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室内设计的思想方法和理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设计专业学生需要这种“匠心”精神
“匠心”精神,在现代社会里,往往是一种最具核心的职场竞争力。人们工作的质量往往极大地影响其生活的质量。敬业精业会让人们出类拔萃,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现将不会令人满意,优秀者会想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企业里不可或缺的人才。超越平庸,选择完善,是“匠心”精神所追求的目标,与此相反的是,有的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敷衍工作、马马虎虎的习惯,终致一生潦潦草草,无所作为。从设计的属性、设计师的成长过程、学生就业压力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具有了设计工作上的“匠心”精神,往往就具有超越他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作为人才输出单位的普通高等院校,在今后的设计教育工作中应该逐渐把这种“匠心”精神作为教育特色来培养和发展,这是根本。关于设计的基本原则、过程和元素以及材料类型等,都不是学生的最终目标。用一句话形容这种关系非常贴切——“精神不死,风骚长存”。一个人具备了“匠心”精神,设计语言终不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如何在室内设计教育活动中培养“匠心”精神
改变设计教育原有的以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为主的教学结构,增强“匠心”精神的培养,才能满足新形势对设计人才的要求。在设计教育领域,只有培养学生的“匠心”服务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为学生的创新、精业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因而,“具有工匠气质的技术能力”也就十分必要。教育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匠心”精神。
首先,统一思想。高校内部应该建立广泛的共识,把“匠心”精神的培养当作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和体现自身办学优势的重要工作完成。这里主要牵涉两个问题。一是时效性问题。有人可能会说,“匠心”可以交给社会培养,但是笔者认为,如果在学生进入社会以后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匠心”精神,那么学校教育将失去意义。如果学生在校阶段缺乏对细节的掌控和设计的敏锐性,进入社会后往往会让市场逐渐丧失期待和信心,这样极有可能会形成一个供需的恶性循环。二是必要性问题。日本人对于“匠心”精神的培养从儿童时代就开始了。“匠心”从小就深入日本人的思维习惯,从日常细节的管理和分类到后来从事各行各业,人们都以一种“匠心”精神对待。如,日本著名的建筑师安藤忠雄在东京设计表参道之丘时,曾与日本著名的建筑公司大林组合作。安藤忠雄设计的表参道之丘全长280米,工程接近完工时,大林组的施工人员对安藤忠雄说:“全长280米,分毫不差。”正是这种精工精神,使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并一跃成为世界设计强国。我们必须把这种时效性和必要性准确地传达出来,达成共识。
其次,在课程结构上做出调整。课程安排应该紧贴近市场需要,增加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匠心”精神通过设计和工艺实践体现出来。事实上,许多高校的设计教育已经加强了实践教育,但是还不够,有的还没有落实到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同济大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教授在完成学业的时候,曾以一种“隐居”的方式生活过几年,其间他与工匠一同上工地干活,获得了最基础的也是最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生活感悟,现在他都要求学生去工地实习。德国学校的课程甚至有一半是实践课程,学生需要到企业去完成。由此可见,动手能力对于一名设计师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加强实践课程的比重及其设施配套,让更多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最直接的设计感悟。最后,坚持产、学、研结合。将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摆脱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将树立学生的职场“匠心”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设计教育专业的主攻方向。彻底改变“重艺轻技”的教育方式,拓展设计教育内涵。对学生而言,“匠心”体现的是素质;对学校而言,“匠心”代表着形象;对生产而言“,匠心”决定的是企业的成败。
三、结语
从当前市场需求的形势来看,传统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比较狭窄,而应用艺术类人才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应用艺术类学生的就业形势不乐观,真正的签约率不高。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因是所培养的学生不具备应有的市场竞争力,缺乏一种人格化的“匠心”精神,这种精神本身就是创新。然而,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一种信仰。这种对生活、对工作、对设计的“匠心”态度,依靠学生自觉是比较难的,并且范围会非常窄。因此,需要教育者在设计教育活动中自上而下地把这种思想灌输下去,营造一种整体上的“匠心”氛围。
作者:何时瑜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