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景观差异性与设计平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景观既包括自然存在的景观又包括经过人类改造的景观,景观包含了建筑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以及能被人们视觉感觉得到的形体、心理感受等因素。景观设计作为一门在艺术和营造设计之间搭起桥梁的学科,具有艺术哲学属性和自然社会科学属性。
设计景观是存在差异性的,试图用一些标准来衡量改造是否成功有一定的局限。实践中反而会被所谓的“标准”束缚手脚。
研究景观之差异性与设计之平衡的目的是:不要做“无差别”景观。怎样才算达到了平衡?需要先分析平衡的一些主要因素,哪些因素发展“过头”了,哪些尚处于“萌芽”阶段;再对“整体因素”和“局部因素”作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一种强化原创意识,鼓励激发思维活力的思考方式,从根本上努力解决“无差别”类似景观、无新意景观等一系列浪费资源的景观。要在这种过程中寻找差异性,平衡一系列积极的因素和妥协的因素。
在统一与变化中寻找平衡,大众化与个性化之中寻找平衡,在时尚与传统中寻找平衡,在视觉疲劳与反视觉疲劳中寻找平衡,在人的扩张性与自然生态的不可逆中寻找平衡。平衡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设计平衡之“统一与变化”用“格式塔”心理学来解释这些需要平衡的因素。
“格式塔”心理学是感觉场的自动组织结构,是感觉场使得所谓“元素”从属于“整体”,而该“整体”又结合到更广泛的整体中去。我们日常知觉不是对各种质量的拼合的知觉,而是对不同物体总和的知觉。
在现实中“整体”往往被内耗掉,差异性而带来的吸引力往往被人忽视,各自价值都不能很好体现。同时人们往往把个人的价值观加在设计意图上:比如在乡镇希望把乡村变成繁华的都市面貌,出现村村像镇,镇镇像城;而城市又希望把城市向密集型繁华都市靠拢,寸土寸金使得牺牲绿化空间成为水泥的森林。尽管近期也意识到城市更需要自然式景观来调节情绪,但这种调节是局部的,不成大的气候。就这样在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各自的优势特点情况下进行了造。要知道城市因为乡村才显得现代化,乡村也因为城市更具有对都市的差异性吸引力。
一、设计中出现的内耗
设计本身可能没能统一贯彻自己的观念,有以下几点内耗:
1)设计之初会翻些图片资料加以参照,以模仿形式为捷径,妨碍独创思考能力。
2)设计过程中脱离土生土长的环境,没有进行很好的调查,或是设计人只是听项目经理的转诉,看到的是现场照片片断,就在设计。
3)设计效果图和总平面有的只是为了表面效果好,其真实性与实施差距较大。为了审批,夸大绿化面积现象也确实存在。
4)设计配合过程不够规范化,施工、监理不严造成设计意图不能贯穿下去。
5)为了按时完成工程,不惜降低景观质量。
很多人力物力在内耗中降低了效率,整体性、统一性在整个设计过程不知不觉中消耗掉,反映出一种整体性思维和整体性设计流程的缺失。
二、尝试解决的方法
“统一”的过程需要贯穿首尾。分析理解环境,去深刻感悟环境,在设计之处就得有一个整体的构思并且能在贯彻设计过程的始终。这就需要我们去强调设计的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思维模式。理解理念初衷的统
一、形式审美的统
一、整体空间的统
一、整体风格的统
一、整体流线的统
一、材料手段的统一。景观设计师应该锻炼不同空间尺度在不同层次工作领域的整体连贯性思维。
在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每一位设计师都无法回避一些基本的问题,不同时代背景下景观设计师的观念和思维决定了表现形式与变化性:
“变化”得是否好要看是否适度,是否在统一里寻找的变化。一般认为变化既要大胆又要心细,“大胆”就是充分理解环境基础上,不要过多怀疑作品没有“实践过”的心理障碍;“心细”就是要为好的设计作品提供社会支持与技术支持。变化需要从一些对最适合这个地区的假想中、感悟中提炼,就是所谓的“灵感”中提炼,不必过多地去寻找已经完成的优秀作品中寻找影子,而是讲究原创性。音乐好听绝不是模仿出来的,而是感悟中的提升。要意识到并深入人心的是:创造性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
发展过程和形式都是“变化”的因素,形式反映了进化的过程。对生物学家来说,新城市的形式绝大部分来自我们对自然演化过程的理解与反响。形式和过程是一个单一现象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变化反映于形式中,即一个东西的外表样子是这个东西的重要方面。例如,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原子的模数几何形和显示雪片结晶体的动人形象。
“统一”与“变化”犹如“曲”与“音符”,把握两者的关系是作品是否有价值的关键。也就是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景观整合在规划与建筑中,就像“音符”融合在曲调中。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我们时常需要在景观整体综合知觉与细部分析知觉中不断比较。就像画家在处理局部细节时,经常要退到远处看整体较果一样,甚至为了避免“当局者迷”还需颠倒画框纠正习惯性视觉错误。
纠错是人的能动性的体现,在景观设计中,需要退回到最初终极的人类需要,而不是看眼前某些“迷人的细节”,也不是非要套上文化与历史的桎梏才善罢干休,更不是国外理念的堆砌。设计的创艺性是需要在整体中认识的,鼓励这种创意思考方式一直是中国最需要的,只有设计师具有这种整体认识下的纠错力,创意才可能最合理地展现出来。
抽象的创意还是需要落实在“知觉中的一个特殊结构”中,能够唤起人们对新事物的新的理解。而空的表意形式是不负责任的交差。例如做工粗陋的景墙,千篇一律的图腾柱图,毫无心意的桌椅等等。
形式不是业余艺术爱好者的偏爱,而是关系到所有生命的一个中心和不可分离的问题。所以建议设计师回到大自然寻找形式的基础。
如果能够从这种大自然的完美中得到启发,将是无穷无尽的。
三、设计平衡之“时间与空间”
设计的“统一”与“变化”的关系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传统与时尚;大众化与个性化;视觉适应与反视觉疲劳;城市化与生态化等。
1.景观差异性与设计平衡之“时尚与传统”
到底是持续的辉煌还是短暂的时尚,经历过许多思潮,今天看来却非常片面,而一些远离人们视线的作品。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之后,却闪烁着迷人光芒。
(1)“时尚与传统”的含义
所谓时尚,哲学地说,是一种城市的时髦文化,经常由青年所独领风骚,也指大众在某个时期所喜爱追随和模仿的一种城市生活方式。而传统,是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它们彼此相异却是一体,没有现在的时尚就没有成为过去的传统。时尚记录着历史传统,表现着文化追求。
建筑风格尤为如此,各异的历史、社会、文化与族性,都选择了差异的建筑作为其意义的存在形式,城市建筑就像一个多元的文化剧场,一个流动漂浮而又保持着对话的网络体系,一个具有多种解读可能性的差异性文本。归根揭底是受哲学与知识时尚的深刻影响。20世纪建筑时尚几经多变,呈现差异性格局。其中,景观也是在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时尚对话交锋的背景格局下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景观,景观如同建筑、服饰、饮食知识等等文化一样,是一种交往性很强的时尚话语。随时随地因“新潮”而变化。景观比建筑更容易实现意念的传达。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如同前面所说,更可以迈出大胆而心细的步伐。
(2)重新解读传统
相对时尚而言,在强烈的时尚下,传统不会被抹煞反而更具有独具一格的魅力,而仿造传统不加以改变的是停止不前的。
时代、环境、科学都在变化,在激进革命派与中庸保守派的裂隙和尖锐化冲突之后,形成解构主义基础上的对传统“再认识”。其中由于现代化过分地导向西方文化,失去了自己民族文化的支撑,都市青年都突然变成了“黄香蕉”黄皮白心,20世纪70-80年代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亲自出马发表文章,对“亚洲价值”进行解释与概说。并将儒、佛、伊斯兰、基督教教义中有关道德内容经过现代注解编成读本在中小学推行。显然,重新解读传统不是简单回归传统是为了超越现代性的缺陷,是一种创造。
景观设计师追求的不是对过去形式的拷贝,而是把园林精神吸收过来,把它们转换成为适应新情况的合适表达方式。
2.景观差异性与设计平衡之“大众化与个性化”
尽管我们很难全面、客观地分析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但我们认识到不同时代背景下景观设计师的观念和思想决定了作品的表现形式并且进而影响作品的生命力。在人性被压制的状态下,人性需要解放,需要以人为本;个性独立性过于泛滥的情况下,还是需要有明确的导向性。个性化与大众化是对于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品格,其实是一种呈现的结果而非目的。
只有认真分析地块、谨慎开发,依居地块的特征来做策划设计才不会雷同。设计风格可以有个人偏好,但市场经济会自动优胜劣汰地筛选这个偏好。
其实最可怕、最悲哀的是设计师没有偏好,没有自己的设计理念,习惯于抄袭拼凑,甚至代表为大众人民意志发言的业主也流于观念的拷贝。比如,假的室内屋顶管道做装修,这与原来的初创原意背道而驰。
在公众的意志还未被充分挖掘体现的时候应该重视公众的需要,重视公众的个体差异性,就不会流于设计手法本身,也就不会“千城一面”地“批发”效果。毕竟景观的社会性是第一位的,设计不是追求表面的形式,不应追求前卫、精英化与视觉冲击效果,而是着眼于追求内在的价值和使用功能。
3.景观差异性与设计平衡之“视觉疲劳与反视觉疲劳”
四、现代人的困惑
人们在观察熟知事物的时候,已经有了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有着不利的一面。比如现代都市人的情绪低落烦躁,每天重复布郎运动于寝室与办公室之间,每天必须经历同样的事。
笔者偶然在生活中遇到的事可以证明设计师寻找反思维定势的必要性。偶然把放在塑料格不同位置却又离得很近的父母牙刷都换了位置,他们就是选不出哪个牙刷是自己的,原来他们每天都拿在手中的牙刷是通过行为和位置的经验来辨断,忽视其个体色彩形状差别。人们不能总是熟视无睹周围黯淡的环境和给人带来烦躁感的建筑。如何使周围环境给些洁净精致的变化,让每天过得有变化、神采奕奕,也是现代人精神的需要。
五、启发
(1)改变观察的尺度
从视觉角度出发,我们认识世界的经验是有限的,我们只能依靠我们眼睛和根植于土地上的双脚,用肉眼看到很少的一部分。事实上,如果我们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或是借助“X”射线或热探测器,我们看到宇宙是如此丰富美丽。景观也因为有了这种看不见的神秘而耐人寻味。或许我们可以从极限的视觉中理解大自然的伟大,有更多的因果关系才能真正了解其科学结构,为景观设计提供灵感。
景观差异性与设计平衡之“城市化与生态化”
(2)城市化的今天
城市化的今天,人们很难从书城中看出大量树木被砍伐做纸浆的情景,就像在大搞建设的利益驱使下很难看出祖孙后代将为之付出的高昂代价的情形。现代主义文化大肆伸张人的主体“以人为本”,弘扬人对自然的绝对统治权威,将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态度在城市建筑语言中到处体现之时,就是人与自然二元分裂的时代。人以工具理性君临大地,仿佛是自然的主宰。城市,作为现代工业区文明的集中地,是人战胜自然,“远离自然状态”的处所。在城市里,人用一切尽可能的方式与自然分离:钢筋混凝土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人地两离的沥青、水泥公路;表面建筑语言的人造装潢;甚至城市里越来越多的抽象建筑艺术,人造景观等等。
而在后工业文明时代,人们终于跨越了与自然为敌的阶段,走向崇尚返朴归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后现代之旅。“建筑山水城市”,成为当代人们追求的一种生存目标。清澈的河水,鱼虾嬉戏,重新成为现代城市的亮丽景观。这种美好实践在实际成果中是一种明显的人工痕迹,在无意中自然已经有了伤疤,在局部生硬地做一些改变。新晨
(3)生态化也要从今天做起
用生态的观念来平衡城市化与生态化的关系。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与环境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从理论上讲,人类的活动(包括设计活动)对自然环境都是一种干扰。从传统生态学角度讲,人的设计活动是不会对自然界生物产生所谓好的影响,也就无所谓充满褒义的“生态设计”“生态建筑”“生态园林”。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人类对环境的负干涉要远远大于正干扰,如果最大限度地减少负干涉就是对地球环境的最大贡献。以人为研究主体的生态学,人就是研究的受益者,可往往人很难在短时间评判这种受益是短暂的还是永久的。土地是有限的,即使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而人类在开发的农耕地返还农田就难了,周围的环境也不允许了。也就是说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
如何谨慎开发,不求短期利益,增加每寸即开发的土地的使用效率才是关键的。就像顽皮的孩子,平时把玩具乱丢,要玩时却说没有了要买新的。在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源浪费会是更加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如果排除工业、农业、交通等污染,人的不良设计活动对环境产生负干扰占主要比例。现在就有提出“生态补偿设计”“生态适应设计”这种说法,避免以往“生态设计”或“绿色设计”所具有的一种“完美”的结果性。
在大兴土木的同时要考虑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在“源”、“消费中心”、“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以一种可持续的景观面貌来引领目前的价值观。在取得平衡的过程中要视发展过程为价值,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历史、物质和生物的发展过程的总和,这些过程是动态的,它们组成社会价值,每个地区有几种土地利用内涵。所以,作为设计师也要尽量发掘极少人工最大社会效益的模式。例如,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
无论目前这些积极的因素和妥协的因素哪一个占为上风,我们都要看到整体。看到我们生活的土地是世代人享有的,我们就是宇宙中的一颗砂砾。这也就提醒我们当一种思维的认识到达一个阶段时,需要重新回到本原去获得灵感。任何一种创作形式,不管其多么优秀灿烂,都不可避免地要被时代所淘汰,而只作为历史和文化遗产而存在。值得一提的是改造自然本身就是双刃剑,作为设计人员和业主在兼顾社会长远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借助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与工具理性主义的设计改造之间寻找差异性的平衡点。这一平衡点这也是当下设计大肆主张的“以人为本”与相对缓和的“以自然为本”的交锋中取得一种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