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古典园林中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颐和园“远借”西山、玉泉山之景,将园林的“视觉边界”扩大到远山,更显宏大;江南园林多有“近借”“邻借”手法,则可以利用近景制造景深,突出幽静氛围。如此精妙的艺术效果,几乎都得益于墙和窗的巧妙配合运用。如何使用“借景”这一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精髓,使之丰富现代室内设计,是室内狭小空间达到“移步换景”的挑战。
更充分的把室内与园林相结合,是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必须揣摩的事情。由于墙与窗具有使人“作画图观”的作用,其装饰美无疑具有锦上添花之效。如按照窗的作用与装饰分类,比较显著的有“空”“漏明墙(漏窗)”两类。
空,指空宕不装门窗扇的门或窗洞。《营造法源》载:“辟有门宕,而不装门户者,谓之‘地穴’;墙垣上开有空宕,而不装窗户者,谓之‘月洞’。”“漏明墙”是指在园墙上辟窗空,空中用望砖和屋瓦砌成透空图案的墙,其窗空又称“漏窗”。漏明墙雕饰与否,自然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然而雕饰本身的美感是不能否认的,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园冶》的论述似乎过于独断了。与窗具有的装饰意味不同,园林中“白墙”的地位更加特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墙”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这是由古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决定的。孔子有言“:吾闻之,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古人“好质而恶饰”的思想对园林创作影响巨大。由此可见古人对质地之美的追求到达了何种程度。
“曲径通幽”则是在室内运用园林隔与通最好的表现手法。贝聿铭将墙窗元素运用到空间序列的各个部分。所示后院空间中,墙起到了“画本”作用,承托树影,别有意趣。另外,菱形窗洞顺着游览流线排布,极富韵律感。这一设计与颐和园花墙颇为相似。但颐和园的窗洞形态各异,有韵律而不失变化;香山饭店则更凸显现代主义简洁风格,两者可谓各有千秋。“俗则屏之,嘉则收之”,谈到墙的“隔”就不得不谈窗的“通”。开窗莫妙于借景,所谓“窗非窗也,画也;山非屋后之山,即画上山也……而‘无心画,尺幅窗’之制,从此始矣。”借景的意义,又可分两方面讲。首先,窗洞起到“框景”的作用。“框景”是造园者对景观的选择和限定,体现了艺术家的能动因素。这种“限定性”好比摄影师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拍摄到美的瞬间,使人聚精会神地体悟美。
其次,如今城市室内的环境设计也利用园林移步换景的特点,不仅宅院如此,所有的室内基本都是这样的。追求意境也是园林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不仅是自然的镜子,也是心灵的写照,它包含着文人、画家、诗人、造园工匠饱含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和追求,这种融汇了客体的景和主体的情的艺术意境,在古典园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室内设计发展的当下,室内空间层次的多样性与个性化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将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手法加以改变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来,使室内空间也能感受到“移步换景”的审美情趣,更充分的把园林和室内设计结合起来,是我们每一个室内设计师该思考的事情。园林的“墙”“窗”艺术,是古代造园手法中最具抽象性的部分。正如它们“隔”与“通”的作用一样,通过分析墙与窗,我们暂且避开繁复的方法,直视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建立人与自然的一种新的联系。“墙“”窗”元素在空间、视觉、心理层面上的“隔”与“通”,都是古人试图建立这种联系的积极探索。古往今来的人们以一种传承的方式延续着园林的造园技法,而我们将“景”移进室内空间加以改变,破而后立从新阐释这一种新的园林方式。今天,当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凸显,当世界建筑走过现代主义而开始反思过去,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园林艺术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作者:于凯泷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