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学平台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构建优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打造“工作室制”教学平台,以进行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工作室制”; 教学平台; 艺术设计; 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高水准的设计型人才越来越受到欢迎。对于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来说,如何使毕业生在校具备相应职业能力,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和创业,是我们在教学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课题。2015年开始,我院艺术设计系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启动构建专业群建设,打造“工作室制”教学平台的教学实践,进行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基于调研结果,我们尝试打造专业群“工作室制”教学平台,在平台的基础上结合不同专业,确定相应的教学体系与课程,使教学和社会接轨,令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工作室制”教学平台是一种企业与学校教学相结合的全新教学实训模式。此教学体系开创性地将行业内公认的龙头企业的实际项目,以工作室为单位,以实战项目形式引入校园,由企业设计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工作室制”教学平台是国际上、行业中对内部员工进行强化实训的一种先进理念和形式。教学改革以学生培养的目标—就业作为起点,紧密结合学生工作岗位要求设计教学体系。“工作室制”教学平台依据企业人才需求的大数据分析,参考区域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小数据,搭建更为合理的教学体系框架。根据实际工作要求,设计更为优化的课程体系,选用真实设计案例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建立“工作室制”教学平台,使设计师、教师与学生三方互动,进行教学改革。通过重新规划专业方向、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改善实训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专业的技术协同创新能力;围绕区域或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规划本系的专业群布局,推进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艺术设计专业群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提升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和社会紧缺急需人才,使教学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实现课程体系合理化。
一、优化课程体系
我院艺术设计群现有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四个专业方向,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和职业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我们进行了以下改革。
1.依靠龙头专业形成合力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参考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结合学生就业情况,充分考虑各个专业培养学生的就业对口率、创业率和薪资情况。我系着力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师资队伍培养、科研提高、专家指导等方面给予政策与资金倾斜,精心打造一个优势专业。经过重点专业建设培育,2016年底,环境艺术专业立项为省十三五重点建设专业,确立环境艺术专业为我系龙头专业地位。在龙头专业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吸纳其他三个专业优秀教师参与建设,提高教师整体教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建设的过程中,以优势带动其他专业,专业群之间紧密合作,不断推动专业建设向前发展,形成了良性建设循环,改善了工作氛围,调动了专业建设的积极性。
2.专业细分定位,增强核心竞争力各校专业建设过程中,参照各类大数据,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有着明显同质化的特点。作为新生代的高职院校如何突出重围,建设具有特色的专业,设计适应区域经济的课程,提高专业(方向)设置的针对性、灵活性,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尝试对各个行业具有不同特色的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参照行业小数据,进行专业方向的设置。把不符合毕业要求和不是专业必修的课程砍掉,精简课程。根据明确的细分化市场定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方向。这个专业方向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加专业的内容,更有利于专业定位。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电商之都,电商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很多学生就业选择了电商设计企业。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整合,重视培养学生对新媒体软件与商业摄影能力的掌握,通过与电子商务公司合作,进行淘宝设计、淘宝推广、APP设计等实战教学,将原有的传统教学课程应用到新的传播媒体当中,打造具有电商特色的专业。环境艺术专业通过和龙头企业圣都企业合作,采用与公司同步的设计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注重营销与设计相结合,重点学习家装的设计与施工监理,将原有的大而全的设计教学精练成以家装设计为主的教学,重视设计理念,培养善于营销与沟通的设计师,打造模块化家装设计特色专业。风景园林设计就业目标定位在设计施工,加强学生施工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首先成为会干、肯干、能干的施工监理员,同时兼顾设计能力,打造植物园林设计与施工特色专业。
3.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整体分为四大部分—工作室项目课程、行业认知课程、行业标准课程、企业现场课程。在工作室项目课程中,我们引进了设计单位对内部员工进行强化实训的先进理念和形式,进行行业强化集训。采用高密度、高强度、高参与度的方法并且有着显著可展示性成果,与行业要求挂钩,快速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进一步强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深刻地体会创意设计工作中的各种创新思维、执行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和提升职业综合素养。行业认知课程是参观实践类课程。通过学生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中代表的企业,将行业公认的职业化认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代表行业高标准的职业描述、专业术语、组织架构、工作流程;让学生深度认知相关行业,明确职业规划。行业标准课程作为认定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行业通行的标准,树立和积累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用标准来代替随意、保证质量、管理工作。企业现场课程将课堂搬到行业龙头企业里去,这些企业的会议室和办公室就是学生的课堂,讲师是顶尖企业的高管和设计师等。让学生在企业现场听来自这些行业顶尖大师的课程,亲身感受优秀设计企业的办公环境、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
4.课程体系优化核心—企业先导、工学结合在各个专业不同的方向定位下,我们积极与各个行业相关的龙头企业进行合作,为了更好地实现各个专业发展、打造专业特色、提升服务产业的能力,按照专业方向正式成立相关工作室。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成立了橡皮人工作室和意汇工作室,环境艺术设计成立了室内设计工作室,风景园林设计成立了ILA风景园林工作室和公共艺术大师工作室。在工作室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具体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区分,工作室以真实工作项目作为教学项目,学生全程参与项目设计过程。在设计过程中,发现需要学习的内容,则由教师进行指导或学生自学。
5.课程特色与优势课程以围绕市场真实项目的实际操作为课程体系的核心,包括从前期的素材收集、市场调研、品牌认知到中期的头脑风暴、创意产出、视觉呈现再到后期的制作执行、分组提案、导师评分。整个培训体系全部无缝对接设计行业要求和标准。学生通过项目实战的学习,了解到设计的前沿资讯,明白了收集资料的重要性;在设计师的指导下,了解相关专业一些比较常用的学习网址和APP,明白了审美提高的重要性;学会认真执行设计流程,明白作为设计师要有极度认真细致的精神,设计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有严格的流程,要以工匠精神将设计做到极致;掌握如何做设计发想,如何团队合作一起做头脑风暴;掌握怎么构思和绘制草图,有效地提高手绘能力;学会制作电脑完稿和效果图,提高软件操作能力和后期处理的能力。
6.重视双主体的能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双主体的能动性,其主要包括老师和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企业导师都是真正来自于各大知名企业的行业内创意人员,他们每周来工作室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设计项目进行指导。在工作室的人才储备方面,注重双优优选。教师必须是教研室骨干优秀教师,而学生通过自主报名、作品设计、面试进行层层选拔。该方法充分调动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豪感、归属感;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也让同学们有一定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其中选拔优秀学生,通过招聘的形式进入工作室,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实际采用后给予一定的报酬。工作室注重传承性,老师在教学指导的同时,也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同期、跨期学员传帮带;历届积淀优秀作品采用上墙展示、作品讲解的形式,注意传承与借鉴。
7.学习计划工作室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个性化学习规划制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工作室整体规划,工作室根据竞赛和项目进行阶段性递进式培养整体规划;学生提交计划,学生根据自身知识能力现状制订学习目标与阶段性学习计划;教师辅助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特点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布置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提供学习资源,最终形成符合各个工作室的个性化学习方案。
二、搭建线上、线下和校企平台,完善软硬件建设
工作室搭建线上、线下和校企三个平台。线上平台主要进行网络学习交流,开展了APP推送、设计商城、创客空间、网络课程资料、设计师讲座等活动。线下平台主要进行知识技能拓展与交流,开展了创意讲座、三创竞赛、创意集市、社团活动、成果展示、集中培训、个别辅导等活动。各工作室建立深度合作企业一家,建立网络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合作平台开展项目拓展、项目指导、委托课题开发、经验分享等活动,沟通更加方便。工作室实践场地由企业进行设计,引入企业化运行管理机制,校企共同建设,每个工作室根据企业文化特点和自身专业特色,营造具有职场氛围的环境,从材料选择到色彩运用、从导视设计到软装空间的布置都进行了精心的打造,为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专业学习环境。教师与学生进行环境改造。教师带领学生发挥专业特长,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行墙绘和家具布置等设计;学生把自己各种学习资料带进工作室,形成了既具有企业文化又独具创造力的工作室环境,营造了良好学习氛围。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实践服务,针对设计实现的需要,建设了数字输出实训室、软装设计室、施工实训室、景观施工场地等,使学生的概念设计能够得以完成实现。合作的企业相关实训场地向学校学生开放,弥补了校内部分实践基地不足。
三、建设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工作室的学生社会服务项目达到40多项,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院在社会相关方面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企业工作必须的能力,包括分析和解读设计要求的能力、前期策略设计能力、创意执行能力、制作商业提案的能力、商业案例整体项目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工作室制”教学平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设计比赛获奖人数明显增加,获奖大幅度提升。其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展览、比赛、讲座等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创业率增加,就业对口率较去年提高10%。综合以上结果,在我院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进行的“工作室制”教学平台尝试,通过用心、规范、前沿的教学改革,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收获,能够显著提升我系专业群建设水平。对于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优化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琦 单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