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诗语境”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范文

“诗语境”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诗语境”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诗语境”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在西方理念主导世界主流文化的背景下,笔者借助中国传统诗歌文化所特有的立体多维意境,在“诗语境”下创新现代平面设计,使设计作品独具东方魅力,具有弘扬民族文化和提升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水平的双重意义。本研究从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出发,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情画意”,探讨了现代平面设计里的“诗语境”,并最终以“时间”为主题示例说明了“诗语境”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

民族文化;诗语境;平面设计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逐渐主导了世界的主流文化。特别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之后,现代科技为平面设计不断创新制作系统,使得西方文化一直处于平面设计的领先地位。然而,自从汉字在计算机编码中产生了结构性改变之后,平面设计艺术研究者对汉字的艺术应用达到了新的高度。[1]这就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以西方艺术理念和计算机语言程序化制作为主导的平面设计领域杀出重围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借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诗歌文化所特有的立体多维意境,在“诗语境”下创新现代平面设计,使其独具东方魅力,具有弘扬民族文化和提升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水平的双重意义。

一、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

平面设计(graphicdesign),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创作出用来表达理念或者讯息的视觉表现。现代平面设计除了在视觉上给人美的享受外,更注重传达一种信息、一种理念或者一种情绪。①表面视觉上的美观掠过之后,留下的信息以及该信息带给人们的文化参照继而产生持续的情感,是现代平面设计者所追求的目标。为此,创意成为设计者首要的素质和天赋[2],也成为平面设计与受众能够互动的原点。虽然平面设计这一术语源自拉丁语系的西方文化,但平面设计艺术却是东西方互显特色。相比起西方具有浓厚写实色彩的视觉表意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形神的写意,是当今技术主义、机械主义和消费主义语境下突围的一个策略。对于现代平面设计者而言,借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诗情画意”,在诗语境中创新平面设计思路,具有不断构建民族文化艺术多维度交融路径的理论价值,同时还有直接提升平面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品质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情画意”

在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诗歌和绘画是两颗耀眼夺目的宝石。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是构建一种典型的中国文艺结合表现形式,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的常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诗和画都以意境作为追求的境界,而非刻板的描摹。[3]在诗歌造诣上追求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言外之意与传统画论以神、妙、能、逸来鉴别画品,本质上都是围绕着是否在有限的表达中涵盖更多的情、表达更深的意来讨论。

(一)诗之意会中华民族传统诗歌的表现形式,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诞生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儒学为主,兼容并包,含蓄而优雅是其主流特征。中华民族的古典广义艺术作品,不论诗词歌赋,还是绘画雕塑,甚至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乃至文化传承,都是以“意会”的形式为最高崇拜。[4]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5]。“儒雅”言表及里,其最高境界仍然是只能“意会”形成。在中华民族古典的艺术表现形式中,重意不重形是一个特别明显的特征。这种语境下所产生的艺术作品,其天生就具备着一种大道不可言明、奥妙尽在其中的多维构建。远古时代,很多民族都有记述自己历史的英雄史诗,这些诗都是采用直抒胸臆式的描述。通过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战争场景和战略战术的变化,甚至还能够读到战士们如何英勇的作战,刺杀敌军。这种描述场面恢弘壮烈,可以像电影一般呈现在读者眼前。唐宋以降,特别是唐诗宋词,对残酷的战争往往很少描述它的发生、发展、经过、战况,而是通过大量甚至全部的侧面描写来展示战争的状况。比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全诗没有一句写到具体的战争的进程,但读者都能感受到这场战争的惨烈和残酷。敌人黑压压的阵势,我军鲜明的盔甲,号角声、鲜血、旗帜和战鼓声,就这些侧面描写,完全可以把读者拉入到那种战争的氛围中。也就是说,按照诗人的理念,作品与其描述战争的经过,倒不如营造一幅惨烈的战争场面,由读者自己来体会感知。[6]这就是中华民族诗独具魅力的语境。

(二)画之空白这种中华民族古典诗歌文化的特殊语境,在绘画作品中体现得也是淋漓尽致。比如中华民族古典水墨画的极具特色的留白,以虚衬实,虚实相间就是这种文化语境下的一个特别明显的表达。在很多中国古典的传世名作当中,经常会保留一些甚至于大量的空白,用以表现画面中需要表达的水云雾风等各种自然奇景。这种技法的使用,与西方油画的浓墨重彩立体逼真是迥然不同的,这种表达方式更加含蓄内敛,低调谦逊。从技术的角度讲,留白可以使得画面的构图更加协调,减少饱胀感和压抑感。从理念的角度讲,这种留白的技法可以称作“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7],刚好把中华民族古典诗歌的传神达意的语境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众多大师的作品中,宋代号称“马一角”的著名画师马远更是把留白的技法和理念应用到了极致。其取景构图,不仅大量留白,还仅取事物之一角,以管窥之视角,知浩瀚之宇宙。比如这幅《寒江独钓图》(见图1),整幅画面只有一叶扁舟,除了略为勾勒的些许水纹,其余则是大量的空白。但欣赏此图的人断然不会感觉索然无趣。因为虽然仅寥寥数笔,但整个画面那种空灵寂静的感觉却是满眼呈现。在浩渺的江水中,似乎能切身体会到那种寂静淡泊,那种寒气逼人,那种自然的神秘力量。总之,这幅勾勒简单的画作,却可以带来极不简单的感官体验和心灵冲击,带人走入一个神秘悠远的境界,耐人寻味,回味无穷。这就是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特殊语境下的独有魅力。

(三)字之根基在对一种表达方式的分析中,首先就要挖掘其文化起源。而在文化起源的分析中,文字又是一项根本最有效的挖掘手段。毫不夸张地说,一种文字文化,可以奠定一种思维,可以主宰一种艺术风格。研究中华民族传统诗歌的意境,首先就要从我们的汉字开始挖掘。汉字缘起于象形文字,与现代西方广泛使用的拼音文字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象形文字更注重表达的生动性,而拼音文字则注重表达的规范性。也可以说,象形文字重在传情达意,拼音文字重在归纳描述。汉字本身是具有非常强大的表现力的,其精简的提炼让人拍案叫绝,独具韵味。虽然我们经历了新中国汉字简化过程,使汉字所包含的种种神韵丢失了一大部分,出现了“亲不见”“爱无心”等文化缺失所带来的遗憾。但在总体上,亦如中央美术学院的徐冰教授对中国文字的研究所言,我们中国的汉字,讲究的就是形神兼备,表意准确而精妙,能产生一种让人拍案叫绝的奇妙之感,这才是我们文化的内核和根基。[8]

三、现代平面设计里的“诗语境”

以汉字为根基的“诗情画意”所具备的“意会”与“留白”之美感,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之中会达到突破扁平化审美而形成多维的意境。诗语境下的平面创意主旨是重意不重形,不过分强调感官诉求,重视对意境的表达与追求。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平面设计思维和表达方式,完全可以创造出一种带有全新设计理念的平面设计作品,使作品在产生直觉冲击的同时给受众带来意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张力。“诗语境”下的汉字艺术在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更加进一步地彰显了民族文化的活力。通过对汉字结构的编码研究,现代平面设计学和计算机学都得到了叠层发展。方正字体设计大赛被圈内认为是汉字与平面设计完美结合的舞台,包括王序、靳埭强、陈绍华等平面设计大师在内的这个大赛的评委为此做出了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论述。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陈绶祥曾特别撰文阐述字体与平面设计间的关系。在文中他直言:“从平面设计来讲,汉字无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设计。它是由只供平面设计用的点画这样的简单设计元素,通过平面设计的结构原理和手段,设计出一件又一件恒定而单纯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内涵无比丰富,构架无比完美,用途如此广泛,影响如此深远。”[9]大师们告诫弟子“:在中国做平面设计,汉字是基础”[10]。

四“、诗语境”下平面设计案例

生活与生命在“时间”的概念中无缝关联。从日晷到水运浑天仪,中国古代科学家和工匠制作出来的计时工具明显都带有诗意的美感。但遗憾的是,现代社会,面对充斥大街广场的刻度挂钟和如影随形的电子时间表,人们在“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的高速精准运行中对乏味的生活越来越厌烦。人们开始追忆慢生活的日子,开始逃离刻板的时间刻度和永不停步的数字变化。有感于此,笔者尝试借助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表现手法,将“时间”概念赋予一个生动的内涵,制作出一部诗意的动态时钟。在这个诗意的时钟当中,我们看不到数字和指针这些纯物象概念,能看到的是诗、是画,是一种生活的理想,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一)“时间”概念思想实验古时计时系统还不甚精确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们是如何描述时间的呢?形容时间段的,有“一盏茶的功夫”、“一顿饭的功夫”、“一炷香的功夫”等。对比现在我们说的给我“一个小时”、“一刻钟”,显然是现在的描述更精确,但是那种切身体会的韵味却远不及古人的形象。形容固定的时间,包括“鸡鸣之时”、“日上三竿”、“晌午时间”、“黄昏时刻”、“夜半三更”。这些时间的描述虽然有些不精确,但是对比我们现在所说的“八点半、九点一刻”之类的客观不带感情色彩的时间点,我们的祖先所描述的时间可是蕴含着浓烈的主观情绪。比如,“鸡鸣时分”说的就是要起床开始一天辛勤的劳作了“;黄昏时刻”意味着要收工回家享受成果了。诸如此类不带刻度的时间,精确性虽然比不了现在使用的标准二十四小时计时,但是却温暖很多,表达的含义也更加丰富,更加人性化。观察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时钟的刻度,是纯数字的刻度,由时、分、秒组成,并且严格按照六十进制进位,一天以二十四为单位进位。诚然,这种严格的刻度规则自有其方便之处。比如,上课时间要定在八点半,而不能定在“早饭之后”这个时间。考试时间规定好是两个半小时,而不能规定一盏茶的时间。但是,对于个人自己的生活安排,对于个人的规划,还需要这种严格刻板的用这种冷冰冰的刻度去规划吗?不妨进行一个思想实验。比如今天早上没有课,我计划九点一刻去图书馆看书。结果八点四十分我就可以去图书馆。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就目的达成的时间点来说八点四十分和九点一刻的概念已经完全相同了。此时如果说八点四十分等于九点一刻定然说不通,假定上午八点至上午十一点半为“读书时间”,那么我在“读书时间”去图书馆看书,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其实上面这个小的思想实验说明了我们最习惯接受的时钟刻度是有表述上的缺陷的。对于个人的生活而言,我们的每段时间都有其应有的含义。从科学的角度讲,生物钟会调节人何时精力旺盛需要工作学习,何时需要休息,何时需要储备能量,何时需要平心静气地思考问题。从中国古典的文化来讲,这就是道,即,万事万物都要按照规律去运转才是正理。所以,笔者尝试着使用“道”的刻度来定义时间,在这个全新的时间刻度里,人们看不到精确的数字,不能凭借这个新刻度来制定规则,约定见面的时间,但是我们可以在这个时间刻度里很好地规划好自己的生活。这种全新的时间刻度的安排,正是沿袭了中国古典诗歌文化中那种意境的神韵,重意不重形。

(二)“时间”诗语境平面设计案例在时间这个庞大的命题面前,诚如东坡居士所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笔者断然不敢宣称已能掌握其表述之万一。只能就自己的感触,编辑几段简短的片段,用以取代原有的时间刻度。在笔者设计的新的时间刻度里,只有故事,没有数字。用一个个延展性很强的故事来标示时间的刻度,将时间这个概念事物化,形象化,比拟化,以一种体验式的方式来标定时间的刻度,带给观者以一种全新的时间概念。笔者计划使用七个时钟,分别展示七个不同的时间片段,包括起床、早餐出门、上午工作、午休、下午工作、晚餐、准备入睡,分别记录了人的一天应该生活的一个标准的状态。本创意的核心理念是去掉了没有温度、没有感情的刻度,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有实在意思情感的刻度。在这七个时间片段的设计当中,笔者还特意加入了一天即一生的概念。那么,一生该如何去过?对于人生命运的抉择与判断,最深奥的莫过于我们的古书《周易》。笔者特意选取了第一卦象乾卦作为这七个时间片段的核心观点:“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于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这七点正好暗合七个时间片段。简单解释如下。①潜龙勿用:在力量小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强出头,不要争强好胜。②见龙在田:在之后的学习阶段,需要有人的指点和点播,需要有人去带。一句话简述,就是20岁时有人愿意去带你。③终日乾乾:有人带你了,就要刻苦努力去奋斗。④或跃于渊:奋斗难免会遇到困境,不必害怕,会有人给你机会,带你走出困境,一句话解释就是,在你30岁的时候有人愿意去用你。⑤飞龙在天:人生终归会有走出低谷之时,走出来了,就是广阔的天地大展手脚,龙游九天。也就是在你40岁的时候有人愿意借你的势。⑥亢龙有悔:在达到人生的巅峰之后,要注意急流勇退,顺应天命,无需刻意再争。既已功德圆满,何不回归家庭?也就是在你50岁有人愿意拜你为师。⑦群龙无首:这是一种世界大同的境界。于个人而言,可以理解为自己的能力衰微,但门人弟子兴起,桃李满天下,思想遍地传,已无需自己再领导,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在你60岁的时候,桃李满天下,门徒渐立业。七个时间片段的内涵全部以这七条偈语为内在逻辑线贯穿,既在表面上表达了一天的概念,又暗合一生的概念,同时又符合最圆满的一生的概念,不失为一种崭新的尝试。第一段片段表现的是起床的时间,表意为生命的萌动。镜头内容包括起床、关闹钟、化妆梳洗、拉窗帘等动作,画面属和谐自然风。如图2所示。第二段片段表现的是吃早餐和上班的时间,代表的是一个积累的阶段。镜头内容包括买早餐,吃早餐,步行上班,打卡,浇花。其中浇花的过程暗喻一个受人栽培,蓬勃发展的过程。如图3所示。第三段片段表现的是上午工作的时间,代表的是一个努力奋斗的阶段。镜头内容包括打开电脑,翻阅文件。然后其中又出现剧情的曲折,有人对于工作成果不满意而指指点点,剧中主人公无法解决心情烦躁地扔纸团。剧情画面紧凑,是一种拼搏的状态。如图4所示。第四段片段表现的是午休的时间。这是一个对上午的工作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试图克服困难,跨越困境的时刻。镜头内容包括独自坐在咖啡厅,烦躁地搅动着咖啡,在明显的快节奏里透露出一种很强烈的心烦意乱的感觉。这时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模糊的人影递上一把向日葵,这预示着在别人的帮助下,主人公又获得超越困境的希望和勇气。也带有一层人需要在困难中得到扶持和帮助才能起势的含义,如图5所示。从此去寻找脑海里曾经出现过的理想第五段片段表现的是下午的工作时间。与上午的工作时间不同,下午的时间是在经历了困难之后成功克服了困难,获得了成功,达到了一个取得工作成果受人尊重的程度。这是一个有所成就的阶段。镜头内容包括在白板上讲演,获得别人的点头鼓掌和认可,自己也是有一些小得意的。最后以一个与人握手的镜头收尾,预示着达成了目标,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成功。整个画面积极向上,这是一种苦尽甘来,终于取得成功的荣耀感的感觉。如图6所示。第六段片段表现的是黄昏下班回家的时间。这是一种回归家庭,事业有成但急流勇退的感觉。镜头内容包括打开房门,小狗就跑过来迎接。摸摸小狗,享受着生活原本的美好。然后拿出碗来,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在晚餐的桌子上,筷子越来越多,夹菜的动作幅度也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这也就是预示着已经有很多人愿意投靠,愿意向主人公求取经验了。如图7所示。第七段片段表现的是睡觉的时间。画面极其陈静安详,充满着哲理和反思的意味。镜头内容包括主人公关电视,拉上窗帘遮盖了霓虹的街景也与第一段片段打开窗帘相呼应。睡前读一本小书,然后关灯睡觉。这本书特意选取了《一生》,这也是对片段主旨的呼应,七段小片段概括了一生的各个阶段。①如图8所示。

五、结语

挖掘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极其宝贵的精神元素,将其应用到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之中,一直以来是笔者个人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个美好的愿望。即不能陷于民族文化中的传统形式而不能自拔,以致与社会的运行发展脱节,更不能为了盲目追求社会发展的节奏而抛弃民族文化中那些独特而不可复制的精华和原生力。笔者从事平面设计类的工作,希望能以中华文化中最独特的“诗语境”为基础,为平面设计领域带来一股全新的风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有了民族精神文化的指导,中国的平面设计工作者才能创造出属于世界的好作品。

作者:徐滢洁 单位:中央美术学院