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文化创意类相关企事业单位又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输出端。因此,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和内容必然对专业自身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需要充分尊重产业发展和培养目标的趋势与规律。本文以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为视角,尝试探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改革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ies)是一种以文化为核心,将创新、创意成果进行技术融合与产业化开发的新型产业类型。近几十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引擎。具体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产品、影视、游戏、广告、网络、出版、艺术品等众多行业,而这些行业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就业的主要范围。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应当充分思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诉求,从知识、技能和素养等多层次培养最适合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而模式的探索以及课程的构建,是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的工作内容。
1关联与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造成了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的巨大缺口,但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和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错位现象。这种错位一方面是由于创意产业本身的快速迭代更新特点造成的,另一方面,高校要对行业人才诉求作出更主动的回应,形成更明确的目标定位和方向,转化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培养思路,并最终摸索出更适合文化创意行业需求的应用型视觉传达专业设计人才。而事实上,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特性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特性实则有着非常紧密的相似性和关联性。首先,文化创意与视觉传达设计都具有高知识性,所有的创意创新并非都是简单的灵光乍现,而是建立在文化素养、知识技能积累之上的;且也只有具有高度文化性和知识性的文创成果,才能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受众和市场认可的优秀产品。今天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企业大多都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生产和传播手段,同时又频繁衍生新业态、新概念和新技艺,始终处在产业链的高端,不断扩展和激活新的行业外延与可能。因此,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来说,这种与文化创意产业高知识性的强关联,无疑成为两者有机结合的有效融合点。其次,文化创意产业与设计都具有高附加值特性,好的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大大提升企业或产品的价值认可度,甚至自身最终可以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再者,文化创意产业和视觉传达设计都具有强融合性与高集群性,这一点在今天的数字媒体背景下尤为显著。今天的视觉传达设计早已不再只是静态的“平面设计”,而是与各种媒介融合的全新概念,这也再一次证明了行业的发展促进了专业的定位和发展。这些产业与专业间的关联要素都应该成为两者融合的着眼点。但实际上,这也正是现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欠缺的。传统的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体系虽然相对成熟稳定,但忽略了不断更新的创意产业需求。尤其是素质培养课程、技能技巧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之间缺乏从创意产业需求出发的连接与融合。因为只有在同一视角下构建课程体系,才能成为培养目标明确的有机体系,才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专业学习的路径,从而形成关于专业学习、能力养成目标的清醒认识。
2教学模式的产业回应与更新
2.1更新主动服务的培养观念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首先应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传统意义上,对于行业的积极回应,一定是行业需要什么岗位的人才,学校在培养过程中针对这一岗位培养学生的素养与能力。但文化创意产业实则有自己的行业特殊性,因为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更新迭代就非常快,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岗位类型也会随之产生变化。所以,针对特定岗位的人才培养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并不适用。另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创新创意成果虽然不够成熟,但对于企业来说往往可能是跳出窠臼的大胆尝试。创意人才培养同样可以成为一种创意产业内容孵化的过程。高校只有首先大胆地更新人才培养的观念,才有可能真正有效地回应行业发展需求。
2.2聚焦创新应用能力培养
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对于文化创意产业需求回应的核心内容。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简单的类型化的课程内容设置,而是充分解读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主动进行多媒介、多学科融合后的创新内力培养策略。真正通过分析解读获得能力培养策略,才能有效地形成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再者,这种创新能力要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不仅需要有创意的人,更需要能够将创意产业化的人才。这种培养目标定位同样会影响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形成。
2.3注重校企联动的协同培养
优秀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的力量,形成校企联动的协同培养机制。首先,企业的介入能够让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企业的需求,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其次,企业项目的引入,能够打通产、学、研的连接管道,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印证所学知识,形成相关实践成果,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课堂和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再者,校企资源的结合,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空间与机会,同时也为企业生产、研发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3课程体系的建构策略
3.1课程内容与比例优化
从课程内容来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一般都设有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字体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计等一系列的专业核心课程,一般还会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史、设计概论等专业基础与专业理论课程,这些课程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而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出发,应当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充分考虑其特性。例如,从媒介融合性上来说,今天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应用已经产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像动态影像设计、UI设计、交互设计、后期制作等课程也应当适当地添加进去,或者以融合的方式将所涉知识渗透到原有课程当中。随之而来的关于动画制作、二三维图形、交互原型等软件的学习也必须跟上,完全打破传统平面设计学生只要学好点阵和矢量两种平面图形软件的情况,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必然提高,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同样必须由合适的课程内容安排来实现和达成。从比例上来看,一方面要注重实践能力,加大实践类课程或实践学时的比重,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艺术素养和理论修养的培养,避免出现有技能而无创意的局面。在课时固定不能增加的情况下,合理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结合就变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教学团队更加紧密地协作,比如原本教授不同类型课程的多位老师共同备课,让知识、技能、素养培养形成关联的同时,更有效地优化课程比例。
3.2训练过程的优化
“项目制”或“课题制”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乃至大多数设计类专业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使用的优化形式。项目制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早地了解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学会以行业规范来要求自己,学会从应用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设计过程和结果。这种设计对于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显然是十分积极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仍有许多有待细化与合理的地方。例如,当企业的项目进入教学环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仍然需要企业的人员在旁不断引导、解惑、支持和验收,而不是仅仅提供课题。其次,项目的随机性也带来了对应教材的问题,教材和项目制的开展往往关联度很低。因此,在这一环节要加强文创类企业与学校的进一步联动,文创类企业专家和授课教师共同编写适合本校专业课程的教材。再者,项目制还容易因为不同课程多个项目共同开展的情况,造成项目研究深度不够,训练和创作过程仓促的情况。这不仅影响项目制开展的效果,同时也会逐渐降低企业项目制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在训练过程中,不同专业课程可以尝试围绕同一项目的不同工作流程和环节进行项目拆解,最终形成完整的项目训练组合。
3.3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
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评价形式,其中包括怎么评、谁来评等内容;第二是评价标准,包括怎么分级、侧重点在哪里等问题。首先,从评价形式来看,可以将阶段知识测试、项目汇报、成果汇报、技能竞赛等方式融合起来,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灵活地进行多种手段的组合。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改变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的传统,将文化创意行业专家、文化创意相关事业单位代表甚至学生自己作为评价者,更全面地获得评价结果。其次,从评价标准来看,可以根据课程形式的不同,建立不同的分值构成比例。例如,考试类课程可以加大最终成果考核成绩的比重,考查类课程则可适当均衡平时成绩与最终考核成绩的比例,而课程设计等实践类课程则可将过程与最终成果结合成为部分分数,甚至通过企业的应用反馈和孵化可能给出另一部分的分数。当然,无论什么课程,都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在考核结果上体现这种关注,从而通过评价机制反向引导学生重视自身创新创意能力的形成。不过,这些评分机制的改革有些容易实现,而有些则需要企业紧密合作才成实现。
4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首先必须明确两者的互动关联,这一方面能够帮助高校聚焦人才培养的方向,另一方面也更容易通过两者的关联性,抓住融合与改革的着力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校企的联动协同、主动服务意识以及创新、创意素养的聚焦应当成为主导思想,而课程内容和比例、训练过程和评价机制的优化,则将最终保证改革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康晨,凌丽君.依托产业、对接行业立体式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J].美术大观,2014.
[2]俞鹰.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探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靳埭强.文化产业与艺术设计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于洁 单位:常州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