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创意游戏结构图形设计应用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结构主义区别性特征的运作方式运用于图形设计,可以避免、克服观念先行或将设计主题和表现形式二分化、对象化的弊端。图形设计中的主题类似于结构主义的意义、解构主义书写的印迹。图形设计区别性特征的运作是一种创意游戏,能够将事先构思中带有意向性和观念对象化倾向的主题从边缘化入中心,从不在场化入在场,使二者相互构成。
一般而言,图形设计和结构主义(包括解构主义)分属艺术和哲学两个不同领域,但两者都有明显的形式特点,都与符号或语言相关。结构主义在一般语言的符号领域揭示了意义源于差异,提供了多领域普遍适用的新方法。因此,在图形设计中自觉加强结构主义意识及其方法运用是必要的。文章结合现象学和结构主义,在广义现象学语境中作进一步探讨。
一、区别性特征的基本含义
1.语音语言结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语言的意义来自差异,而非来自指称和所指称的对象。单个语词本身没有实体意义,只有在语言网络或纯关系的语境中造成了差异或对立才能获得意义。如,“有”与“无”是一对差异,它们自身无意义,只有在语境(语境是非指称性的,其中语词是相互关联着的差异性语词)中才能产生由它们之间相互引发、相互构成的结构性意义,其意义是非观念对象化或非概念化的发生和维持的意义。雅各布森将差异进一步极致化,阐发为区别性特征。区别性特征是一组组的发音特征的差异,如鼻音与口音、摩擦与不摩擦、送气与不送气、受阻与不受阻、紧张与松弛等。不多的一些区别性特征就可以构造出一个语言的语音单位系统。当人们说话时,一般意识不到区别性特征的存在和运作,“它们以隐蔽的边缘域的方式参与着语言的意义构成”。可见,区别性特征也是差异,只是它揭示了任何语音的内在差异结构,是差异结构使人能发出语音。所谓“它们以隐蔽的‘边缘域’的方式参与着语言的意义构成”,是说区别性特征(差异)不是说话人有意识做出的,而是在意识的边缘域或潜意识中存在和运作,参与语言的意义构成。结构主义的区别性特征类似于“阴阳互补,相济相生,生成万物”的思想,“阴”“阳”“五行”都无独立意义,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区别性特征关系才是意义,也是万物意义发生的结构机制。“阴阳无处不在”意味着结构无处不在,而这结构就是区别性特征。
2.图形语言结构主义所说的语言是语音语言,而在图形设计中是图形语言,无声的图形也是语言(或符号)。在图形语言中,点与线、线与面、点与面、长与短、曲与直、浅与深、热与冷、无与有、图与底等都是一对对区别性特征,是图形或图像获得意义的发生条件。以维特根斯坦的观点看,区别性特征产生意义的活动方式也就是语言游戏。因此,图形设计就是图形语言的创意游戏,即在设计中让区别性特征的点、线、面等视觉语言在相互设立、碰撞、交叉、分离、穿插、呼应等本身的游戏中,构造出有某种主题意义的创意图形。结构主义区别性特征的结构性运作,强调的是区别先于区别者,正如海德格尔所谓的“存在先于存在者”。也就是说,区别性特征包含区别者(如点、线、面等),以纯关系势态存在和运作,才使区别者(如单个的点、线、面)获得意义或格式塔——完形结构意义。在图形语言中,没有哪一个元素不内在地具有差异结构,否则任何笔画或元素都无法被创造。结构主义的区别性特征(如鼻音与口音、摩擦与不摩擦等)把与人的身体相关的“语言的肉身”也视为参与意义构成的要素。这在图形设计中意味着设计者(身心合一)的身体,以及各种不同材质、颜料的肌理也是参与创意构成的有机要素,同样值得重视。以结构主义的另一对术语看,区别性特征是能指,而意义是所指。能指与所指是任何语言都具有的内在的“一而二,二而一”的,并可以随时相互转换的结构。“语言的肉身”属于与所指(意义)不可生分的能指。这样理解结构主义的区别性特征也许才算完整。结构主义的纯关系——区别性特征产生意义的思想,对于图形设计而言有重要的点醒意义,可以帮助设计者避免、克服观念先行等对象化的设计态度和思维方式,进入纯粹的体验与被体验合一的状态。
二、区别性特征与主题
一般而言,图形设计都有意向性的构思主题。但视觉语言与主题的关系相当于结构主义的区别性特征与意义的关系,如果没有区别性特征,也就没有语言的意义或语义;反之,语言的意义都是区别性特征使之发生、维持。在图形设计中也一样,如果没有区别性特征的视觉语言,也就没有主题,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构成的关系。这里并不存在“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悖论问题,因为区别性特征和主题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缠结构成关系,而不是相互外在的表现与被表现或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因此,所谓主题只能表现为构想中的腹稿,由区别性特征的视觉语言构成的想象中的“设计方案——图形意象”。这种腹稿往往是不充分、不饱和的,有待于在设计实施过程中调整、修正甚至推翻重来。图形设计不意味着用区别性特征表现构思中的主题这样的主体与客体二元的现成关系,而是意味着进入区别性特征的图形语言与主题相互引发、相互构成的状态中进行构思和设计。以海德格尔的时间观看,这意味着进入(构思与实施)前后牵挂、来回往复、循环统一的时间境域,在此连续性的过程中,勾连原先意向中的主题,在设计实施过程中神遇创意图形的生成。从这个角度理解,原先构思的主题和具体的实施不是相互孤立的两个阶段,而是前后相续的同一境域。因此,在图形设计的语境中,谈论区别性特征就意味着谈论设计主题。如果从海德格尔现象学中的形式指引方法(既是思想方法又是表达方法)上说,设计者作为缘在(Dasein)之缘,在构思某主题图形时,就已经全部投入地生活在设计主题的解释学形势(理解形势)之中,已经有了形式指引的表达冲动,并先行地经历着设计过程。在此意义上,笔者认为,可以将结构主义的区别性特征理解为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这和人们通常理解的先有主题构思,再用点、线、面等形式法则表现主题的二分思维方式并不相同。概言之,前者是非对象化的,后者是对象化的,而对象化是艺术创造之大忌。从结构主义角度看,设计者往往意识不到区别性特征的运作,这表明区别性特征是在边缘意识中隐蔽地运作,也就是说,图形语言的区别性特征是非观念化地运作的,在设计过程中不自觉地发生、维持的,否则区别性特征的图形语言就和设计主题相互外在,目的和手段相互外在,设计就成了观念先行的操作。因此,强调区别性特征在边缘意识中隐蔽发动,就能把事先构思的主题或主题语言化入边缘域中,使其非对象化,使区别性特征的图形语言与设计主题二者构成如某种音乐主题那样的非对象化、非表象化的乐象式的图像或音乐化的意象、诗化的视觉语言,使图形设计像音乐或诗歌那样以原发的方式呈现,从而避免观念先行。在音乐或诗歌语言的区别性特征的形式中,我们找不出任何与主题符合的对象化联系和相似。因此,在图形设计中,乐象化或诗象化的图形语言是以非对象化的相似形式表达的,更确切地说是显示主题。
三、区别性特征与原发想象力
图形设计需要想象力,而且需要原创或原发的想象力。这就不得不提及康德哲学和美学中提到的先验想象力。它是一种原发想象力,而不是对经验过的事情作回忆的再现式的想象力,康德称之为“先验想象力”。这种想象力的内在机理,简要地说就是经验接受过的外物表象与外物表象的叠加和综合构成纯象。纯象就是先验想象力构成的原发时间。海德格尔充分肯定这种原发想象力或原发时间的存在论而不仅仅是认识论的根本地位。由于原发想象力是有时间跨度的游戏空间,海德格尔称之为域或存在论的构成境域。值得指出的是,前述中所谓的形式指引与原发想象力,在海德格尔看来二者是深切相通甚至内在耦合的。图形设计直接需要的就是这种有时间跨度的原发想象力,它是创意的游戏空间。一般来说,想象意味着回忆。在视觉语言的创造过程中,设计者根据设计主题、要求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回忆。但这只是一种经验式想象,而非原发构成的想象;也不是这一意义上的时间,而是物理时间。原发想象力构成的是原发时间,而非物理时间。原发时间无形而有象,又有时间跨度。而这种时间跨度之象和结构主义的区别性特征在形式上非常相似。由此,我们就找到了结构主义区别性特征的根源——原发想象力或原发时间。或者说,结构主义的区别性特征在于它的时间含义。时间的过去与未来、现在与过去、现在与未来,都是一组组区别,它们的相互交织构成了原发时间或时机化的时间。反过来说,原发时间使原发想象力成为可能,也使结构主义的区别性特征成为可能,使语言的意义成为可能。因此,原发想象力或原发时间就是一切意义发生的母胎,也是图形设计创意发生的母胎。设计者充分调动和依靠这种原发想象力,才能保证图形设计具有创意美。
四、区别性特征与创意的发生
结构主义指出,区别性特征是以隐蔽的边缘域的方式,参与语言意义的构成。也就是说,无论一般语言还是图形语言,它们的区别性特征都不是在意识中心,而是在意识的边缘域存在和运作。图形语言与一般语言有所不同,图形语言具有空间性、可见性,一般语言具有时间性、不可见性。用德里达的术语说,图形设计中的区别性特性就是趋别或延异的印迹。所谓趋别,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区别,并拖延着单个符号的实体意义的在场,形成不在场的非观念对象化的印迹。印迹,便是能使意义产生可能的区别性特征。也就是说,印迹是不在意识中心的,而是以边缘域的方式参与图形设计的构成。在德里达看来,书写在表达思想的功能上有某种优越于语音语言的优势。图形设计类似于书写,这意味着它在某种意义上有优越于语音语言的构意和表意优势,这是图形语言在空间上的优势。然而,图形语言的运作必然有时间差异性,因为它是在时间流中进行。这意味着图形语言的运作方式是时空一体的、完形化的,或这一意义上的时机化的。尽管一般语言活动有时也会有这样的特点,但图形语言的活动方式具有直接的可见性和空间性优势,其区别性特征的运用就更值得设计者重视非观念对象化的意识层面或意识中心。这里所谓的意识中心,意味着意识与边缘意识已融为一体,在设计活动中成了意识流,进入意识前沿,原先隐蔽的边缘域运作方式现在占据中心,不在场成为在场,非反思成为当场反思。这是创造过程渐入佳境,进入非对象化的但有自身意识的知行合一的创意设计状态,形成了创意美或符号美。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SJA1212)。
参考文献:
[1]张祥龙.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3]张祥龙.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方法和《存在与时间》.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1).
[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宋漾 单位: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