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居环境科学整体性和复杂性范文

人居环境科学整体性和复杂性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人居环境科学整体性和复杂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人居环境科学整体性和复杂性

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开宗明义,首先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非如传统建筑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一个侧面,在论述了“人居环境科学”的缘起后,设计出一个基本研究框架和学科体系,并就其中部分与整体的区别与联系作了详细论述,展开了在以五大原则(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指导下的五大系统(自然、人、社会、居住、支撑网络)和五大层次(建筑、社区、城市、区域、全球)的系统性研究。提出运用系统思想和复杂性科学方法为指导,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建构、设计实践与教育改革,目的在于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一、范式转变,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与趋势

1、从简单还原性为主的类型研究到进一步探索复杂性,关注系统性

以往在线性思维的模式下,追求片面简化,孤立地强调问题的因果还原性,只注重单一领域内人居环境目的与需求的分析,忽视了整个设计目标系统中相关因素的时空与人的变量,往往造成决策失误。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发展了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我们将被迫在知识的一切领域中运用整体或者系统来处理复杂性问题,这将是科学思维的一个根本改造。”①同样,这也是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唯一出路。

2、从侧重物质形式,到关注生命、智能和生态环境

在人居环境几千年的探索历程中,我们曾走过许多弯路,然而如今我们发现:人居环境研究的核心是人②,探索对象的全部意义在于其与人的关系,由此设计发明了许多一定条件下满足人类聚居需求的方法,进而凝结成一个个具体的物质形式;各种时代的风格样式,只是设计的外在表现形式,随着时空的变化,人居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其物质形式将不可穷尽,我们要抓住的根本是:关注生命,进而将视野扩展至包括物质领域到非物质领域的更多层面,用现代化的科技创造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适宜的聚居环境。

3、从各自为阵,局部利益驱动的小策略,成为联系国家目标、区域规模、全球化合作的大科学

人居环境科学强调将整个人类聚居系统作为研究的对象,抛弃了以往只重单体建筑或城市形态的孤立研究,通过历史演变状况的分析,阐明人居环境的属性,以及各要素间的动态平衡关系。通过一次较为广泛、综合的理论体系梳理,突出跨学科的人才组合优势,组成四维的人居环境复杂巨系统研究网络,制定行动步骤、计划、方针,及进行对策和决策研究。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设计方法选择的复杂性与系统性。人居环境科学以问题为导向,肩负历史、社会责任,反思历史进程中环境设计与决策的过失与灾难,冷静思考社会城市大变革时期不同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状态下人居环境艰难紧迫的挑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保护与发展的道路。

二、人居环境科学整体性复杂性再理解

1、一法得道③——追求整体性

从学科组织上看,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由多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强调整体性,旨在说明其构成的系统,有着共同的目标,系统开放是为了积聚更多问题求解的途径,而努力解决共同问题:创造宜人的聚居环境才是系统的最终目的,复杂性求解只是其研究手段与方法。

着眼学科组成的内在有机联系,例如:中国古代人居环境是“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的综合创造,然而现代编史学根据学科划分,分列为中国、外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建筑史与园林史等,使得其中缺少内在联系、时空联系,内外观照地理解人居环境科学领域的新问题和新方法,很多问题片面思考,都顺理成章,看问题强调整体性,就是全面观察,深入反思,并不是一切能自圆其说的道理就是正确的,许多认为是事实的东西,观察角度变了,事实变成了解释相反观点的事实。古时有“盲人摸象”的故事,今天有许多人居环境的灾难性案例都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吴先生列举的北京的旧城改造进程中的得与失)。

人居环境科学强调追求不同层次的规划设计中的普遍联系,关注区域、城市、社区、村镇的特定内涵及不同层次间的时空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特定内容。割裂时空,随意拼贴,势必造成环境设计的恶果。例如,长城脚下的乡镇公园,到处堆砌着花巨资打造的“盗版”希腊罗马雕像,这不但不是什么国际化,更是伪文化多样性,说得严重点,是异质出卖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精神。同样的情况在全国各地,许多好端端民风古朴的明清古村落,在旅游利益的驱动下,变成了僵化模古、不伦不类的旅游城,要知道其改造毁掉了多少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文化信息。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整体性更重要的还表现在:在规划实践中遵循统一的三项指导原则(即简化为:1上一层次考虑原则;2相关领域研究原则;3未来及下一层次考虑原则)。具备了统一的方法原则,系统的集成性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才能够问题明确,重点突出,更不至于闹出“歧路亡羊”的尴尬。

2、变法万千④——探索复杂性

何谓复杂性?复杂性的理解同样也包括几个层面。

《易经》之中存有关于“复卦”、“杂卦”的描述。

《说文解字》和英语、汉语大词典中都有多种解释,其中较一致的解释有:1信息繁多,2时空维度层次庞大,3多元性共生,4难以理解,5行为的混乱等等。

作为复杂性科学的研究范畴,复杂性即交织在一起的东西,是混沌边缘的一种平衡,是稳定性与无序间的一种创造,是将分析与关联、综合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复杂性的问题求解方法使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新领域,抓住系统目标、原则,充分利用学科群中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一法得道,变法万千。开放的体系,各据不同的理论,势必有研究方法、途径的区别,甚至会有局部领域的冲突或空白,这种问题求解方法的多样性,应被视为人类智慧的财富,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应该时刻保持现有科学解释局限性的自觉思考,绝不是一般建筑学的有限延伸,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跨学科”,“融贯科学”即从外围学科中有重点地抓住与人居环境科学有关部分,加以融会贯通,在强调综合集成性的前提下,可以保持方法、途径的多样性,允许从各个角度接近问题求解的正确思路,并步步取得问题的深化,螺旋式上升。

《易经》讲得何其精辟:“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履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济,不可为典要,惟迁是适。”

人类在发现科学真理的旅途中,将永远没有终点,因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我们自身的认识无法判断的。(哥特尔的不完全性定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都有着自身的局限性,由此得出人居环境科学必须集合人类尽可能多的智慧方法,去解决“从高处俯视全局”后获悉的比以往更多的更复杂的矛盾。

人居环境科学以前的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仅涉及人类聚居环境某一部分或某一层次、某一侧面的问题,往往只偏重于个别的、孤立的有形实体(如建筑及城市形态)或建造技术的研究,这已不能满足日益加速的城市发展的需要。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飞速发展,导致工业的高度集中和城市的迅速膨胀,问题日趋复杂尖锐,甚至又许多城市环境被称为“城市恶梦”。然而不幸的是,并不发达的,在现代化进程中艰难跋涉着的中国,如今也面临诸多尖锐的城市问题和矛盾,其中部分是西方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故戏重演,而另一部分,看来更难解决,那就是中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的不平衡性,加之制度导向权重,还有地方保护主义等等,在全球化巨大冲击下,曾一度匆忙炮制出很多盲目与令人遗憾的城市规划,造成无法挽回的文化、经济损失,人居环境科学最大的特色就是综合性以及处理复杂矛盾的原则与方法,尽管人类的科学与认识是在不断修正和完善的,但是,集合尽可能多的智慧,高瞻远瞩,汲取教训,人类还是可以发现更多创造的潜力,勇敢面对更多未知的领域。新晨

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面临的挑战已不是盖出什么样式的房子,设计出什么样式的城市的问题,社会现实的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及其弱势文化的挑战已有目共睹,⑤反映在我们的设计中,对全球化的思考,希望有一种文化的自觉,积极地发展多元文化和地域文化,以新的科学价值观,反思材料、技术和文化内涵,建构新时代适宜的人居环境。

注释:

①参见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②参见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③参见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④参见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⑤参见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

2.[英]拉尔夫•D•斯泰西..组织中的复杂性与创造性[M].宋学峰曹庆仁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C.A.D.Doxiadis.EkisticsTheoryandPractice:theWokeofC.A.D.DoxiadisandhisColleaguesandfriends[M],Ekistics,Athens,Gre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