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影教学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摄影是视觉再现艺术,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摄影教学存在理念陈旧、教学传统、缺乏创新、滞后市场需求等问题。针对原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影课程存在问题,尝试对摄影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教学模式及学生思维训练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美感,提升审美能力,加入优化创意摄影“凝练思维”课程,构建“随手收集素材、变废为宝”的能力模式,创新实用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摄影;教学改革;创意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作为摄影人需要借用相机发现真相、揭露事件、捡拾美景与收藏岁月,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影的教学目标应注重其基础综合性和专业性,重点在于突出图像语言,此重点又包含了数码摄影技术的教学与摄影成品后期制作,并且要能熟练地运用到海报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等设计中。要做到创意培养与技能强化的有机统一,课内学习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创作教学与赏析教学深度融合,对该专业摄影教学进行改革,在创新中提高教学质量。
1摄影教学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摄影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摄影的图像语言符号的重视,符号语言表达积累不足,无法体现摄影材质与媒介上的亮点。传统的摄影教育过于单一化,仅仅停留在流水线的艺术教育训练,部分担任摄影课程的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摄影艺术教育,从而形成课程职业化模式,技能与创意思维割裂,教学目标与课程定位模糊,导致学生不理解摄影这门课程对自身专业的作用及影响,对摄影图形语言的表达停留在表层,以至于学生对图像的表达能力、解读图像的能力及运用摄影图像进行思考的能力缺失。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实践性,教学效果差。甚至在摄影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美感训练,实践效果不理想。此时学生就会处于一种不确信的状态,无法掌握摄影语言,拍照效果也会停滞在普通的生活照阶段,缺乏摄影美感属性与艺术照片属性。摄影是视觉再现艺术,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摄影教学还存在理念陈旧、教学传统、缺乏创新、滞后市场需求等问题。伴随商业化的发展,当代艺术中的所谓“商业创意海报”的创作,其实是一种具有意味的摄影形式,它强调构图的美感与个性化的风格写照,并且能够突出商品或公益题材的图像符号特点,这要求对摄影有足够的学养。视觉传达设计摄影教学目标应该注重设计专业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要重点突出商业广告、海报摄影技术的教学,把创意培养与技能的强化相融合。针对摄影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将摄影放置于当代宏观视觉艺术背景下解读,改革摄影教学使之符合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以利于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
2摄影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摄影其实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统一的学科,如何把两者相统一是教育者的首要目标,考虑到学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而不是摄影专业,所以在课程的有限时间内,把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摄影基础知识与技巧,第二部分为创意摄影。
2.1.1教学重心由技术性向艺术性转移以学生学习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掌握不同的相机拍摄技巧为主,简要地讲解照相机的原理与结构,要求学生能拍摄出对焦准确、清晰的照片,理解光源和学会怎么利用不同的光源拍照。由于照相机的操作技术趋向简单化,所以教学重心由技术性向艺术性转移,把最终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摄影创意思维的运用和后期设计上,对学生的要求是拍出较高质量、具有艺术气质的摄影作品,追求个人摄影风格,讲究各种用光与合理构图,在外出拍摄过程中,关注本土文化传承的元素与地域特色的图像传达。
2.1.2摄影语言的创意提炼在拍摄中注重摄影美学与教学发展相结合原则的同时,掌握扎实的摄影基础,就可以进入到第二部分创意摄影,该部分要求学生具有独到的摄影语言与奇特的想法,可以利用相机的技术特点与软件处理后期制作,而最终熟练地延伸到海报创作。例如,NatsumiHayashi的《漂浮的少女》系列作品,仅仅利用的是相机最普遍的功能,高速快门+连拍,摄影的重点在于创意,要创新才能出彩。又如,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艺术家BrockDavis只是简单的用手机来拍摄一些怪异的照片,简单的创意想法不需要花哨的道具与场景来创造艺术语言,而是利用生活中简单的日常用品来创造有趣的摄影作品,这样简洁而不简单的摄影创意值得吸收借鉴。
2.1.3摄影图像的再创造若摄影只讲究技术而不考虑审美艺术性,最多只是个匠人或鉴赏家。摄影如同做中国菜,同样的食材,如何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靠的是技艺。摄影也是如此,面对同一景物,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源、不同的景象,拍出的作品也是千变万化的。摄影技术是能够真实、精确、生动地将事物的表象或瞬间予以永久地记录下来,取代了早期的西方写实主义油画。而摄影者深度的文化感悟过程,能够将一个具有文化和艺术价值的人、事、物,以瞬间快速精确地记录下来。摄影技术与摄影艺术是相互融合的,教育学生通过摄影技术的合理运用,例如多次曝光、移摄与变焦、数码再设计等,都可以获得既不会失去真实性,又表现出高度的艺术创造性的效果。笔者所做的摄影教育改革,无非是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引下,寻求摄影追求艺术创造性美感的途径。能够通过不同的相机运用技巧来实现艺术感的表达。而在当下,具有艺术品味的摄影能够区别大众化的摄影,这就要求对艺术美学的思考,才能使人类的生活更具有艺术化。一张好的摄影艺术作品,不仅能够反映一个事实,还能如实地反映摄影者对于社会各个阶层的理解、文化内涵与对美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例如本土文化的建筑、元素、特征、气质、人文历史等等。
2.2培养学生的美感与提升审美能力
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摄影教学,在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要求学生多看、多想,多深入体验生活,对于不同风格的设计作品进行比较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审美创新能力。特别是关于形式美的法则方面,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相似之处,都是艺术观念的表达,对自然、人文的关注需要用它独特的视觉语言来表达,并向欣赏者暗示旋律或图像特定的审美趣味,例如音乐家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画家用彩笔来传达主观思想。又如同一件摄影作品,每个人欣赏领会的审美感受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如何审美领会作品的内容而不是技术,学会用心灵去感受作品的内在灵魂。如果相机只是用来玩技术,而不是反映设计者的思想感情活动,那它也只能是具躯壳。笔者认为教师平时指导学生户外与室内摄影时,可以从多角度、多元化的创作方式逐步地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让学生多欣赏不同年代优秀摄影师的作品,或是在指导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感悟,要求学生对创作对象细心地观察、感觉与体味,才能创作出具有灵魂的作品。
2.3优化创意摄影“凝练思维”课程设置
摄影艺术的土壤是生活,而创意也来源于生活,除了要有从生活中挖掘“美”的眼睛外,还要求利用摄影的手法做设计。“当摄影遇见设计”,这就要求具备凝练的思维模式,有目的创作影像,为设计服务。余秋雨谈到“在艺术领域,直觉需要整理、凝聚成一种形式。”[1]也就是说脑海里的好创意是经过不断捶打、凝练出来的,最终通过摄影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
2.3.1需要对创作思维的精简简洁不简单,有规律可寻又突出重点,去繁就简是形式,而去粗取精是实质,概括提炼最精彩的部分或细节特征。在平时的训练中,创意来源于生活,这要求学生对生活具备细致的把握与细腻的情感体验,例如对创意概念的表达,图1是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灯”原型所作的一系列创意联想,结合第一部分所学习的拍摄技巧,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光影及后期处理所呈现的视觉形象,该视觉形象具备简洁、寓意贴切,为平面海报设计的视觉语言作铺垫,以其直观、真实与趣味的内容吸引受众的眼球。又例如图2,该作品为意大利Esselunga超市的商业平面海报设计,该创意点打破了传统的POP模式,用的是摄影与后期创意设计的手法,运用了形似的创意思维,把草莓这种最为普通的水果拍的栩栩如生,诙谐幽默,体现购物的趣味性与商品新鲜饱满多汁的特点。在创意思维呈现后,要求学生对其思维精简化,并且在摄影表现过程中抓住主体,突出主题,呈现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视觉图像,这样才能够在众多的商业海报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商业经济效应。
2.3.2摄影中图形语言情感的表达在创意摄影设计中,有说服力的图像是“无声胜有声”的写照,而图像中的情感可以从构图、色彩、拍摄角度、色温与光等来体现,例如图3,主题为《热情》,该创意点来源于生活中最原始最简单的“物”,从烧红的电热炉丝、绽放的瞬间、拍摄的角度、快胀爆的气球、“物”色彩的表达、点着的热灯等,都贴切地形容热情这个理念,显示出激烈、欢快与忘情的内涵。图像创意性的拍摄与处理,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下,使原本平淡的作品情趣盎然,在起到深化主题、抒发情感的同时还韵味十足。
2.3.3图形视觉形式的强化对于包装装帧设计来说,摄影的手法运用很常见,可是常见到的却是极其写实无艺术风格的包装装帧设计,甚至产品卖什么包装图片就拍什么的直接“搬运”,这样的设计只是单纯地运用摄影技术与后期软件处理,与艺术美感并不沾边。而强化就是进一步的个性化与简洁化,强调夸张的艺术效果,通过视觉元素的形状、结构、比例等特点和关系,做到恰到好处的变化。摄影作为服务于设计的艺术,也需要摄影师或设计师在生活和创作层面进行认知、思考、抽象和探索、整合,最终升华到一种作品灵魂高度。
2.4构建“随手收集素材、变废为宝”的能力模式
摄影课属于应用性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时应该注重实践性,要求学生多拍。而过去我们的摄影教学定位在让学生学会拍照的层面上,通过教学实践,做为教学改革的一方面,笔者要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应该具备“随手收集素材、变废为宝”的能力。因为不是纯摄影专业的学生,受条件与设备的限制,我们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位在收集素材做后期处理,为设计服务。收集素材中难就难在如何去收集?如何去利用?例如,波兰设计师米荷尔•白同异(MichalBatory)一次外出就餐时,等餐过程中发现桌上的面巾纸,于是随手撕了个音符的形状,并且利用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下,带回后期软件排版处理,一张音乐会的海报应运而生。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视传专业的学生,每到做设计作业的时候,都喜欢上素材网大量下载别人的图片,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上,这对于作品原创来说大打折扣。学会摄影技法,可以带着自己所想,去拍摄些素材,并运用到设计作品中的元素,该元素可将设计者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观在设计作品中进行放大与表达,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设计感与艺术感染力,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何为“变废为宝”?指的是如何让学生在拍摄过程中,利用拍废的照片元素进行创意,改变照片元素使之具有艺术价值。甚至在随手拍状态下拍摄的照片都是很好的设计素材。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即使具有美感或意味的摄影照片,也会被忽略,有点类似于可持续发展废物再利用。鼓励学生将拍废了的照片进行创意训练,提取元素或是添加元素,利用联想、选择、突破、重构来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在掌握创意思维运用的同时,无形中也提升了学生照片后期处理的能力。
3摄影教学模式新思路
改变传统教育的思路和方式,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创作的实践训练,让学生在课堂外的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光、速、色彩等问题的认识,拍出具有构图完美法则、具有个性风格的照片。在此基础上将摄影作品与设计融合,做到思想性、主题性、情节性与光影、构图、色彩等相统一,进而让学生理解作品的社会价值,并且学会关注生活,提升作品的意义。
3.1加强对摄影作品形式中设计语言的理解
图4内衣广告—会呼吸的内衣语言是设计作品的灵魂,而摄影是设计作品的表达方式之一。“在摄影中制造特殊效果,以暗示的语义表达主题意义,让观众在获得商品信息的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得愉悦。”[2]当面对一幅摄影形式的设计作品,让受众从单纯的喜欢摄影形象到被形象承载的意义所吸引的时候,这个摄影的创意就达到要求了。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结合对摄影基础知识的理解,有目的地拍照,拍有追求的影像,打破标准的构图模式,追寻有创意的构图。例如图4的内衣广告《会呼吸的内衣》,被摄物形状的魅力、线条的力量与质感的表达、虚实的处理,利用“嘴”这个可以呼吸的器官与产品穿着透气这个卖点贴切地融合,结合联想、简洁的构图与单纯的色彩作为创意思维特点来完善形式中的设计语言,图片的最终处理效果反映了创新的理念与产品的特点。“视觉形式也是一种语言。视觉语言作为一种媒介和载体,所传达的是艺术家对世界和自身的关注。”[3]摄影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设计的角度来构图与思考,要善于利用心灵感悟通过照相机来拍摄,在实践过程中,随时用心来观察生活与思考创意主题形式,才能使平面作品具有设计语言。
3.2鼓励不同风格的创新
针对学生所持有的摄影设备不同和对艺术的理解度不同,应鼓励学生走自己的风格面貌路线。首先,摄影设备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影像效果。可以利用摄影器材的特点拍出巧妙的图像效果,例如手机中的相机功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手机的照相软件功能远远小于数码相机类,但是效果也未必逊色于数码相机,像素模糊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拍摄出一些意象美,大雾天的黑白照,犹如江南水墨的风格,这样的效果无非是通过影像来传递设计者的某种创作意念,避开了一般性的探索,反而通过与众不同的影像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一种“境生象外”的意味。“宇宙、自然、各种事物,以及人的灵魂都具有比例恰当、和谐、匀称等特点,都有各自的美。”[4]其次,每个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不同,这就会引起创作的多样化。这时应当打破传统教育中的机械模式化,鼓励学生追求美的、具有个性特点的摄影形式,针对不同风格要素进行画面组织、布局,并且运用特别的表现手法,比如色彩与明暗、体与面等视觉语言。鼓励学生实践摄影风格系列化,例如哥特风格系列、日系风格系列、构成风格系列等非物质的技术魅力,甚至可以追求一种新的、非常态的虚拟镜像。有时,置景拍摄也运用在一些创意摄影中,以达到戏剧化的效果。在鼓励多元化风格的创作中,必然有创新的风格形式应运而生。
4结语
面对这个数码时代,对数码影像的教学与探讨研究同样具有价值。但目前为止,对于摄影语言体系的教学改革还未完善,本文对于摄影教学模式、课程结构改革设置做一个初步的探讨,为充分发挥教与学指明方向,把授课内容与时展需求相结合,“创新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图形设计能力的有力保障”,[5]并在视觉设计教学中有效地完成摄影作品的审美特征、创意思维等实践训练,以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创作水准,在无形中提高学习者的鉴赏力,从而激励更大胆的设计创作,在尝试新技巧和新风格的教学改革同时,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多用心生活,提升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余秋雨.艺术创造学[M].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147.
[2]吴诗中.创意摄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06.
[3]曹晖.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1.
[4]刘大涛.斯多葛学派的和谐美学思想[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6):71.
[5]崔帆.图形设计创新思维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及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6):123.
作者:郑颖璐 周明聪 单位:龙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