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多元因素限定下居住区色彩的控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城市色彩的整体情况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建筑作为城市的一个主要载体,建筑色彩就体现出了一个城市的面貌特点。通过对西安市曲江新区这样一个多功能集合的城市区域中居住区建筑色彩的研究分析,提出将限定建筑色彩使用的多元因素进行整合,使用先分析再设计的方法,达到区域内居住区建筑色彩的使用最适合于区域整体规划发展的效果。
关键词:西安市,城市居住区,多元因素,建筑色彩设计
1城市居住区色彩控制研究意义
城市是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集中体现。城市景观和城市风貌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居民生活质量和地域文化传统的最直接反映。色彩是人对周围环境总的知觉的一部分,可以帮助人在空间中分清物体、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空间识别、空间造型和空间调节作用。城市通过色彩表现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塑造了城市的景观形象,体现了城市的生命力。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城市重要地标性建设项目都存在照搬照抄,建筑色彩大跨度跳跃等不和谐的现象,城市建筑色彩杂乱无章。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系统性的城市建筑色彩体系规划研究,避免色彩断层给历史名城的文化传承带来混乱。
2西安居住区色彩的发展概况
2.1西安城市人文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尊崇以人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经过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一,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第二,传统文化自身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文化缺失。因此,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扬弃地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每座城市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文化积淀,其发展历程也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了独有的城市风格。西安作为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年的造城史和1000余年的建都史。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也就在西安的城市文化上留下了不同的印记。这些独特的印记也逐渐发展成为西安这座城市的城市特征,要保持古城的独特风貌,展示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就要不断地将传统与现代结合,从而寻找到一个扬弃的平衡点。
2.2西安地区居住区建筑风格演变
如今看西安居住建筑是风格各异,欧式、美式、现代等不同风格层出不穷,致使西安的传统居住建筑风貌被破坏。这种发展不当的多样性也破坏了城市对历史文化特色的传承和表现。纵观西安居住建筑的历史沿革可以发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建筑形制和风格相对统一。由于传统礼制和地域特性的条件限制,居住建筑基本上都为传统关中民居的形态。经过时间的推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现状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建筑形态也处在风格不定,设计不成熟的变化节点。此时空间简单、容纳人口多的苏联式居住建筑成为主流。以筒子楼为主,简单的内廊式平面形式建造简单,造价低使用率高。屋顶形式也是苏联式的砖红色四坡屋顶,仅仅在砖灰色的建筑外墙能见到些许关中传统民居的影子。西安居住建筑的大力发展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住宅商品房的整体风格及外立面材质等走向两个极端,一端是出现了大量与西安传统风貌和城市气质极其不符的“地中海风”“欧美风”等国外居住区风格;另一端是对传统元素的照搬照抄,缺乏现代化的设计,甚至只是生硬地附着于建筑外立面上,不仅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起不到正面影响,反而对城市整体风貌的维护带来不利。
2.3西安居住建筑的色彩特征
都城是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集大成者,西安正是十三朝都城的所在地,其建筑从各方面都具有着鲜明的特征,其中最为外化的就是建筑色彩特征。不论是从历朝历代的发展情况对西安的影响来说,还是现代西安城市发展借鉴度最高的风格来说,唐朝长安城都是贡献最大的,这样的城市建筑色彩组合一直延续至今。总体可以将唐长安城的建筑分成两大类,一是朱雀门以北的皇城及官员宅邸,二是朱雀门以南的24坊及其余各坊的平民住宅。宫城内部以宫殿色彩构成城内的主要色彩,以红墙黑瓦绿琉璃为色彩组合[1]。太平广记中记载:“但见朱门素壁,若今大官府中[2]。”这说明官员宅邸的配色也是墙面白灰抹面,门窗、柱子涂成朱砂色。由于唐朝仍实行里坊制,各坊被高大的坊墙包围,坊墙又为夯土版筑,所以在城内大量平民聚居区的建筑色彩以土黄色、灰色为主,兼以白色和红色。现代西安城内的居住建筑色彩风格和配色都十分多样,其中有一部分致力于延续西安的城市文化而符合与环境的协调,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居住小区配色风格及建造手法走向程式化。通过调研发现,西安市现代住宅小区建筑特征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程式化的符合规划设计要求,建筑风格和配色千篇一律,特色全无;第二种是不采用规范要求的城市色谱,致力于打造欧美风情小区,对城市特色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第三种是将传统特色进行现代化表达的小区,既符合现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城市整体的文化传承要求。
3多元因素居住区建筑色彩研究的提出
3.1色彩观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有一种特有的色彩理念,它是在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下由古代先哲构建成的,与现代西方的科学色彩体系有很大区别,它就是五色观。五色观在构建之初,古代先贤就将其与五行、五方、五音等相结合,使得二维色彩与三维时间空间相联系。《周礼•考工记》中记载道:“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西方谓之白,南方谓之赤,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3]。社会各阶层通过“青、赤、黄、白、黑”五色来传递个人意志、养成阶级意识。将五色观运用到现代城市发展和建筑发展也能够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使传统特色表达和现代区别发展相结合。
3.2居住区的界定原则
居住区建筑一般泛指那些具有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生活聚居地和那些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且居住人口规模达到3000人~50000人,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域居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区往往由若干个居住组团或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
城市居住区建筑色彩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空间环境、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很多方面,同时也决定着具体的居住区建筑色彩选择。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居住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全面地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首先根据西安城市发展对曲江新区的定位,这片区域将会发展为旅游生态度假区。因此在区域内的居住建筑色彩设计就要根据旅游区域的具体方位来调整周边居住建筑的形态,保证互相不干扰,旅游区域为主居住区为辅,同时旅游区域的纷杂也不会影响到居住区。其次,曲江新区是一片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区域,一些享誉国际的历史文化保护片区占有很大一部分区域面积。不论是在建筑形态还是建筑色彩的设计选择上都要相对更加重视人文因素影响。最后,曲江新区地理位置优良,植被覆盖率高,是西安市最好的人居环境适宜区域。因此居住建筑色彩的选择就要重点考虑其色彩带给居民生理和心理生活的影响。
3.4多元因素限定下的居住区色彩应用探索
建筑色彩的限定要素对象是多样的,问题纷繁复杂,因此无法求全。以抓关键抓重点为原则提出适用于曲江新区居住区建筑色彩的两个应对方式:一是基于色彩理论对限定条件的应对;二是基于设计手法对限定条件的应对。首先根据现有的相关色彩理论,将区域内适用的色彩组合提取出来,对基调色、辅助色、点缀色提出具体的指标和色号。要求区域内的居住区建筑色彩不能超出规定的范围。其次将区域内分要素进行风貌特色划分,可分为传统风貌核心区、特色旅游风貌区、居住生活聚集区。在区域色彩大框架的基础上形成各风貌区的不同特色。最后集合理论与设计实际,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筑色彩设计策略。
4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色彩在城市整体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城市的建筑色彩体现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传承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修养,更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西安市曲江新区的居住区建筑色彩进行系统性的整理总结,力求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色彩控制规划方式,让建筑色彩在城市区域发展中呈现出和谐有序的整体面貌。
参考文献:
[1]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426-465.
[2]王汝涛.太平广记选•上册•汝阴人[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1980:340.
[3]周礼•考工记[Z].[4]彭德.中华五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5]王婵娟.中国北方传统城市色彩研究及对现代城市的启示[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作者:贺一丰 单位: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