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俗吉祥符号视觉传达设计探讨范文

民俗吉祥符号视觉传达设计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俗吉祥符号视觉传达设计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俗吉祥符号视觉传达设计探讨

摘要: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民族风俗自然不同,而民族符号的记忆就是创作中的主要源泉。吉祥的、喜庆的、祝福的……代表着美好的符号自然就会出现在很多民族的服饰和用品上。具有个性的民间图案将其创造出不同凡响的设计,更是当今设计师们值得关注的设计趋势。

关键词:民俗吉祥符号;再创造

1民俗吉祥符号的寓意

民俗是古代人们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文化现象,也是国家需要传承,民族需要沿袭的一种文化。符号就一种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的对象,在某些事物中的物体结合在一起,使某些物体代表一定的事物,当这一规定被人们接受,从而成为人们的认知一致,从而成为事物的象征符号。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民俗符号是最具独特的社会文化,它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民族、宗教等文化形式,更包含了哲学、艺术、宗教、民族风俗。民俗吉祥符号都有自己特点的象征和寓意,根据不同民俗习惯,吉祥符号自然也就不同。

2民俗吉祥符号再创作

每个民俗吉祥符号都有自己独特的象征,要想更好地将此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就得了解当地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习俗。将其提炼、在设计出具有民俗风格,又有当今现代气息的吉祥符号。两者时代的结合;不同元素的结合;地域习俗的结合设计,就是民俗符号再创作的一种手段。当然这种再创作,不是要改变原有的民俗符号,也不是要改变原有的民族习俗。只是基于原有的民俗符号形态,再设计演变成新的图形符号,惯于新的含义,供商业使用。这也商家们营销的一种手段,给予商品一种新的“外衣”。

3民俗吉祥符号视觉传达设计中再创作应用

3.1吉祥符号的再创作应用

如今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人们的追求也要满足方方面面,风水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风水不是迷信,它只是一种心理暗示和精神上寻求的一种寄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带有暗示的符号和图形,吉祥符号更是大众们的首选。利用民俗吉祥符号的约定图案,通过再设计让人们心中形成另一种新的暗示和寄托。传统的吉祥图案“中国结”应用十分广泛,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整个标志是从中国传统的“循环长结”吉祥图案演变而来的。迂回和往复的线条代表着现代通信网络,这意味着联通公司一直处于有条不紊的良好状态,并且通信的业务通行无阻。它也象征着中国联通业务可以日久天长,公司发展可以连绵不绝。中国吉祥图形符号的资源极其丰富。它是中华文化图案的源泉。如“方胜”图案被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成司标。是民族意识与现代意识的结合,与自然贴切,无牵强感;符号注重概念,蕴含大容量,富有哲理,为人联想,形象多变,应用性很好。比如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的logo设计是结合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和现代审美观。Logo设计的聪明借“方胜”设计的基本框架。“方胜”是具有中国文化的吉祥图形,它表达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良好祝愿,并搭配“盘长”的图案,传达了历史的哲学,生生不息,相辅相成。这是饱含幸福的情感诉求,有积极的正能量的吉祥符号,因此它被广泛地应用在民间。

3.2吉祥符号再创作的象征意义应用

每个图形形态和吉祥符号都有着自己的“使命”,就是象征意义。不同的象征意义,赋予它们不一样的气息。以吉祥图形和吉祥数字为元素的企业形象符号是“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包含科学合理部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它的想象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向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标志整体结构源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盘长”。用约定俗成,在民众心中形成共识的吉祥符号。具有特别的民族情感元素的传统吉祥纹样的设计处理方式,以及特殊的象征意义和深刻含义的设计应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可以得到肯定和应用。视新广告公司设计的摩托罗拉公司年度报告书,也选用了具有象征意味的传统吉祥图案。

用了丹凤朝阳图像,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使美国企业融于中华文明精髓。在公司的年度报告,也恰当地运用了中国的象征和成语等表达手法,准确且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地区的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影响。利用民间吉祥符号进行应用设计,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具有民族性,也具有时代意义,因为民俗吉祥符号的再创作的启发,源于老祖宗的文化奠基。所以,不要跟风使用古典吉祥符号,要把握其本质,去其糟粕、取其文化的内涵,然后自然地在设计中应用。这一点上,设计师们应该向靳埭强先生学习。将传统的民俗符号加以装饰后,新潮的符号和纹样就会便于世人使用设计,这是财富,留给现代人们的一大笔财富。古为今用,不断继承祖辈的东西,这是身为中国人民的福气,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资源!需要更多的人去创作、去发现、去利用。

参考文献

[1]尹定邦.图形与意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王衍军.中国民俗文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常丹;杨悦铭 单位:长春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