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范文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于各个阶段的教育给予了更多关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以及市场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是市场中较为重视的人才类型。在职业导向引导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需要进行课程改革与调整,关注通识教育,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同步应用,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该文基于以上内容,探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在高职阶段的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较为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的基本框架,并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直接保障。在高职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特征,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念,形成较为全面的职业认知系统。而学生的职业认知和知识构建离不开教学体系的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能使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更有序地运行。

一、将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在我国高校已经开设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各高校需要结合实际的专业应用需求,调整、优化课程内容,使课程的应用与学生的发展之间具有更密切的联系。在高职教育阶段,通识教育的课程占据多数课时,学生接触通识教育能够开阔视野,对于其今后的工作和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教育需要关注通识教育的课程。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还存在内容缺乏较为明确的应用面向等问题,影响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发展。如,部分院校过于重视英语课程的教学,英语课程的安排较多,而忽视了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通识教育课程与职业应用之间的联系,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倡导终身学习。教师需要使学生明白,这一阶段的学习并非学习的终点,在结束高职阶段的学习后,学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也可以选择在工作中学习、提升自我。在高职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通识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联系起来。如,在英语课程学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艺术名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艺术设计的发展及理念。现代艺术设计相关理念的应用与发展,起初几乎都是源自西方社会,英语是学习这些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艺术设计的英文纪录片,引导学生将专业的内容与通识教育的学习内容相结合。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包豪斯的产生与发展相关的英文纪录片,使学生对艺术设计理念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二、将理论课程与职业实践课程结合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中,职业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教学,在一些院校是分开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理念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后,再展开实践,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系统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这种教学会使学生理论知识的构建与实践内容之间产生隔阂。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为其下一步的专业课教学打下基础的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课,二维、三维构成基础课,还有设计制图、摄影基础等课程。在早期学习理论知识时,学生记忆和理解可能会较为困难;而在后期的实践学习时,学生可能容易遗忘学过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多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及时将学习内容应用到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专业和职业导向的不同,分别安排相应的知识侧重点,辅以对口的教学实践,使学生从专业基础课程逐渐过渡到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状况,选择部分学生进行学工结合的教学。在这种模式中,学生需要掌握足够的职业技能,并应用到生产中。这种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促进其从本身的角度思考学习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在实际的工作操作中熟练运用技能。这样,学生会更加理解理论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在学工结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引导学生进入工作环境,应用学徒式的观察学习方法,观察、模仿职业人员的设计工作。这样的形式也能够促使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及时了解实际工作中需要应用的技术内容,并向教师寻求帮助。需要关注的是,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教师应该分析工作的环境,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并且与自己的学习兴趣点结合。学生应该对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基础性的学习,对于自己较为擅长以及兴趣较大的内容,进行深度的学习与掌握。高职阶段的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的专业有所区别,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将理性与感性结合,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理解,对于工作中将涉及的应用内容进行设计与完善。因此,根据自我的喜好、擅长点重点选择学习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和工作风格,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设计领悟能力。部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还以企业的岗位要求和行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突出了职业导向下的应用能力培养。拓展能力课程设置了部分选修课,如书法、国画、鉴赏、模型制作等,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综合设计能力,加上校内外的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增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效果。

2.关注教学实践模式的拓展在学生进行工作实践的过程中,能近距离地接触社会职业需求。因此,学生实践的能力将会提升,对理论的理解也会更深入。(1)学校中实验工作室的创办高职院校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不同专业的优势和人才的应用方向,在学校内部创办小型工作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由地应用学校的资源,参观学习,甚至直接开展实践。然而,这一模式由于实验性质的存在,盈利性难以得到保障,对于工作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校方需要对此进行协调。(2)强化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在目前的艺术与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手绘基础较为关注,但还存在着部分院校对于学生的软件操作实践关注不足的问题。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进行专门的实践训练,设置训练考核的专业机制,在不同的阶段应用教学的主题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软件操作。同时,教师需要多关注目前的设计软件种类。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操作能力,通过应用多种软件,有效培养自身的软件应用敏感性。

三、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

目前,人们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不断提升,对审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会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审美的表现方式也较为多样。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表现在其设计的内容中,而且表现在生活中的细节方面。高职阶段的学生往往社会阅历较浅,视野往往也受到了许多限制。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身对于审美的认知,引导学生逐渐重视审美,使其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并且形成相应的审美能力。在初步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经验以外,还需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开始进行审美学习的实践,加强对于审美的认知。审美理论并不能够直接带给学生成熟的审美体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看各种优秀的设计成果、画展等,使学生能够从优秀的审美作品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将对审美的认知应用于日常的生活,这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需要具有的专业能力。在学生日常的着装以及生活中,教师需要引导其关注自我形象,以及生活中审美的细节。这种强调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意识训练与审美实践,能够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细微的生活感受,使学生锻炼出一双善于发现美、具有审美辨别能力的双眼。这种审美能力的存在,能够使学生在其后的学习以及工作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认同。然而,需要关注的是,审美能力的构建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高职阶段的学生在其职业生涯中从事的艺术设计工作通常较为基础,许多的工作内容并不能够直接展现学生良好的审美认知,更偏重于契合市场的偏好以及实用性。因此,学生需要关注自我审美能力的发展和在设计中审美应用的平衡性。

结语

高职阶段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需要结合课程培养人才的整体需求,调整课程的结构,使其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对于实践课程进行全方位的关注,重点在于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审美观念与意识,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嘉蓉.基于职业能力导向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智库时代,2018(25).

[2]汤烨鑫,汤瑾.职业导向下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略谈.才智,2017(35).

[3]胡萍.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6).

作者:佘林子 单位:重庆能源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