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旅游下的生态道德建设实践范文

生态旅游下的生态道德建设实践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态旅游下的生态道德建设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生态旅游下的生态道德建设实践

摘要:贵州江口亚木沟生态旅游景区自推出以来,一直以生态道德理念为发展指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效显著。为生态旅游视阈下生态道德建设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参照和前景启示:合理规划、科学发展是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前提条件;政府主导、企业落实是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家校联合、多层实践是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广泛宣教、营造氛围是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健全法规、完善机制是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生态道德;生态旅游;亚木沟生态景区

贵州江口亚木沟生态旅游景区自2011年推出以来,先后被评为国家级AAAA级景区、省级绿色生态景区、市级先进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百万次,不断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成为贵州生态旅游景区的典范。亚木沟以生态旅游为发展指向,在保护自然生态前提之下,科学进行规划与发展,积极创建省级生态教育典范基地,形成集生态旅游和生态实践于一体的特色景区,努力做到效益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使亚木沟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对区域的城乡统筹、形象提升和未来发展均发挥了重要影响。

一、生态旅游视阈下生态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产业的必由之路,而生态旅游则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所谓“生态旅游”(Ecotourism),即指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1]其本质直指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人类在旅游过程中所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然而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盛行导致生态环境危机重重,生态道德作为一种“危机道德”油然而生,其建构意义在于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自我扬弃和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是人类伦理道德思想的必然觉醒。

(一)生态道德是生态旅游的核心指向生态道德承认自然万物均有其自身固有的价值和权利,将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至世间万物,并从天人合一之高度提出基本道德原则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体现了人类的生存智慧,是人类走向更高文明的重要标志。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旅游,实质即是以生态道德理念为核心发展指向,赋予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以同等的道德地位,通过减轻生态压力平衡经济利益,通过维护文化完整达到社会共享,通过保持景观资源实现代际公平,以使自然万物得以体现其自身固有的价值和权利。

(二)生态道德是生态旅游的道德保障生态旅游非于常规旅游,从构想到实践,需要既懂旅游又懂生态的规划者和开发者;需要既懂市场规律又懂环境保护的经营者;需要既懂敬畏自然又懂保护自然的旅游者;同时还需要懂得生态知识的旅游管理者。而生态道德的构建则可以成为旅游者、旅游管理者、旅游开发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规划者共同的理念支撑,依靠扎根于内在的信念和原则,达到在享受自然、体认自然的同时以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护自然的目的,从而推动生态旅游深入而持久的发展。所以说,构建生态道德是推动生态旅游深入持久发展的强大道德保障。

二、贵州江口亚木沟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实践探索

贵州江口亚木沟生态旅游景区在开发进程中,以积极创建省级生态教育典范基地为目标,重视对青少年、当地居民、旅游者、管理者和经营者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从而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一)科学规划发展,完善配套设施贵州江口亚木沟生态旅游景区在开发方面,一直走“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有机结合”的路线,坚持“软硬件建设兼顾,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方针,并结合亚木沟原始生态峡谷,着力于配备旅游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和团队,广泛吸取当地文化研究成果的精华,不断深入挖掘当地土家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土家风情园、民俗博物馆、蜡染体验馆、土王楼、民俗演艺厅、“土家四坊”等景点,已打造成公司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典型代表,成为江口土家族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在经营管理逐渐步入正轨的同时,公司又制定了生态保护培育与防御专项规划,对不同生态资源采用分类分级保护的办法。并结合地域研究成立访客服务中心,通过生态展览、生态放映、生态课堂、生态功能展示等多种形式展开生态教育活动,使旅游者全面认识生态旅游,深入了解生态旅游,从而提升自身生态道德素养。

(二)强化领导力度,健全管理体系为了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推进省级生态教育典范基地的创建步伐,江口县专门成立了省级生态教育基地创建机构。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贵州江口亚木沟生态旅游景区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及景区管理办法,成立了联合执法领导小组,设置了行政部、工程研发部、旅游部、营销部、财务部、安保部、环卫部等机构,建立起经营管理制度、财会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导游管理制度、游客投诉及处理反馈制度、游客中心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使他们在受到规章制度约束的同时也受到更加重要、更加持久的隐性道德约束力,运用生态道德的原则潜移默化地规范自身行为。

(三)始终以身作则,提升员工素养由县环保局、旅游局牵头,江口金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分期分班对公司员工进行生态知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培训。通过讲座、培训、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强化全体员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将生态道德渗透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随着各项生态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贵州江口亚木沟生态旅游景区已声名远扬,游客纷纷慕名而来,人数逐年增加。

(四)广泛宣传教育,培育生态意识生态旅游之于传统旅游最大区别在于旅游者在除了享受自然风光愉悦自己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起自身对绿色生态的思考。为了提升公民的生态道德意识,由县旅游局扶持,公司重点培育了一批专职生态旅游解说员,印发多种宣传资料,把生态旅游与当地传统民俗、历史文化相融合,寓教于游。在景点入口处设立生态教育展厅,让游客可以直观的参与进去,并展示了生态旅游知识小手册供游客取阅。辖区管委会协同县旅游局、县教育局在亚木沟建立了“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景区开展社会实践、生态教育活动,并以亚木沟为主阵地,组织志愿者向游客分发生态环保宣传单,讲解生态理念,同时带动家人及周边居民,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辐射力。

三、贵州江口亚木沟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实践启示

贵州江口亚木沟生态旅游景区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成效显著,既推动了旅游景区的研发,又保护了当地原始质朴的生态环境,更提升了周边居民、旅游者、经营者、管理者的参与意识和生态素养,为处于生态道德建设初级阶段和生态旅游发展初级阶段的当下,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思路。

(一)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前提条件——合理规划,科学开发对旅游开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生态道德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多年的传统旅游行业运营摸索中衍生而来的生态旅游,在与传统资源结合的基础之上,必须融入现代技术,以科技为保障,实现集约式、内涵式的经营管理模式,才能真正规避旅游开发进程中生态破坏的隐性行为,从而实现以生态道德理念为核心发展指向的生态旅游的全部价值与意义。

(二)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当下,旅游产业要真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单靠市场调节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只有在其宏观调控之下,才能将生态道德理念深深植入生态旅游之中,通过绿色旅游提高大众的生态道德意识,提升大众的生态道德素养。其次,作为真正践行的主体——相关企业,更应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发展观,将生态道德的理念和原则有效融入产业的发展进程之中,积极营造生态旅游氛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吕植教授说:“游客的素质取决于管理者的约束力”,所以生态旅游是旅游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共同的责任,是三者共同承诺并一致行动的结果。[2]

(三)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家校联合,多层实践家庭教育是个体接受教育的开端,个体的生活素养来源于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家长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其自身的生活习惯必须符合生态道德准则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态道德环境,其自身的修养必须符合生态道德标准才能成为孩子合格的效仿对象。学校教育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各级学校应该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确定具体的生态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低幼年级应重点培育学生与大自然的情感,给予学生与大自然更多的亲密接触机会,从而形成对自然的道德关怀。中高年级应侧重生态道德的知识内涵、价值意义及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做到敬畏自然,从自身做起。高等教育则应注重使学生掌握综合思考和判断生态道德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抉择的勇气和智慧。当然,所有的教育都必须以实践为支撑,融入生活。

(四)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广泛宣教营造氛围生态道德的建设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而生态道德的教育既要面向旅游大众,又要面向旅游开发者、经营者、管理者、导游和景区周边居民。当前的重点在于探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的生态道德宣传教育措施,积极营造生态道德浓郁氛围,使公民认识到生态问题意义重大,关乎人类生存,从而自觉将生态理念有效融合于旅游过程中,在体验大自然的和谐有序的旅游活动中唤起自身对绿色的激情,对绿色的思考,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态道德教育。

(五)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有力保障——健全法规,完善机制生态道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程,不仅需要理念的普及,更需要完善的机制保障。作为法治国家,生态道德建设必须法制化,将生态道德原则规范上升到法律进程,做到有法可依,有效执法,以保障生态道德的实施。“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3]因为不良的管理机制会抑制人们行善的愿望和动机,而良好的管理机制则会鼓励人们自觉的抑恶从善。故,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符合生态道德之要求,保持在适度范围之域内,才能达到万物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生态旅游[EB].

[2]郭悦.“美丽中国”视阈下生态道德建设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15.

[3]许祝.党建思想——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辩证统一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6):125-126.

作者:董丽 董付元 单位: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