辅相成,达到匀称与和谐。让具有高度审美原则的设计理念融入图形设计作品中去,灵活把握其和谐性体系,让图形设计体现设计者的美学理念,并将和谐美感和心灵震撼通过作品有效传达。
4结语
图形设计只有紧跟时展步伐,有效融入思维创新理念,强化文化自觉,融合地域特色,才能不断提升创新的合理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让图形设计更符合时展、审美需求、美学理念。从而有效实现设计者的思维创新变革,进而促进视觉形态在新时代的创新提升与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文琦.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3013(8):318-319.
[2]鲁娟.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思维训练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3013(14):353.
[3]赵宇.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J].考试周刊,3013(4):31.
[4]彭娟,王强.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视觉思维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4(55):41-42.
[5]俞淡幸,佘柏奇.基于教材贴合生活: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视觉思维模式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7):33-34.
[6]吕芳.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视觉思维模式研究电子版,2016(20):0155.
[7]王楠.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再现[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07).
[8]韦华玲.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互动[J].艺海,2013(04).
[9]程娟.探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互动[J].大众文艺,2016(19).
[10]郭慧.新时期的视觉传达设计浅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5).
[11]文智.论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5(14).
[12]商文杰,张佳亮.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J].才智,2016(14).
[13]周萌.视觉传达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J].普洱学院学报,2015(01).
作者:王佳竹 单位: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