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服饰色彩设计的个体心理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众文化传播时代是图像化的世界,影像作品中,服饰色彩的设计尤为重要。作为诠释人物身份、地位、心理、境遇的无声语言,服饰色彩成为传达信息的外在媒介和文化符号,对于现实生活的服装色彩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以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为例,服装设计师史延芹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前提下,不仅保留了书中各个人物的着装特点,如王熙风、贾宝玉常穿红色,还同时兼顾到角色的性格心理特征和剧情细节画面美感的需要,通过色彩明度和纯度的差异来塑造和区分人物,避免了此二人在同一镜头场景中的撞色问题。
针对王熙凤的无文化、泼辣、“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设计师以暗红色作为凤姐的服装色彩基调,与大红、粉红等邻近颜色相配,营造出热烈、成熟、阴险、世俗的意象,暗示着角色的内在品格。同样是红色,宝玉的服装被设计成朱红色的服装基调,配以银白的局部装饰,在色彩对比中,明快、纯净的色彩组合完美地诠释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和特殊性格。
林黛玉的服装色彩以如冰似雪的白色与淡蓝色为主基调,配以数点金色与红色等暖色装饰,以卓然不群的形象昭示了她孤傲的性情、高贵的出身、优雅的品位以及父母双亡素色服孝的实际境遇。薛宝钗的服饰色彩是最难设计的,书中对其服装特点的描写是“一色儿半新不旧的”,说宝姑娘“从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偏好淡雅。但影视中的服饰色彩不仅要写照心理,还要表明身份地位。作为“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贵族富家千金,过于暗淡朴素的服色会令角色淹没在花团锦簇的众芳之中,不切合镜头中的主角形象和贵族身份,而艳丽鲜明的色彩又违背宝钗的品位性情,故而,设计师以高明度、低纯度的淡淡金色作为宝钗的服装色彩主基调,完美地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信息社会中,服饰色彩已然成为人身份、地位、职业、气质、修养的符号性标志。设计师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熟悉色彩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服饰色彩与人协调的美学原则,才能塑造出理想的色彩形象。
二、服装色彩设计必须与人的社会心理对应
现实生活中,与服装色彩设计相对应的不仅仅是人的个性心理,还包括人的社会心理,由于不同时代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受也随时代而变化。
(一)服饰色彩设计与流行心理“流行色”是社会心理的一种产物。以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的中国人服饰色彩为例:素面无妆,头发本色,衣裤的大面积草绿色配以小面积的五星、领章、袖标等红色装饰,充分体现出那个年代“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的政治风貌与社会心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服饰色彩,普遍弥漫着浓厚的世纪末的颓废情绪,巨大的精神苦闷和颤栗的愿望的涌动在服饰色彩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深沉到极点的大面积黑色服饰之外,作为“酷”样本的深色妆容被极度推崇,深蓝色黑色的唇色和指甲色成为时尚。伴随“911”恐怖袭击事件和新世纪的到来,服装色彩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以多种色彩组合的新局面为时尚,以此呼应人们劫难后纵情享乐狂欢的社会心理。到了环境遭受严重污染、生态学理论兴起的当代社会,服装色彩设计普遍遵循回归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社会心理需求,流行自然色调,开发并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无污染色彩原料,服装色彩设计整体向绿色设计趋势发展。总之,人们对服饰色彩的选择虽然受各种心理因素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但却有共同的心理趋向。共性的需求使人们面对流行色有大致相同的潜在愿望,只是接受流行的态度与程度却不相同,有完全采纳与选择采纳的区别,对潮流漠不关心或拒绝态度的只是个别人。作为设计师,应了解消费者对流行色的态度,并作为服饰色彩设计参照。
(二)服饰色彩设计与消费心理不同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职业环境、文化修养、经济状况的人,对服装色彩的选择与消费有不同的心态。概括可分为模仿型、开拓型、复合型三类。模仿型心态是指个体对服装色彩的选择与消费易受环境和他人影响,有随波逐流特质。他们不过多考虑服饰色彩对自己的性别、年龄、形体、身份、环境是否合适,常追逐潮流来选择服装色彩并进行消费。开拓型心态求新、求奇,个性强烈,对服装色彩的选择与消费有不拘泥于现状的自我表现心理,或者强烈渴望得到社会环境的注目与认可,或者全然不计别人的眼光。复合型的人中庸稳重,对服装色彩的选择与消费是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对服饰色彩的设计要求考虑周全,既要求时尚、美观和个性,又希望公众认可欣赏,追求完美效果,是一种极其理性的服饰色彩消费心态。当今各国的政要首脑人物的着装色彩都体现出复合型特点,2014年中国APEC峰会领导人的服装色彩设计,便是针对复合型人物群体设计出的完美之作和成功范例。
总之,完美的服装色彩设计必须与人的个性心理和社会心理对应,只有洞晓人的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才能进行合适的综合设计表现,全面体现个体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作者:郑丹彤 单位: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