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为了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引入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考核方法等进行了改革,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研究性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
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往老师讲授这门课程时,主要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进行的,这样不助于学生理解指令的执行过程,往往导致学生在上机调试时无从下手,更谈不上综合程序的设计。这种僵化的教与学的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才能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2教学改革思路:
如果要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要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教师从传统的讲授灌入式向探究式转变,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向主动接受、探究发现和研究性学习转变,达到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1]。这就需要重新定位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理念。结合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紧紧围绕“深入理解机器工作的基本原理、培养底层编程意识和思想”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两个核心目标,通过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
1.启发式教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将计算机的硬件工作过程深入课中,使得学生对语言的执行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存储器的分段时,可以将CPU与存储器的数据访问讲解一下,这样学生就能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分段处理。2.项目驱动教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老师根据课程目标,设置3个难度适中的综合训练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检索资料、团队合作、综合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提交程序代码及方案报告。“项目”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在项目的实现过程中,不但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系统理解,而且也了解了与知识相关的前沿热点问题,从而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问题能力、协作能力、适应和创新能力等。3.随堂实践:学生上课可以自带笔记本,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计算机系统,对于程序实例可课堂调试演示,在机器上可随堂编写小程序现场运行,和学生一起进行调试的过程中,打破汇编语言的神秘感,消除学生对汇编语言难以掌握的恐惧心理,使同学们更直观、更快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组织过程
课堂的前几分钟进行提问,掌握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并督促学生搞好复习与预习;在知识扩展环节中,老师布置知识扩展点及要求,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并整理资料,增强学生查阅、整理和总结资料的能力,进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项目的实施以项目组的形式进行,即5~6名学生为1个项目组,并选其中一个学生担任组长,组长组织成员开展讨论和交流,但每个学生都独立完成项目的设计、实验和项目报告;项目的实施主要采取“课外为主、课内为辅”的方式。即学生领取任务后,通过课余时间进行资料查阅、讨论、答疑、编程和调试,以及完成项目报告书等。每个项目布置时,老师要进行概要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项目的整体思路及接下来应该怎样解决,然后多安排几次答疑辅导时间,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与老师交流,师生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提高了项目的完成质量;答辩时要求以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做完的组可以找老师答辩,答辩时学生带着电脑可以进行现场调试,根据功能实现及答辩情况给予答辩分,对平时负责本组程序讲解的同学答辩成绩有加分;由组长组织,进行讨论,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每周安排一次答疑,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助于老师课堂内容的安排,同时也有助于师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5考核方式
以课程结束时的考试作为评定学生的依据是很不科学的,要改变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中“一考定全局”终结式评价模式[2]。学生的评价应该是能够不断的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完善其学习方法,增加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而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考核中,我们采取以下的考核办法:期末总成绩由考试成绩(50分)、综合训练成绩(40分)、平时成绩(10分)三部分组成。总成绩中加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比重,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6结束语
本文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引入《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经过两轮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较以往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克露.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
[2]曾广录.论研究性教学改革中的评价机制建设[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作者:王红 訾玲玲 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