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室内设计作品之评量与偏好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室内设计作品到底需具什么样的创意与美感的属性或特征才会受到喜爱?不同属性的个人之间又有何不同?以一个实证性研究,采用“相关性研究法”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创意评量、美感判断与视觉偏好这3个变项之间的关系。以饭店大厅之室内设计实景彩色照片为问卷调查工具,经以计算机统计软件SPSS对416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1)不同属性之受测者,对美感、创意与偏好构成因素之看法有显著差异,其中以专业背景变项所导致的差异相对较多;2)美感、创意与偏好3变项彼此间全部均达显著相关;3)以美感与创意的相关程度最高;4)有7个变项可联合解释偏好52.1%的变异量,影响“偏好”以创意变项为主。
[关键词]
创意评量;美感判断;视觉偏好;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最根本的目的之一是塑造一个能让人“赏心悦目”的人造环境,因此,室内设计作品如何才能让人赏心悦目而产生偏好可以说是此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就这一方面而言,室内设计作品除了最基本的需能满足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之外,“创意“与“美感”这两项因素应是最重要的关键。然而,人们是根据什么样的标准或特征去评量一件室内设计作品的创意与美感?一件室内设计作品到底需具什么样的创意与美感的属性或特征才会受到喜爱?室内设计作品中的创意及美感特征是由哪些视觉元素(visualcomponents)所构成?这些视觉元素与“偏好”之间有何关系?另外,对于室内设计作品的评量,受过室内设计专业教育训练的人与未受过相关专业训练的人之间是否有一致的评量标准与看法?其可能的差异何在?……对室内设计业者以及从事室内设计相关专业教育的教师与接受此类教育的学生而言,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在国内外却几乎从未被有系统的探讨过。室内人造环境除了需能满足使用上的功能需求之外,亦需能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对于其功能上的评量,一般均有较为具体而客观的标准,但对于如何满足心理需求,却缺乏相关的评量标准。室内人造环境的构成元素及各元素的组合搭配极为多样而复杂,如何运用某些元素或特征,充分呈现作品的创意与美感,藉以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而获得其喜爱,这是每位设计者时时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不过,“创意”“美感”都是很难捉摸的心理认知概念,无法实际观察到。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只能透过实物、图片或语言等来加以解释或描述,但往往失诸于主观而无法找到清楚而明确的交集。然而,在学术研究上,研究者就可以通过有效的测验来探索、分析,更精确掌握其脉络。具体而言,本研究的目的主要为:1)探讨大学生对于室内设计作品之偏好情形。2)比较并分析不同属性大学生对于室内设计作品之评量及偏好上的差异。3)探讨创意、美感评量与偏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最后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于室内设计实务以及后续研究之建议。
1文献探讨
本研究的焦点在于“评量”与“偏好”这两个主要变项上。由于本研究预计采用室内设计实景照片做为测量工具,而非将受测者带到实际现场施测,且有关“功能”方面的评量一般已有较具体而客观的标准,本研究并未将此部分列入探讨范围,因此,本研究在“评量”部分将仅针对“创意”与“美感”两项特质;而为了区别创意与美感的评量,将分别以学术上惯用的“创意评量”“美感判断”称之。另一方面,由于受测者是根据他所观看的照片填答其主观感受的偏好程度,因此,精确地讲,其偏好应为“视觉偏好”。
1.1创意评量(creativityevaluation)对于“creativity”的评量,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加以分类:1)输入:指创造者的背景及所具有的特点(包含人格倾向);2)历程:包括运用创造思考的过程、方法或进行的活动;3)输出:指创造的产品或其成果[1]。从这种分类的多样性可看出:“creativity”的评量并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万灵方法;而近年来的理论和实证结果似乎支持创意是内容特定的观念。换句话说,一个内容领域内的创造性活动与其他内容领域上的创造力是相互独立的[2]。就室内设计作品的创意评量而言,它所评量的应是属于“输出”类的讯息;用于评量这类讯息的创意指针大致可归纳为“以产出物所含之特质或特征”“以内容、形式及功能的变化情况”以及“合意评量”三大类。在本研究中,由于受测对象包括了非艺术、设计相关科系的大学生,因此,对于室内设计作品的评量将采用“合意评量”方式。根据心理建构的“隐含理论”(ImplicitTheories),人们无需经过特别的训练(即使是门外汉)也能够相当可靠地评鉴产品或作品的创意:“看了自然就能分辨。”换句话说,此法所强调的是属于真实世界里的定义。
1.2美感判断(aestheticjudgment)各领域的研究者对于美的研究所关注的都在两个焦点上:1)辨识并了解那些能令人产生美感(或至少是愉悦)知觉经验的因素;2)了解人类创造能力与欣赏美好创造表现的能力的本质[3]。针对这两个基本焦点的研究取向也有显著的差异:前者主要关注的是实证理论,此类的美学研究可称为“实证美学”;后者则主要关注的是规范理论,此类的美学研究可称为“分析美学”或是“思辩美学”(speculativeaesthetics)。过去有关环境美学的研究,则绝大部分性质上都是属于实证美学。在对“环境”的实证美学研究上,研究者最主要的目的是想了解:到底是哪些环境构成因素可让人产生美好的知觉;而最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对美感经验进行“相关分析”(correlationalanalysis),以检验两个或多个变项间的关系[3]。这种相关分析主要是以物体的形态或结构特色(即“美学因素”)为自变项,以人们对这些形态或结构的主观感受(即“美感反应”)为依变项,而个人属性则为观察变项。“美学因素”(aestheticfactor)指的是我们可以知觉到(主要是透过视觉)、并可以让我们产生美感反应的物理环境组成因素,例如:形态、色彩、比例、材料、质感、样式、风格、饰品等等。
1.3视觉偏好(visualpreference)环境偏好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下的结果,其过程始于环境知觉,此知觉是由某些环境属性所引发,经过人们的认知过程及予以评价之后,最后形成对它的偏好态度反应。因此,环境属性与环境知觉可以说就是形成环境偏好的两大基础。就“环境知觉”而言,它虽然包括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运动觉等,但由于人们对于外在刺激与讯息的接收大部分是依赖视觉,由视知觉所导致的喜好就是“视觉偏好”。另一方面,“环境属性”指的是人们可以知觉得到(主要是透过视觉)的实质环境组成元素,包括各种设施、配备、标志、建筑构造、色彩、比例、材料、质感、样式、形状、风格、家具、植栽、配件等均属之。当人们的感官接收到这些环境属性的信息之后,就会将它们与过去的经验加以比对、评量,然后产生情境知觉;如果评量结果是正向的,就会产生偏好。由于这整个过程都与个体的经验、心理有关,因此,环境偏好是随着个人以及他的经验而变化的。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偏好的文化差异,因此,个人对于他所熟悉的、符合他的文化价值观的环境场所自然有所偏爱。既有的有关环境视觉偏好的实证研究成果显示:建筑师等专业的空间设计者对于人造环境的偏好与一般大众有显著不同,而且常误判一般大众的偏好[4-6],此一结果突显了专业设计者与一般大众之间看法上的差异。综合以上有关创意、美感以及偏好的相关文献,可发现:室内设计所创造出来的空间是否会受到喜爱,这跟构成此一室内空间的各种属性是否被认为有创意或有美感等特质具有一定程度的关系。换句话说:室内空间的“环境属性”在经过用户的知觉、认知与评价的过程之后,如果这些环境属性被评量为有创意或具有美感,那么,它将可导致“偏好”态度的产生。这整个历程主要的组成是:“环境属性”在经过“环境知觉”之后,若具有“创意”及“美感”等的特质,就会让人产生“环境偏好”;而由于人们对于环境的知觉与大部分是透过视觉,因此,“视觉偏好”可说就是“环境偏好”的最主要代表。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国内大学生(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为实现本研究探讨创意、美感与偏好等变项间关系的目的,本研究采用量化的“相关研究法”(correlationalresearch),以自己设计的研究工具进行研究资料的搜集,再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各项统计,并另再以德怀术(Delphi)及专家会议法进行专家之质性解读。本研究所要探讨的核心课题是:室内设计作品之创意评量、美感判断与视觉偏好间的关系,其中还包括了:个人属性变项所造成的差异,以及个人属性、创意评量、美感判断对于视觉偏好的预测力等。本研究架构如图1所示。本研究的研究工具为室内设计实景彩色照片。由于室内空间性质的不同(例如住家与商业空间),人们对其期望并不相同,设计师的设计思考也有所差别。基于此,本研究工具以饭店大厅设计为代表。本研究即以经专家依据空间特色与风格而分类、筛选过的照片做为测量工具,受测者则完全依据其主观的看法去评量。
本研究工具主要包括“基本资料”与“偏好、创意与美感评量”两部分;后者是以同一组照片为测量工具。偏好程度的测量采用Likert五点尺度法,分为:非常喜欢、很喜欢、普通、不太喜欢、非常不喜欢等5级。计分方式则从非常喜欢到非常不喜欢依次给予5到1分;总计分数愈高,表示受测者愈喜欢该照片所呈现的室内空间。美感程度的测量同样采用Likert五点尺度法,分为:非常美、很美、普通、不太美、非常不美等5级。计分方式则从非常美到非常不美依次给予5到1分;总计分数愈高,表示受测者觉得该照片所呈现的室内空间愈美。稍有不同的是:创意程度的测量采用Likert六点尺度法;为了避免共同方法变异(commonmethodvariance,CMV)可能造成研究结果的失真,采用不同的尺度是防范的方法之一[7],这6个尺度分别为:非常有创意、很有创意、有点创意、不太有创意、很没创意、非常没创意。计分方式从非常有创意到非常没创意依次给予6到1分;总计得分愈高,表示该照片所呈现的室内空间愈有创意。
3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以自己设计的测量工具,以饭店大厅之图片进行网络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416份,经由统计软件SPSS进行信度分析、共同方法变异之事前防范与事后侦测、因素分析、描述性统计、差异检定、皮尔森积差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各种统计方法,并以德怀术进行偏好因素之属性与特征的解读,获得了以下的结果。
3.1组成因素特征将偏好进行因素分析后,饭店大厅由8个偏好因素所组成,随后依据德怀术的结果,分别将各个偏好因素命名,这些因素为:OP1“欧式古典”、OP2“个性时尚”、OP3“简约成熟”、OP4“质感格调”、OP5“前卫未来”、OP6“宁静素雅”、OP7“自然休闲”与OP8“神秘暗沉”。被认为最美的因素是OA7“自然休闲”,最不美的则是OA5“前卫未来”;被认为最有创意的因素是OC5“前卫未来”,最没创意的则是OC8“神秘暗沉”;而最被喜爱的因素是OP7“自然休闲”,最不喜欢的则是OP8“神秘暗沉”。
3.2个人属性与差异不同性别对美感、创意与偏好总计24个因素中,一共有4个因素有显著的差别,这4个因素分别为:OA1、OC1、OP1“欧式古典”、OA8“神秘暗沉”。其中只有OA8“神秘暗沉”是女生的平均数高于男生,其他的都是男生的平均数较高。这说明在本研究的样本中,女生较于男生偏爱主题强烈、低调色彩的现代感的大厅;然而,女生对于古典、优雅的欧式风格的大厅是较不感兴趣的。不同教育程度对美感、创意与偏好总计24个因素中,一共有3个因素有显著的差别,这3个因素分别为:OC1、OP1“欧式古典”、OC7“自然休闲”。在所有差异达显著的因素中,大学受测者的平均数全部都高于研究所以上的受测者。不同专业背景对美感、创意与偏好总计24个因素中,一共有12个因素有显著的差别,这12个因素分别为:OA1、OC1、OP1“欧式古典”、OC2、OP2“个性时尚”、OA4、OP4“质感格调”、OA5、OP5“前卫未来”、OC3“简约成熟”、OC7“自然休闲”、OA8“神秘暗沉”。在专业背景所有差异达显著的因素中,只有5个因素是相关背景的平均数高于非相关背景,分别是:OA4、OP4“质感格调”、OA5、OP5“前卫未来”、OA8“神秘暗沉”,而这些因素全都来自于饭店大厅。由上述结果可以得知,在本研究的样本中,对于某些饭店大厅的类型,设计相关背景的受测者的评价则较高,这些类型包括:以红色系铺陈空间、色调宁静且不杂乱,特殊的灯光营造效果、未来科技感强烈,深色为主题、沉重感的家具、低调色彩的现代感空间等。总计饭店大厅之美感、创意与偏好差异达显著的83个因素中,专业背景所造成显著差异因素的数量为最多,一共有26个。因此,在本研究中,专业背景变项为所有个人属性变项里较具影响力的一个变项。另外,在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出,专业背景对于“大厅偏好”有显著的解释力。因此可以得知,专业背景变项会影响大厅的喜好。
3.3美感、创意与偏好之间的关系探讨饭店大厅的美感、创意与偏好的三个变项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1)彼此间都有着紧密的关系;2)三个变项彼此间的关系有微妙的不同。以下分别以不同的统计分析层面来探讨:
3.3.1描述性统计结果在单张图片的平均数方面:“美感”与“偏好”平均数最高的图片为同一张图片(A13与P14);“美感”与“创意”平均数次低的图片亦为同一张图片(A24与C24);“美感”与“偏好”平均数最低的前三名中有同一张图片(A33与P34)。然而,“美感”平均数最低的图片,却是“创意”最高的图片(A05与C05)。在各因素的平均数方面:美感前三、后三名,与偏好前三、后三名因素一致,但高低些微不同;创意第三高为OC3“简约成熟”,美感第二高也为OA3“简约成熟”;创意最低的为OC8“神秘暗沉”,美感第二低也为OA8“神秘暗沉”;创意第二低为OC1“欧式古典”,美感与偏好第三低也为OA1、OP1“欧式古典”;创意第三高为OC3“简约成熟”,偏好第三高也为OP3“简约成熟”;创意最低的为OC8“神秘暗沉”,偏好最低的也为OP8“神秘暗沉”。然而,美感与偏好最高的因素为OA7、OP7“自然休闲”,却是创意第三低;美感最低的因素为OA5“前卫未来”,却是创意最高的;偏好第二低的因素为OP5“前卫未来”,却是创意最高的。经过以上单张图片与各因素的平均数比较后,可以大致上看得出来,“美感”与“偏好”的关系似乎是较为紧密的,而“创意”与“美感”,或是“创意”与“偏好”之间的关系则多有相异之处。
3.3.2积差相关分析结果在美感、创意与偏好24个因素中,其两两之间的关系绝大部分都达到0.01(双尾)的显著水平,而大厅三个整体变项其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依序如下:美感与创意的相关系数为0.672,美感与偏好为0.622,创意与偏好为0.527。比较美感、创意与偏好的关系后,可以发现,其两两之间的相关程度是有所不同的,以美感与创意的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为0.672)。
3.3.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在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个人属性、美感因素、创意因素,一共21个预测变项中,共有7个显著变项可以解释“大厅偏好”52.1%的变异量,其中解释力最高的是OC8“神秘暗沉”的24.7%。“大厅偏好”之标准化回归方程式为:0.404×OC8“神秘暗沉”+0.263×OA2“个性时尚”+0.200×OA4“质感格调”+0.188×OA3“简约成熟”+0.115×OC7“自然休闲”+-0.126ד年龄”+-0.076ד专业背景”。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偏好”最主要的变项为OC8“神秘暗沉”,有24.7%的解释力;由此可看出,影响“偏好”以创意变项为主。
4研究建议
本研究探讨饭店大厅之美感、创意与偏好三个变项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结果。依据这些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对于室内设计以及后续研究的建议。
4.1对室内设计上的建议1)符合空间类型的设计需求:人们会因为空间类型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认知,好比对于休闲娱乐的空间与个人的私密空间的认知就不太相同。本研究的结果发现,“偏好”中占最大比重的即以“创意”因素为主,因此,设计需符合空间类型的需求。2)男女之间的不同认知与喜好:性别的不同,对于空间的喜好也有所不同。对于商业空间而言,女生较偏爱主题风格强烈、低调色彩且现代感的饭店大厅;而男生相较于女生则较能接受古典欧式风格的饭店大厅。对于某些为特定性别所设计的空间,这些结果值得参考。3)设计者必须多以使用者的角度来设想:依据本研究的结果,专业背景变项对于美感、创意与偏好来说,是所有个人属性变项中较具影响力的一种。这结果也显示出专业者与一般大众之间的确是存有看法上的差异。对于室内设计的专业者来说,这是必须认清的一个事实,但是不代表设计者就应该随着潮流波动,而失去设计人的风格,而是应该多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设想,不宜自恃专业,而漠视了使用者的意见和需求。
4.2对后续研究的建议1)扩展研究对象的范围:本研究以网络问卷调查为方法,探讨网络族群对于饭店大厅美感、创意与偏好的认知。碍于时间等现实因素考虑,回收的样本不如预期,导致大部分的受测者以学生族群为主,因此有必要将研究对象扩大到其他族群。2)其他空间探讨的可能性:本研究以饭店大厅为研究目标,然而,空间的种类非常多,与其他不同性质的空间做比较,美感、创意与偏好的关系又会如何?这是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3)实用性因素的讨论:受限于研究工具,本研究探讨的仅是“外在风格与形式”的美感、创意与偏好;然而,有关“实用性”因素对于美感、创意与偏好的可能影响,值得后续来探讨。4)运用其他理论或方法的可能性:本研究使用“相关性分析法”来探讨饭店大厅之美感、创意与偏好之关系。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可以尝试运用别种分析方法(例如集群分析法或多元尺度法),或根据其他理论(例如模糊理论或信息熵理论),将此类主题再做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毛连塭,郭有遹,陈龙安,等.创造力研究[M].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0.
[2]张世彗.创造力:理论、技术/技法与培育[M].台北市:五南出版社,2004.
[3]LangJ.CreatingArchitecturalTheory:TheRoleoftheBehavioralSciencesinEnvironmentalDesign[M].NewYork:VanNostrandReinhold,1987.
[4]DevlinK,NasarJ.Thebeautyandthebest:Somepreliminarycomparisonsof“high”versus“popular”residentialarchitectureandpublicversusarchitectjudgmentsofsame[J].JournalofEnvironmentalPsychology,1989(9):333-344.
[5]GroatLN,DesprésC.Thesignificanceofarchitecturaltheoryforenvironmentaldesignresearch//ZubeEH,MooreGT.AdvancesinEnvironment,BehaviorandDesign[C].NewYork:Plenum,1991:3-53.
[6]NasarJL.Symbolicmeaningsofhousestyles[J].EnvironmentandBehavior,1989(21):235-257.
[7]彭台光,高月慈,林钲琹.管理研究中的共同方法变异:问题本质、影响、测试和补救[J].管理学报,2006,23(1):77-98.
作者:刘懿瑾 单位:东南科技大学 室内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